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部决赛打了四场了,Ibaka的勇者归来让场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土刺接下来恐怕要面对极为艰难的局面,到底是么导致了这种变化,是Ibaka超强的个人能力么?这一点,恐怕要从现在被各路专家球迷推崇备至的所谓马刺体系说起。
如果简单的描述一下现在的马刺体系,八个字可以概括:核心老化,战术出彩。
自从09年TD的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在禁区呼风唤雨之后,popo经过两年的艰苦磨合,在进攻端搞出了一套掩护、跑位、传球为主的战术体系,一开始的发起点是Manu/TP-TD的高位挡拆,到后来又出现了Diaw-Manu/TP,Splitter-TP/Manu 各种发动模式,发动之后又是Green、儿子、米神、卡哇伊等一干投手利用大个的掩护交叉跑位,甩开防守人落位,同时伴随着大个子各种佯动、空切,看上跑位、传球眼花缭乱,一般的弱队防守这套组织严密的进攻战术组合,几个回合跟下来就头晕眼花,不知所云了,这就是马刺在常规赛虐菜成性的原因,而且由于发起点众多,似乎缺了谁都能玩,从而造就了现在球迷眼中无比神秘的打着popo标签的马刺体系。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马刺体系中,核心球员的作用被淡化,从而也最大程度上掩护了马刺核心严重老化这一问题,使得马刺能够在TD、Manu严重老化之际,依然保持在争冠行列,这一点上,popo建立起来的进攻战术体系,可谓功不可没。
而马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强有力的单打得分点,他们的进攻过度依赖传球。虽然从理论上说,只要掩护到位,跑位清晰,传球时机把握恰当,空位投手正常发挥水平,完全达到甚至胜过超级巨星单打取分的效率,但是,一套战术要经过的环节越多,其可靠性就越差,球每多过一次人手,就会增加一次犯错的机会。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1.03年马刺夺冠过程中,Kerr在对小牛的第六场和对篮网的第五场都投中了关键的三分球,其战术是这样的: TD在禁区一侧拿球,准备单吃纳胡拉和马丁,Nash和Kidd都放弃了三分线上的kerr,退回去包夹TD,最后TD助攻Kerr投中三分。
2.13年马刺要让Green投中一个三分,一个常见的套路大概是这样的,TD高位做墙,TP利用挡拆突破,这时候一般防守TP的小个被挡住,TD带出来的大个子防守球员换防TP,TP形成突破,吸引对手继续收缩内线,同时Green利用Diaw的底线掩护跑位甩开防守人到三分线落位,TP直接传球或者再经过一个策应点转移球到Green手中,Green投中三分。
比较一下这两个战术,要实现第一个战术,需要做到的是:1,TD顺利卡到位置,吊球,其余球员到另一侧落位,形成TD-kerr在一侧二打二的局面,2,TD利用自己单吃对位防守球员的优势,迫使防守Kerr的球员收缩防守,从而暴露出Kerr空挡三分的机会。3,TD顺利传球,4,Kerr投中空位三分。在这个战术中,参与核心部分的只有TD和Kerr,只要这两人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而对手的选择也很简单:赌纳胡拉或者马丁单防抗住TD或者赌kerr投不中三分。
而在第二个战术中,需要做到的是:1,TD提供高质量掩护,2,TP形成突破,3,diaw出现在合适的掩护位置,4,green利用掩护甩掉防守球员及时落位,5,TP及时传球到位。 在这个战术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迅速完成,中间有一个环节出错,战术就可能打不成,比如TD没能形成有效掩护导致TP不能形成有效突破,又或者diaw掩护不到位,Green未能甩开防守球员,再或者Green在跑位过程中被延误,未能及时到空位,造成TP失去传球时机,最后导致TP突破的结果变成一头扎进人堆里不得不勉强出手。
虽然第二个战术比起第一个战术,全队参与度更高,在TP突破中除了Green之外,另外的投手也能同时跑位甚至形成多个空挡,出球点会变得更多,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可能出错的环节也大大增加了,而越是到焦灼时刻,队员面临的压力越大,出错的概率就越高,在这一点上,角色球员相比起超级巨星来,抗压能力更差,就进一步提高了出错概率。
通过上面的分析,其实就很容易看到Ibaka的出现对马刺体系的破坏作用了。Ibaka最强的一点,就是防守端机动能力极强,跑得快跳得高,能够有效阻碍小个子球员突破对篮筐的威胁。 有了Ibaka对TP突破的有效遏制之后,雷霆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年轻、活力足,激情高的特色,逢挡拆就换人,把防守压力扩充出去,对马刺的每一个战术接应点施加压力。而马刺在进攻端反复挡拆都不能有效摆脱防守人,勉强摆脱接到球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处理球,对方的防守又补充上来了,这个时候,马刺角色球员缺乏单打能力的弱点就被充分暴露,不要说发动行云流水的进攻,就连保护球都变得压力十足。
其实这一点在2012年的西决就有体现,前两场被马刺各种战术打花之后,雷霆就坚持了一点,逢挡拆就换防,死死跟住接应传球的点,第三四场给我的感觉就是雷霆这帮小子跑的太快了,简直比马刺的传球还快。到了第五场第四节,马刺在什么战术的都跑不出来的情况,最后变成了TD、Manu和三少的单挑大赛,最后两老头在进攻端耗得油尽灯枯,最后一分钟被Harden三分彻底杀死。去年的总决,最后热火最后两场也是这个路子,压迫TP和其它角色球员,放TD和Manu两老头单打取分,可怜最后两场呆子竭尽全力也都只打了半场好球,上半场人挡杀人,下半场随便什么鸟人、bosh,全都能单防抗住,Manu这把平时杀人的神经刀最后发了神经,popo还是无奈的选择信任他,因为前五场的神射手Green先生已经在重压之下连球都拿不住了。
现他在Ibaka归来,雷霆在防守端重现了2012年的一幕,Ibaka镇守中路,防守TP的球员被TD挡住之后,并不调用禁区两侧的球员收缩保护禁区,放任TP突进去单挑Ibaka,反而扩出去压制其它的接应点,从而导致马刺后继战术完全跑不出来,失去空位的Green,在进攻端就完全碌碌无为了。马刺想要扭转这个局面,恐怕还是要从Ibaka的防守特色抓起,Ibaka速度快,跳得高,今天呆子基本在高位活动,面框打了Ibaka一个,脚步上完全不是年轻人的对手,被Ibaka一个大帽扇掉。但他的卡位、顶防能力一般,雷霆打灰熊之所以艰难,也是因为黑熊坐打Ibaka有优势,不得不让Perkins多上,而Perkin一上,雷霆防守端的机动能力就差多了,Conley、Allen就能是不是发飙一下。 马刺也要想法利用这一点,TD虽然力量体重已经远远不及他的巅峰期,只怕下一场也要做好扛着炸药包上禁区的心理准备了,尽量给TD创造几个低位背打Ibaka的机会,TD背筐技术比较多,Ibaka这种跳跳人如果能被点起来几个造两规,迫使Perkins早早上来,再设法回到正轨,用TP的突破去杀伤。此外,TP也要加强突破后急停半截篮的投射,引诱Ibaka从禁区扑出来而不是守在篮下等封盖。
总体来说,马刺接下来会异常艰苦,能不能在天王山之役有所斩获,一要看TD能不能爆发出去年总决后两场的能量,在进攻端有效的单打取分,雷霆相对于热火,他们的球员不如热火那般沉着冷静,如果呆子能够出人意料的爆发,打乱他们的既定节奏,迫使他们换上perkins或者让威少着急,马刺就有了一线生机,二要看Manu这把神经刀是在杀死队友的档位上还是杀死对手的档位上,三要看TP能不能有效的调整突破后的进攻手段,如果半截篮子准,让Ibaka从禁区扑出来防,splitter和diaw等人就有了空切篮下的机会,从而启动进攻端的另一部发动机。
最后扯一点可能的总决赛上的雷霆和热火的对决,Ibaka要对付老北京和典韦的禁区冲击,只怕就不像对付马刺这么有效了,他并不是TD或者希伯特那种靠占住位置来镇守禁区的选手,更多的是依靠高弹速来协防盖帽,而老北京那种空中坦克式的冲击,强悍的身体对抗能力,Ibaka的防守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只怕还会赔上不少犯规,雷霆要对付热火,恐怕要在防守老北京的突破第一步入手,或许学习一下马刺去年的放两米是个办法,让老北京用中远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冲入禁区造成杀伤,因为老北京的跳投出手速度并不是很快,干扰一下还是来得及的。
--
FROM 111.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