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贺北京队,他们过去一年管理层的运作和队员们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们值得这一胜利。顺便说一句,如果北京队今年夺冠,他们将创造历史——常规赛排名最低的总冠军。
再讲讲未来几年的广东队,因为惯性它仍然会是季后赛甚至四强的常客,就像曾经的八一、江苏那样,但是随着易建联的老去,广东会不会重蹈前述两队的覆辙就值得玩味了。广东不像新疆广厦有充裕的金钱银弹,不像辽宁山东有深厚的本土后备,不像北京上海有庞大的平台优势,后王朝时代如何重建运作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课题。广东当年的崛起靠的是领先于同时代时代其他球队的管理体制和资金投入,有意思的是开创基业的李群杜锋朱芳雨王仕鹏在青年时代都不是同一批球员中的佼佼者,广部解散时李群没能进入八一,杜锋是从北体大找来的,朱芳雨是花了几万块从解散的广西队收来,王仕鹏是辽青队被PK下来的,这么一群底子并不算出色的球员成就了广东的第一个三连冠。反而是这批球员后面广东的青年球员非常强势,过去十几年广东在青年联赛的垄断地位比一线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这么多年这么多批国内一流的苗子,真正最后能在一线队与前面几个比肩的也就是一个易建联,周鹏陈江华刘晓宇都只能算半个,剩下的是酱油。换而言之,广东浪费了大批费劲力气从各地搜罗来的苗子,管理层的败家能力实在令人发指。而从前两年开始,广东的青年队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很简单,各地都加强了对青少年队员的控制,异地挖人越来越困难,而且广东本地的几个后备基地被东莞撬了墙角。
回首这些年,广东成于有人情味的管理,一线球员收入待遇一直都不错,有重大伤病也送到香港去治疗。卖球员象嫁女儿一样千挑万选生怕找错对象,转会的钱还全数给球员。二线队上不到一线的都尽力安排,甚至可以为已经不在发展计划内的青年球员安排美国特训。这样的措施让球员有种兜底的感觉,愿意留在这里效力。但是广东也毁在这个人情味上,太过于顾着功臣的感情,导致元老们长期占据着球队的大量出手权,青年球员迟迟得不到发展。管理层不明白,让球员有底固然可以培养忠心,但也可以培养惰性,上升空间有限而待遇优厚的情况下产生的往往是不思进取的人,多少有想法的年轻人被磨平了棱角,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朱旭航,这个年轻人在躲在大树下混日子和出去打拼搏上位之间选择了后者,也许他拼不出来,但是这种精神值得一赞。中国篮球需要更多有想法有斗志的年轻人,为老姚配备的老一代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已经沦落到亚洲第五,要想重回亚洲之巅,希望在丁彦雨航郭艾伦王哲林周琦翟小川朱旭航甚至更年轻的一班人身上,如果我们的联赛不能给这些人发展空间,只是中国内地各地域间的争斗游戏,那么篮球联赛的意义就跟足球中超差不多了。希望这些年轻人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从老一代身上、从马布里这样突出外援的身上多学点东西,中国篮球的未来靠你们了。
然后,作为一名广东球迷,还是要感谢今天作为失败者黯然落幕的杜锋朱芳雨王仕鹏和易建联,感谢草根出身的他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缔造了宏远王朝,为我们留下了永远值得纪念的奇迹,虽然我对过去几年他们过于恋栈的做法颇有微词,也不管未来的日子他们会走过怎么样的下坡路,经历多少英雄迟暮式的挫折,但他们都是广东篮球不可磨灭的旗帜性人物,我相信他们的球衣终有一天会齐刷刷地挂在东莞体育馆的上空,向每一个后来人讲述曾经的峥嵘岁月。我也希望宏远能度尽波劫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把同样的荣誉授予已是陌路仇人的第一个三连冠时代的国内核心李群。
最后,广东球迷们,我们要调整一下节奏了,以前每年都能看总决赛吃大鱼大肉,以后也许要面对粗茶淡饭。人生起落在所难免,更何况一个球队,过去那些年我们象准时的候鸟一样,到了季节就走进球场或者打开电视看着一群穿着火烧猫头球衣的家伙跑来跑去大杀四方。现在他们已经不是过去的强梁,那么就让我们继续陪着他们,看他们渐渐变老渐渐变弱吧,或许这本身就是我们成长岁月的一部分。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