原文链接:
http://sports.espn.go.com/espn/page2/story?page=hruby/051104Patrick Hruby
NBA的谎言幻像
列宁同志教导我们:谎言被说得够多,也会成为真理。 同样是这个列宁同志,为斯大林主义者的清洗计划铺平了道路——这就如同志得意满的高校毕业生带着傻乎乎的渔夫帽,不太协调。
这么说吧,列宁同志的事迹有点混乱。
在某种程度上,苏联的国父完全正确: 一则谎言重复地讲,真的能变成事实,尤其是在NBA。
巨星占裁判的便宜;只有最后五分钟有价值;联盟为更大的市场修正比赛。职业篮球圈充斥着这样一些陈词滥调,这些信条如此顽固,如此理所应当,就好像这一条条都是James Naismith博士在把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课堂听写转移到一个热力四射的水果篮子之后,亲自刻在石板上的。
很不幸,这些全都是瞎掰。
从噪音棒的效果到所谓的团队篮球缺乏,你所关于NBA的认识全都是错误的,别再沉溺在无知当中了!趁着一个新的季节开始,现在是对着那些谎言说不的时候了。来,我们开始。
1. NBA球员投篮差劲
得分下降;命中率亦然;美国队在雅典奥运会球场的篮筐里扔进一个高尔夫球都那么费劲,归纳一下,结论很容易得出:现在的球员不如前辈射术精良。
显然么……但是不对。
“可笑。”上赛季命中率44.5%的华盛顿奇才队小前锋Caron Butler不屑一顾, “你把一个水准般般的NBA球员带到体育馆,就让他投篮,他会准的你目瞪口呆。”
如此说来,问题出在哪儿?
“比赛中,你不会经常有空位投篮的机会。”Butler说,“你的面前老是有只手,这手的主人是一个有40 英寸垂直弹跳的家伙,活力充沛,快得让你搞不清怎么冒出来的。”
换句话说,别光想技术的缺乏,想想那情况有多难。一方面中投正大量地被三分球取代。更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位置得分,都不曾像今天这样,面对重重困难:防守者更高,更快,更强悍,更博命。
在三十年前,7尺长人基本专门负责把守三秒区;而今天,KG这样的大个子却是满场跑,挑战对方的外围投手。
空位投篮? 那只是相对而言。
Redd筒子——今天的投手标杆
“就算你打爆了Ben Wallace这样的一个防守者,”奇才前锋Antawn Jamison说,“另一个家伙马上就张牙舞爪地过来了”。
从 Gregg Popovich 到 Larry Brown再到Pat Riley,教练放弃了Showtime的华丽,而改为没有突破空间,硬碰硬的博杀。做一个好教练,实际上就等于做一个好的防守教练。复杂周全的规划和细节详细的球探报告有专人花力气,更有先进的统计分析和录像技术在推动完善。
“到季后赛的时候,你将会拿到某人的整整一本小册子。”Butler边说边摇头。“这小子左边怎么投篮?右边怎么投篮?左边怎么突破?右边怎么突破?有多准?下雨天什么习惯?下雪天又什么毛病?什么都有。
罚球问题更是没什么可争得,罚球线的位置75年没变过,如果投篮的艺术真的失传了,统计数字上应该体现的出来吧,咱们看看。
年份 平均罚球命中率
2005 75.6
1995 73.7
1985 76.4
1975 76.5
1965 72.1
1955 73.8
嗯,看上去当代的球员似乎稍微比五六十年代的球员罚球还准一些咧,这可是算上了Shaquille O'Neal的数据啊……自己算算吧。
2.只有最后五分钟的比赛真刀真枪
不,不对。Eddie Jordan就肯定不同意。如果职业球队真的可以只在体力消耗到差不多的情况下才认真几个回合,奇才的主教练就可以少些工作,多些睡眠,陪陪家人,放松放松。
嗯,Jordan和他的伙计们有可能——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在精神饱满,没有肿眼泡的季前赛中这么做。
“那是一个极不现实的神话,”Jordan说。“当然,在比分接近难分高低时,人们喜欢看最后时刻,各项运动都如此。但是对一个教练来说,比赛是48分钟。每一个球都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球场上的球员也如此。接近的比赛里,最后关头会更紧张激烈。这也就是Magic Johnson所谓的“决胜时刻”。毫无疑问, 注意力更集中,肾上腺素更活跃。
不仅如此,即便那些叼着冰棒坐在场边的家伙,也并没有早早松懈。虽然他们的球队没机会再追上比分或者他们根本不会被派上场。
“一些人甚至从来不打最后五分钟的比赛,” 奇才后卫Antonio Daniels说。“那么他们在比赛结束前六分钟或七分钟的时候在干什么?难道他们没有努力比赛?”
记住,每个NBA球员都想首发,也都想打最后决胜时段的比赛,而在比赛的其他时间,他们轮番登台,展示自己的这种资格。
3.选秀乐透签位是联盟安排的
这场面来自某个锁定的乒乓球?
即使超人也需要帮忙。当华盛顿嬴得了2001年的状元签的时候,正值帮主复出,决定为奇才队打球。
于是大批NBA球迷涌进球队论坛,大唱阴谋论调,一个比一个煞有其事。
“显然,这是内定的,”
“NBA动的手脚!”
“帮主在NBA说了算!”
为什么这么做?联盟操纵乐透,刺激了乔丹的复出,提高了联盟收益,收视率和电视合同都会增长。
换句话说,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不显眼的乒乓球,背后所牵扯到的阴谋网络却涉及帮主,David Stern,NBA,互联网,安永会计所、中央情报局和共济会的那些人。
嗯,没准和枪杀2Pac的人也有关系。
“当我打开了信封的时候,真是吃了一惊:Michael中头彩了!”NBA副主席Russ Granik回想这件事。“我告诉自己:好吧,我们又将从阴谋理论家那里听到什么了,我从来不奢望这些说法不出现。”
的确,对许多人来说,NBA展示出光明正大的舞台,掩盖不了其阴谋孕育之地的本质。那些邪恶的理论从1985年起就伴随着乐透抽签,当前一季成绩列联盟倒数第四的尼克斯队击败六个竞争对手拿到状元签时,超级中锋Patrick Ewing便得以成为全国最大传媒市场的焦点。
还想要其它让人吃惊的例子么? 看看1993年好了:奥兰多魔术凭着六十六分之一的概率,连续第二年拿到头奖。于是Penny Hardaway和Shaquille O'Neal搭档,吸引了全国的眼球。
“第一个是Patrick,然后就跟随着一些列阴谋。”Granik 说。
阴谋阴谋,暗杀肯尼迪也是这样,Oliver Stone在电影里展示过了。关于选秀的私下交易这类传闻热过了头。最差战绩的球队仅仅四次拿到最好的回报,看看这些打破奇怪现象的球队:夏洛特,金州,休斯顿,还有密尔沃基。
那么问你自己一个问题,如果Stern真的是一个操纵傀儡的人, 他不知道安排2002年的姚明加入尼克斯和公牛这两支球队之一么? 或者把Tim Duncan派去那支曾经辉煌,眼下惨淡的凯尔特人?
结果呢?小市场圣安东尼奥成了Duncan的家,实际上,缺乏魅力的马刺队已经两次赢得乐透了,和马刺有同样运气的还有近乎不毛之地的密尔沃基,哦,还有华盛顿?嗯,于是乔丹选了所谓的特权球员Kwame Brown。
也是阴谋是吧。
4. NBA没有“团队”这个词
如果让大球迷Spike Lee借用他的电影“Do the right thing”中恶毒的种族主义诋毁场面,来一段反NBA言论的话,相信会是这样。
“蛮干,不传球,唯我独尊,一对一,街头作风,Iverson投50次,Kobe在三个防守者头顶出手而其余四个湖人在角落里和拉拉队扯淡。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在奥运会只拿了铜牌——你们不能像一只球队一样打球。我恨死这种比赛了,无论是在胡桃高中还是在72-73年的纽约尼克斯,废物!”
类似的还有一些,难道在群星闪耀的职业篮球界,团队篮球绝迹了么?
先看数字。上赛季,每支球队头两号得分手出手次数占全队总投篮数的比例从24.4%(亚特兰大,新奥尔良) 到 41.1% (休斯顿) ,大多数的俱乐部是在30%左右。
“你看的许多比赛都是这样。”奇才中锋Brendan Haywood说。“如果76人登场,那就是AI的球队。如果你看了去年的湖人,Kobe相当热衷于一打一。但是如果你看像底特律活塞一样的强队,他们运转进攻体系,让Hamilton有投篮空档。他们跑战术为Prince争取切入位置。然后他们会从暂停中回到场上,给Big Ben创造个火锅机会。”
“NBA比赛有很多战术安排,不是你接球往前跑那么简单的。”
活塞像一个整体那样打球,卫冕冠军马刺和许多其它球队也是。你看不出来?因为你只是盯着球,而且没人告诉你应该看些别的什么。
看看平常的NFL转播。 播音员用绘图板和重放镜头去说明区域突击擒杀或者假跑真传战术的细微差异。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没玩过真正有组织的美式球,但是我们仍然能对两分防守法是如何运作有不错的领会。
那么再看一场NBA的比赛,太阳队快攻,Marion爆扣!除了Hubie Brown,还有谁能理解太阳那貌似手忙脚乱的转换进攻其实是设计好的? 或者看得明白,依靠五六个点得分的奇才队实际是在运转一套典型的半场体系?
嗯嗯,真的,自从篮球比赛节奏如此之快,还真是没那个时间和机会,这有点可耻。职业比赛不只是一系列的单纯华丽动作;职业比赛是依靠协调合作,团队努力,而让球员在正确位置上创造那些华丽动作。
(再说说时间限制: NBA的出手时限只有24秒。期望职业球员打出大学风格的比赛就是不折不扣的大笑话,所以,由它去吧。)
“说真的,有些人在进攻上就是比别人有天赋。”Jamison 说,“但是让他们在合适的地点拿球,靠的是球队大量的工作。看着去年的 Amare Stoudemire 。没有Marion拉开空档,Nash完美的挡拆,他完成不了自己得分的任务。”
至于那些关于单挑过多集中于明星球员的夸张抱怨,道理很简单,教练喜欢赢球,而球星能做到这一点。
队中头两号得分手出手次数少于全队的30%的球队一共有七支,其中只有灰熊和步行者进入了季后赛。而攻击力最强的太阳队中的二人组——Stoudemire和Marion,出手占到全队37.4%。另一只球队情况类似,Shaq和Wade分享了热火队37.9%的投篮机会。
再比较一次篮球和美式足球,如果圣迭戈电光队跑锋LaDainian Tomlinson一场比赛接到传球25次,没人会大惊小怪的。
那么这和LeBron James在克里夫兰的那些投篮又有什么不同呢? 尤其当他的替代人选是……Anderson Varejao的时候……
5. 哨子跟着球星走
Maggette的罚球是靠硬冲篮下,而不是靠名气。
甚至NBA球员都相信这一点,不过还好,有些数据可以给他们看看。
“我一点也不信这个。” Daniels笑道,“要让我说,老是同样的那些人在每年的罚球数统计上领先,这可不是巧合。
Daniels很对,这不是巧合。上赛季,Iverson和Stoudemire在罚球次数上领先全联盟。这两个人出手频繁,而且经常被侵犯,让我们做做数学题吧,别老带着恶意瞎琢磨。
“作为一名球员,我们被告知,要对那些手热的得分手犯规,送他们上罚球线。”Jamison说。“而且NB的得分手懂得制造犯规,他们甚至明白怎样才能让自己看上去被犯规了,这也是让他们之所以NB的原因之一。
真的有一个来自官方的幕后黑手么?缺乏有力的证据。来看去年在罚球次数这项排名中的前十位高手鲨鱼、Kobe、小皇帝、司机、PP和Arenas。名单闪闪发亮,都是一些红的发紫的家伙。
那同样在前10名的Corey Maggette老兄算啥?一个算不上有特别号召力的球员,如果NBA裁判有意给联盟的顶级球员好处,Maggette怎么会比小皇帝Lebrown James全年罚球还多19次?尤其是后者全年比前者多出698次投篮的时候!
“超级明星们总得到有利判罚?不,我不会这么说。”Jamison说,“但是某些家伙总是疑似获益者,比如Michael Jordan。那时比赛节奏很快,如果帮主和路人甲之间发生了不明显的犯规,我们会显然的想‘Jordan是最棒的进攻球员’。于是……”
因此,哪怕当我们想到Jordan在那些留在我们记忆当中,逃脱法眼的经典例子——1997年“The Shot”推开Bryon Russell,,1995年抓住Hersey Hawkins手臂。——那也不代表我们拥有确凿证据,别把这些和阴谋联系起来。
而相反的,上个月的《体育新闻》杂志把统计了NBA球员“进攻触球”的总数。(只包括投篮,助攻,进攻篮板和失误),然后在平均到他们的罚球次数上去,得到一个简单的数值来评估球员上罚球线的频率。
结果?Duncan得到裁判照顾的程度还不如Dwight Howard,而Austin Croshere战胜了Lebrown James,而最好的造犯规者的名字不是别人——Danny Fortson!以犯规著称的此君每1.9次进攻触球就要得到一次哨声,高于O'Neal(2.2)、Iverson(3.5)和Garnett(4.4)。
除非是Fortson和NBA裁委会主席Ronnie Nunn有某种协议,否则,裁判们对巨星的偏爱明显被我们高估了。
6. 现场观众可以干扰罚球。
给那些坐在篮框后面的观众一些建议:坐在那儿,闭嘴,就算为了John Wooden,把噪音震动棒放下。
实际上,你做的那些事没什么意义。
“气球,标语牌,篮筐后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从来没有让我感到很麻烦。”退役的著名射手,生涯罚球命中率86.4%的Steve Kerr说,“唯一会让我分心的是场上局势。”
Kerr的共识者很多,占了大部分。上个赛季,NBA.com 上有25支球队主场作战的罚球命中率是75.7%,而客场是75.3%。只相差0.4个百分点,其中十支球队甚至客场罚的更准。
这一切都表明,那些故作聪明的吓人标语,确切讲并没有实际作用。
“仅仅坐在那儿大喊大叫,挥舞手臂,没用。”奇才后卫Gilbert Arenas说,“至少得是一些你没见过的东西才行。”
举个例子?
“当我在亚历桑那的时候,奥勒冈大学鸭队有一次搞笑成功。”Arenas回忆道,“他们那只鸭子在篮筐后面一站,不断地踢球,我们至少连续罚丢了六球,因为我们全在笑。
如是说,振动棒和扭来扭去的气球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大脑可以完全屏蔽掉那些无规律的运动,就像电视荧屏上的白色噪音。如此说来,对底线位置的球迷来说,在罚球时统一从场地一侧走到另一侧要好些。
阵势很大,不过白搭。
为什么? 当面对一个运动的背景时, 观察者倾向于接受“他们是运动的,而背景维持原状”想想坐在一列停车的地铁上而看到另一列车经过的场面。加州-戴维斯大学的视觉科学家David Whitney,论证了一个运动的背景可以影响手部动作,比如罚球时手腕的急速抖动。
Kerr意见相同。
“我印象里最有效的一次是在杜克,也许是堪萨斯。”他说。 “当球员要罚球时,篮筐后的球迷们会集体从右边到左边移动,这会带来一种什么东西都在动的视觉效果。”
还是让一些球迷穿上鸭子装?也许有的地方是这么干的。
7. 大学的球员打球更卖力
不对,不对,一千遍的不对。比起他们的职业同行,大学球员更多时间是在替补席上大呼小叫捶地板。
那么说他们打得更有激情?拜托,饶了我吧。
“当我从大学出来,对怎样在联盟中成功还摸不着头脑,”Daniels说,“我就到了圣安东尼奥,加入了一支职业的队伍。”
“在这个级别上,什么都那么快,每个决定都是瞬间作出的,球员一个比一个狡猾,他们脑子和反应都风驰电掣。”
大学球员能体现出情感的投入,体现出纯粹的篮球气氛,活力四射的乐队和狂热的球迷打造了属于那些运动男孩的文化,然而事实上,这种状况发生在一个比较低的技术层面,所以大学比赛总是显得紧张激烈。
别犯傻了。
那些校园明星完成一个绝妙的上篮,兴奋得和队友撞胸,挥舞着拳头投入防守状态时,相对的,一个职业球员只需要一个迅捷有效的变速运球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经济活动并不等于经济收益。
“你们都见过T-Mac得分吧……那轻松得简直让人难以想象他是在工作。”Haywood说,“没错,T-mac实在太强了,而那些大学球员看上去就要狼狈一些,要达到和我们职业球员一样的效果,他们得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行。”
有时候NBA级别的球员也会出现在大学篮球当中——他一定是非常出类拔萃。而在职业篮球界,板凳的另一头坐的也是大学里的明星球员。他们加入联盟,都是白手起家,注定要经受挫折打击,还要面临意想不到的痛苦:试想Jerry Sloan如何无视自己两根折断的肋骨打球,刺客Thomas如何在脚踝严重扭伤情况下单节25分,Iverson如何靠一只受伤的大拇指刷新自己的得分记录。
你认为大部分大学球员能做到这些?
我的同事John Hollinger提出另一个课题。 教练们说,防守是最体现努力程度的一件事。你还记得上一次一个从艰苦搏杀中脱颖而出的大学新人被选进NBA最佳防守阵容是哪一年的事么?
别白费劲了。
8. 一切为了更大的市场
对官方的责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在2001年雄鹿和76人的季后赛中,雄鹿队把这种吹毛求疵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他们剪辑了一份关于可疑判罚的录像带并且寄到了联盟办公室。
这家庭录影带似的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
“十次里面有九次。这些裁判可以说是公平执法。不带偏见。”当时的雄鹿后卫Ray Allen对记者说。
“不过那些幕后人物都知道:我们的最有价值球员Allen Iverson。还有他的76人,得参加总决赛才行。”
“从我在高中时候我就开始这么认为,系列赛结果总是被人为的‘纠正’,以求达到期待中的结果。然后我加入了NBA,告诉自己说“他们根本做不到这么绝。”不过去年季后赛与步行者队对阵时,我感觉全世界都在反对我们。”
加入了一支市场比较小的球队,然后联盟就会开始故意排挤你们——这算得上联盟中一条被重复了一千遍的神话了:“他们就这么干!他们一直这么干!他们还会一直干下去,永远!”
之所以Tim Hardway把著名裁判Dick Bavetta叫做“Nicks”Bavatta。而Ralph Nader老兄因为2002年季后赛在第四节给了洛杉矶湖人队27次罚球而接受了调查。
三年之前,步行者队就指出尼克斯队前锋Larry Johnson的一次扭转整个系列赛的“打四分”纯属阴谋,无非是官方不想看到圣安东尼奥——印第安纳这样的总决赛罢了。
“当与洛杉矶或者纽约这些大城市球队比赛时,所有可疑事件都不会让我们获益。”前步行者后卫Reggie Miller曾在那一年悲观地展望新赛季,“这就是联盟做事情的方式。”
是这样吗? 如果你尊重现实,显然不是。印第安纳第二年就进了总决赛,新泽西(两次) 和圣安东尼奥(三次)也都进了总决赛。
王朝球队洛杉矶湖人真的从一些糟糕的判罚中获益么?没错……不过其他球队也是。别忘了,任何同时拥有Shaquille O'Neal和Kobe Bryant的球队,都会很自然的制造大量犯规。
也别忘了,NBA联盟更多关注的是全国的收益,至于个别地方赚多赚少真的无关紧要。
“当Jordan在打棒球时,我们最受欢迎的球队,是鲨鱼和便士的奥兰多魔术。”“副总裁Granik说:“那几乎是全联盟最小的市场。”
这儿有个故事:就在前两年,在经历季后赛的5场大战的失败后,一个有名的球员对着记者发牢骚——当然也可能算是私人交谈。
“无论我开口谈及任何有关联盟官方的事,都会给别人留下把柄。”他告诉记者。“……但是比分是1比4的时候,你就和NBC(总决赛的转播)无缘了。”
发牢骚的人是谁? Rick Fox,当时正为湖人队效力。
等等……,联盟没有给他们铺平道路么?
9. Shaquille O'Neal是外星人
啊,这一条可能的确是真的……
--
修改:yaogogogo FROM 211.160.227.*
FROM 211.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