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哈雷尔和魔兽霍华德,湖人内线战略调整的新思路
关于哈雷尔和魔兽霍华德,湖人内线战略调整的新思路
19-20赛季的湖人夺冠,显然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了当前联盟中的一种思想潮流的走向:对机动和空间型内线的过度追求。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足够顶级的机动型内线,如湖人的浓眉,雄鹿的字母,以及曾经的巅峰期追梦格林,能够在确保传统内线的基础性贡献“篮下终结与防守”这个前提上,进一步提供两分区内的协防扫荡,提高本队在防守中的并且如浓眉和追梦者,还能进一步在进攻端用中远距离的投射优化球队的篮下进攻空间,那么对球队的整体攻防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正面加成。
但这里边的大前提是:这名内线球员,在做到空间与机动之前,首先要能完成传统内线基本工作的要求。
或许是勇士队曾经对追梦格林的使用,让全联盟都看到了这种机动型、空间属性内线在战略中的巨大价值,于是在整个联盟中都刮起了一股风潮,直接让身板强硬、但不具备高速移动和外线投射的传统内线球员们都存在感大跌---四号位的位置上,传统类型让位给身板更小、投射更佳的前场人选,五号位的位置上,由于主力护框的责任在肩,尚保有饭碗,但也需要调整打法,像小加索尔和大洛佩斯这样,从传统的篮下风格逐步转移到以外线策应和三分占据过半出手占比的空间化风格。
追求极致空间的风格,当然是篮球运动的一种理念进步的体现,它让球队的得分方式从拥挤的人堆、强对抗的身体接触后的高难度出手,转变成更合理、更高效的优化环境下出手。勇士的强大,就成为了这一理念实践可行性和优越性的最完美证明。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这样的理念,想要真正地完美实践,需要准备的条件非常苛刻----能够结合四、五号位内线的传统功能与空间机动功能的球员,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天赋拥有者。而如果球队找不到这样的完美人选,又极度地想要追求这一理念的实践,就只能采取一种折中的妥协办法,用尺寸尚可的原三号位球员向上摇摆,由其担任四号位。
这种的“空间机动型四号位”,几乎成为了当前联盟中强队的普遍配置。19-20赛季的季后赛第二轮中,东部的雄鹿队由大洛和字母哥,猛龙则是小加索尔和西亚卡姆,凯尔特人是泰斯和塔图姆,热火是阿德巴约和吉米巴特勒,西部方面,除了湖人之外,快船是祖巴茨和小莫里斯,火箭是不用多说的极端五小,唯一用了生涯中一直打四号位的米尔萨普的掘金,也是由于约基奇的篮下护框极度需要协防保护,且米尔萨普原本也是身高2.01米的偏迷你机动型四号位。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配置,也成为了湖人今年季后赛中几乎一路平趟式绅士横扫夺冠的一种内在原因。排除季后赛并没有怎么上场的麦基,霍华德、大莫里斯、浓眉,甚至包括詹姆斯和库兹马,在高度上都处于2.03以上。浓眉和大莫里斯能够提供外线空间作用,詹姆斯和浓眉在强侧的挡拆极具杀伤力,都能够优化篮下空间,并在有球一侧改变防守。这样一来,比赛就变成了:詹眉挡拆一旦发动,对手尺寸身板不够足码内线的四号位很难扛住,势必需要三号位的极大幅度协防,于是出现防守轮转中的平衡漏洞,从而或给无球侧的霍华德吃饼、库兹马空切创造机会,或干脆在外线漏掉后场投射点。
这样的比赛,不可避免地引导出了一种结果----即使湖人外线的后场如此缺少准度,但却每场可以获得大量的机会,并靠着并不高的转化率做出产量的贡献,而同时,即使面对对手的收缩,湖人的前场依然可以凭借绝对的整体高度优势、攻筐强度、一定的前场空间人员(大莫里斯),便打出篮下产出,赢得比赛。
在季后赛中,从第二轮开始,湖人的前场球员一冲击,几乎便可以马上极大地改变防守阵型,迫使对方三个前场球员对于持球侧的集体收缩,而湖人在无球侧同样拥有的高度便马上在詹姆斯的视野之下完成连线,让对手顾此失彼。这样的巨大内线优势,让对手很难均衡地分配防守资源,盯防湖人的前场人员组合。
而这样的尴尬画面,以及湖人最后的夺冠结果,也让各支球队久违地意识到了内线强度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三号位球员盲目向上摇摆,追求空间和机动的弊端。于是,就在今年的自由市场上,内线球员们,迎来了一次非常抢手的黄金签约窗口----薪水数额、年数都不小,且签约也来得非常快速,在第一天便风卷残云。
费沃斯,3年3000万,回到了爵士队。爵士队与湖人同处西部,且米切尔已经在季后赛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持球开发能力质变升级,追求更高成绩变得现实可行起来,完全可能将湖人视为直接对手。而他们上赛季的主力四号位,是仅1.93米的罗伊斯奥尼尔。因此,即使费沃斯已经接近30岁,且并没有三分能力支撑的空间属性,一旦与戈贝尔一起上场势必引发球队的内线极度拥堵,爵士队依然用一份比较让人满意的----相比费沃斯上一份的2年3700万,数额缩水,但年份较长,可以给处在三十大关的球员更稳定保障---合同。
贝尔坦斯,5年8000万续约奇才。这无疑是今天非常让人吃惊的一笔签约。28岁的贝尔坦斯,虽然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但其上赛季只有15.4分+4.5篮板的贡献,且此前的合约只是一份2年1450万美元的中等规模水平。在没有拿出更多表现,且年龄上也不具备想象空间的阶段,突然获得了一份如此丰厚的续约,可见这个转会窗口期,足尺寸、大体型的内线球员在各支球队眼中的受宠程度了。费沃斯这样毫无空间能力的内线蓝领,都可以获得年均1000万,那么足有2.08米的贝尔坦斯,在身板条件满足篮下对抗的要求,同时还能在外线用42.4%+3.7命中的产效提供进攻中空间作用的攻防兼顾者,显然会更加受到全联盟的青睐。
而作为奇才来说,他们显然也有了一些在20-21赛季打出成绩的愿望。比尔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无球能力结合良好,且进入职业生涯巅峰的联盟前十级别球员,产量与效率都让人颇为侧目。而新秀八村,也打出了以侧翼切入和篮下终结为主的颇高效率。无论是为了留住比尔支撑票房,还是从“核心球星+战力新人”的建队阶段出发,奇才队都应该离开重建期,尝试着摸一摸东部季后赛后半区那并不算高的门槛。
面对急于重建的火箭队所接洽的威少换沃尔的交易尝试,就是这样一种考虑----火箭队需要将威少清理,换取选秀权,沃尔能打便打,即使无法恢复状态,其合同与火箭本来需要承担的威少也并无太大区别,而火箭却可以稳稳地获得奇才提供的选秀签位,利于重建;而从奇才方面,无伤无病的威少是比沃尔更加确定性的可用之人,且主持球突破来带动体系运转的他,也可以与切换到无球模式的比尔良好搭配,他所欠缺的攻坚,则由比尔进入持球模式填补,而侧翼的八村则同样可以让威少回到雷霆队的连线思路里。
此时,想要打出成绩的奇才,当然需要将贝尔坦斯留下。如果换到威少,那么贝尔坦斯的身板与投射的结合,能够让他成为威少挡拆中的良好搭档。而即使威少交易失败,贝尔坦斯与比尔的搭配同样具有收比赛的资本。
可以说,比起费沃斯,贝尔坦斯那份硕大得让人为之震惊,甚至将其视作“必然垃圾”的合同,正是今年转会窗口中,足尺寸型传统内线球员之受宠的一种象征证明-----即使是贝尔坦斯级别,只要他能在尺寸和吨位的基础贡献上加入一些空间属性,马上就会被抬到一个如此高的溢价价位上。
并且,甚至连贾利尔奥卡福这样,几乎已经以“不合风潮”之定语,被联盟判了死刑的球员,也早早地与活塞队签订了一份两年保障合同,而不再需要在动荡不安与苦寻机会之中。而活塞队也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想借着这股风潮“别有所图”---除了奥卡福之外,还签下了协防护框表现良好且具备空间属性的杰拉米格兰特,尺寸高度优质且有一手策应能力的普拉姆利。
这显然是一种类似于去年尼克斯队的策略---用高价(格兰特3年6000万,普拉母利年均800万)抢下市场中的某一同质化类型,且各自具有一些超出普通蓝领的进阶贡献(格兰特作为锋线的护框,普拉姆利在进攻中的处理球)的球员,囤积于本队,等待季中交易窗口打开时,有战绩目标、人员补强需要的各强队的接洽,并从下家手中拿到选秀权。格里芬伤后状态不明,合同又大,活塞显然没有短期的成绩需求,这样操作来获得未来运作空间,无疑也算是一套方案。
去年的尼克斯,就囤积空间能力大前锋,通过小莫里斯成功地获得了快船的一个首轮签。而活塞今年对于“护框、内线”的囤积,无疑也代表了今年自由市场签约的大风向所趋。
这当中,更不要说克里斯蒂安伍德---这名之前便被认为是“今年最好的内线自由球员”的人选了。在媒体的报道中,伍德的抢手程度,甚至来到了一种让人忍不住直斥“渣男”的地步----手里拿着火箭的3年4100万合同,还要其心不死地继续与其他球队谈判,待价而沽,却毫不担心自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脚踏多条船后被无法等待的各下家纷纷抛弃。
这些球员,真的会在各个球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或至少打上主力吗?在大样本的常规赛中,很可能并不会。毕竟,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其拖空间、拖换防、被惩罚蹲坑等问题,依然是存在的。但是,这些球队用大手笔签---或者更准确地,“抢”---下他们,至少也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战略性储备之用---至少,当我需要内线高度,在进攻中冲击对手的空间型四号位,在防守中应对对手的高度冲击时,我要能够有这么一个人派上场去。
其实,这样的复古风潮,大个子内线的受宠度复苏,在选秀大会中就可见一斑了。尼克斯队在第八顺位拿下的即战力奥比托平是个大前锋。而更明显的例子,则是老鹰队---他们跳过了潜力无限的欧洲全能大前锋阿夫迪亚,选择了蓝领终结型内线奥孔古。论未来发展性,奥孔古无疑是不如阿夫迪亚的。但是,在现阶段,他就可以提供良好的换防能力,掩护作用,篮下吃饼终结,内线护框,可以与卡佩拉交替上场,为柯林斯提供防守端的补足。
老鹰队在有卡佩拉的情况下依然吃进奥孔古,无疑意味着两件事:出成绩的愿望,以及为了出成绩而增加篮下人员厚度的需要。在上赛季特雷杨喊出了“我要更多地赢球”的口号后,老鹰显然需要将短期内打出成绩作为优先目标了。而亚特兰大人在19-20赛季的阵容,主攻点+发动机有特雷杨,接球投射点有许尔特,空间型内线有柯林斯,挡拆掩护与篮下终结有卡佩拉。围绕特雷杨建立的持球攻击型小后卫为中心的进攻体系中,唯一最欠缺的,无疑就是能够消化第二持球点与无球投射的模式切换的球员,即所谓的副攻手,防止特雷杨被过度针对了。
这也正是他们不惜高价,与同样对此有巨大需求的强队---潜在的,如博格丹交易面临流产的雄鹿,永远不缺少这类需求的热火,完成施罗德签约后或许依然想要补充厚度的湖人---竞争,在加里纳利本人有“想去争冠球队”表示的情况下,依然要用一份数额无疑要超出球员合理估值才能说服其放弃强队邀约的大长合同,将他拿下的理由。而在老鹰队的射程中,同样显得溢价的争取中补充,作用更多限于季后赛、且诱发所需的阵容配置空间要求极高的隆多,同样也是老鹰进一步加大持球点的考虑。一切都是为了成绩考虑。
而这样的老鹰,在能提供宝贵红利球员的选秀大会中,跳过了后边的一票3D,也跳过了潜力巨大的阿夫迪亚,在拥有卡佩拉的前提下,依然拿下了蓝领作用远大于空间和支配球作用的内线即战力奥孔古,可见其眼中内线硬度的价值了。
那么,这些与湖人签约哈雷尔,放弃霍华德,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最直接的联系,无疑就是霍华德在今年签约窗口中的行情大跌了。在此前的报道中,就有霍华德通过媒体放话“只要湖人给我一份保障性合同,我就马上签约”的内容。从霍华德这般的殷勤、甚至有些谄媚讨好的态度中,不难看出他在市场中的乏人问津,最终与76人的签约,也不过是为期短短一年的老将底薪,从年数和数额上看都不算理想。而从他的表态,以及后续的媒体报道显示,湖人很可能甚至并没有给他开出一份正式的报价。
表面看上去,这般的萧条,似乎与霍华德在窗口打开之前的热度有些难以对应。曾经,论坛中的湖人球迷对他的担心,还是“我们是否能够从众多的竞争者中,用让他满意的薪金签回他”。但如果我们结合“内线球员的重新受捧”来看待霍华德的冷遇,就显得合理很多了----各支球队对于内线足尺寸球员的需求提高了,而霍华德在当前的水平能力,无论是相对于费沃斯、伍德等人的篮下防守,还是相对于贝尔坦斯的外线空间附加作用,都显得单一而又强度不足,于是在各支球队都在争抢更优质内线的时候,霍华德对他们的吸引力优先级势必被严重押后。
换句话说,在湖人夺冠之前,各支球队认为传统型内线大个子这个位置上的球员并不需要太好的水准,只要略有补充即可,霍华德在此时的能力达标,性价比优秀,经验丰富。但一旦球队的需求提升,霍华德便不足以满足他们了。
而这样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于霍华德老东家,湖人。当他们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后,发现伊巴卡、米尔萨普等更优质内线在当前的内线大热潮中极为抢手,难以竞争得到,于是就拿下了哈雷尔----一个与霍华德类似,在进入市场前被广泛热捧,但却因为各队对于内线的攻防、尤其是防守强度要求提升,以及自身在季后赛中的表现不佳,从而变得有些落寞了的攻强守弱型偏科内线。
很多人认为,拿下霍华德,换上哈雷尔,对于湖人的内线实际水准来说,是一次纸面意义远大于竞技作用的负面调整。但事实上,如果从湖人对霍华德/哈雷尔的定位角色来说,很可能并非如此。
常规赛中,霍华德场均时间为18.9分钟,参与的人员阵容组合中时间最多的是詹姆斯+库兹马+隆多+波普,时间是压倒性的145分钟(霍华德参与的五人阵容的第二名仅有68分钟)。由此可见,在常规赛里,霍华德虽然上场时间相对假首发的麦基略多,但其更多的使用集中在二阵容负责的衔接段。而在这个阶段,由于缺少第二阵容中的持球点,湖人让浓眉下场休息,由詹姆斯进行带队,解决能组织、但会被严重放空、且不具备挡拆后攻击威胁的隆多的负面影响问题,并安排隆多为詹姆斯分担一些持球回合,而内线由霍华德为詹姆斯提供掩护、挡人、吃饼,并由库兹马通过不够强的定点三分和不错的空手切入提供弱侧牵扯,唯一外线回应点则是波普。
这样的阵容搭配,在浓眉休息的同时,最大化确保了湖人利用霍华德+詹姆斯+库兹马的高度攻筐优势,虽然依然无法完全消除湖人缺少二阵容持球点、只能过度消耗詹姆斯的根本缺陷,但在面对对手硬实力相对下降的衔接段阵容时,其本身效果是不错的---百回合得分121.7分,在出场时间靠前的前几名阵容中最高。
但问题是,在其中,霍华德的不可或缺性是多少呢?而湖人队在衔接段的目标中,霍华德换成哈雷尔,是更有利还是弊呢?
湖人--或者除了18-19的快船之外的大部分球队---对于衔接段的要求,应该都是比较简单的:维持比分,不让比赛被提前结束悬念,保持场面,为主力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然后主力上场决胜。维持分差,为主力核心争取休息时间,才是球队,尤其是湖人这样拥有詹姆斯和浓眉这样绝对强度优势、而又一个老一个脆的球队,的首要重点目标。
对即将36岁的詹姆斯,尽量让他能够下场休息,减少他的上场时间,对年龄巅峰,但主观意愿与客观身体条件都不适于长期站在五号位的浓眉,则在同样控制上场时间的基础上,尽量为他在场上争取四号位时间,最好再能寻找一种更养生的打法定位,在决胜阶段再动用二人组,一举拿下比赛。如果能在确保这样做的同时,在常规时间能够留住分差,尽量延长这样做的时间长度,便是绝佳了。
这才是理应的本质目标,而进攻上分,还是防守压分,都只是具体的实现手段而已。
休赛期的湖人,正是这样操作的。他们交出一个赛季表现不及预期的3D空间点丹尼格林,换来了具有持球能力和投射回应的施罗德,在一个赛季的纠结后终于获得了球队的第二持球发动点,在首发阵容中可以作为副攻手,也可以作为接球终结手,并进入二阵容带领衔接段的进攻。随后,湖人拿下了马修斯,弥补丹尼格林走后留下的换防缺陷。
剩下的,就是为施罗德寻找一个二阵容中的挡拆搭档,让二人转带动衔接段上分稳定性的构想能够实现了。而对于这一点要求来说,比起霍华德,哈雷尔显然是一个合适得多的人选。
19-20赛季,在挡拆后接球终结的环节上,霍华德场均0.6回合,只占终结中的8.8%,虽然每回合能拿到1.3分,效率不错,但产量终究过于有限。而哈雷尔,场均2.9回合,终结占比17.3%,每回合1.31分,产量远胜,且是他比较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而在产量拉升的情况下效率也完全不输给霍华德。且在背打方面,哈雷尔场均3.2回合+18.9%占比+0.98每回合得分的表现,而霍华德则是0.8回合+11.4%+1分。在空手切入的攻筐方面,霍华德1.8回合+27.6%+1.4分,哈雷尔2.3回合+13.5%+1.36分。二次进攻方面,霍华德1.8回合+27.6%+1.3分,哈雷尔2.1回合+12.5%+1.2分。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与施罗德进行强侧配合策动挡拆,这一湖人最需要轮换内线完成的工作上,哈雷尔无疑比霍华德来得更加出色,而在空切和二次进攻方面,哈雷尔也没有在产效结合上输掉太多,还拥有霍华德不具备的背打,能在篮下完成一定程度的球权自主消化。因此,在衔接段的进攻中,哈雷尔无疑是能比霍华德更能与施罗德配合,更能起到上分作用的。
霍华德被放弃的理由正在于此。毫无疑问,在防守环节,他能做的比哈雷尔更好。但是,湖人在衔接段的目的是什么?湖人对这些轮换球员的要求是什么?本质上,是维持比赛,是让詹姆斯和浓眉更多的休息。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只要能实现这一点本质目标,便是满分。施罗德的到来,让湖人有了二阵容持球手,那么作为与他更能在强侧配合、且篮下有一些自主终结的哈雷尔,当然是更好的进攻式维持比分的选择。
而且,即使在某些轮换阶段中,哈雷尔与詹姆斯或浓眉同时上场,他也可以起到自己的作用。与詹姆斯搭配,他可以代替浓眉的作用,就像与施罗德配合那样,代替浓眉与詹姆斯完成挡拆。而与浓眉搭档,他可以与持球手在有球一侧进行挡拆,而让浓眉更多地站在外线,充当弱侧空间型内线的拉扯作用(就像浓眉+大莫里斯的搭配中的大莫里斯),从而保持一种更养生的打法,恢复体力。
当然,我们会说:哈雷尔在季后赛中的表现过于拉胯。并以此诟病这笔交易。
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哈雷尔对湖人的更多意义,在于衔接段的二阵容,而非首发阵容的收比赛决胜阶段。对于湖人来说,他们决胜的王牌手段,永远会是浓眉站五与詹眉挡拆。哈雷尔只要和施罗德一起撑起衔接段,确保进攻端的得分持续性,让詹眉尽可能地休息,就完成了他的全部任务。而快船在季后赛中,则让哈雷尔打了太多的决胜阶段,让他与伦纳德和乔治合作了太多的时间,这显然不是哈雷尔应有的用法-----对于攻强守弱的偏科球员,衔接段的你来我往、维持上分是合理的,但决胜阶段无疑需要更稳定的攻守平衡。
况且,即使留下霍华德,在这个阶段他也并没有什么贡献。事实上,在季后赛中,霍华德打火箭场均7.8分钟,正负值-39.1,打掘金场均20.2分钟,正负值23.5,打热火场均11.8分钟,正负值-13.5。除了在西部决赛中对位约基奇之外,霍华德在大部分系列赛中的存在感与攻防综合效果,都是乏善可陈的。
湖人用自己的夺冠创造了内线球员受宠的风潮,而自己也间接地成为了风潮的受益者,用一个原本不太能想象的便宜价位,收获了哈雷尔。
--
FROM 113.227.133.*
太能写了,码这么多,表扬下
--
FROM 120.245.114.*
能不能出个摘要,没时间看,也不知道写得咋样
【 在 www13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哈雷尔和魔兽霍华德,湖人内线战略调整的新思路
: 19-20赛季的湖人夺冠,显然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了当前联盟中的一种思想潮流的走向:对机动和空间型内线的过度追求。
: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足够顶级的机动型内线,如湖人的浓眉,雄鹿的字母,以及曾经的巅峰期追梦格林,能够在确保传统内线的基础性贡献“篮下终结与防守”这个前提上,进一步提供两分区内的协防扫荡,提高本队在防守中的并且如浓眉和追梦者,还能进一步在进攻端用中远距离的投射优化球队的篮下进攻空间,那么对球队的整体攻防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正面加成。
: ...................
--
FROM 106.39.156.*
就是放弃常规阶段防守,靠进攻咬住对方,关键时刻换詹眉
所以估计下赛季湖人防守不如以前好了
【 在 lnory (lnory)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出个摘要,没时间看,也不知道写得咋样
--
FROM 113.47.156.*
谁看懂了?
湖人靠大个(包含了霍华德)夺冠->导致复古型内线重新受宠->霍华德尺寸不够->霍华德的行情下降了。
是这个意思?
【 在 www13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哈雷尔和魔兽霍华德,湖人内线战略调整的新思路
: 19-20赛季的湖人夺冠,显然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了当前联盟中的一种思想潮流的走向:对机动和空间型内线的过度追求。
: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足够顶级的机动型内线,如湖人的浓眉,雄鹿的字母,以及曾经的巅峰期追梦格林,能够在确保传统内线的基础性贡献“篮下终结与防守”这个前提上,进一步提供两分区内的协防扫荡,提高本队在防守中的并且如浓眉和追梦者,还能进一步在进攻端用中远距离的投射优化球队的篮下进攻空间,那么对球队的整体攻防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正面加成。
: ...................
--
FROM 111.199.188.*
贝尔坦斯签下大合同是因为他高命中率外线炮台的稀有属性
【 在 www13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哈雷尔和魔兽霍华德,湖人内线战略调整的新思路
: 19-20赛季的湖人夺冠,显然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了当前联盟中的一种思想潮流的走向:对机动和空间型内线的过度追求。
: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足够顶级的机动型内线,如湖人的浓眉,雄鹿的字母,以及曾经的巅峰期追梦格林,能够在确保传统内线的基础性贡献“篮下终结与防守”这个前提上,进一步提供两分区内的协防扫荡,提高本队在防守中的并且如浓眉和追梦者,还能进一步在进攻端用中远距离的投射优化球队的篮下进攻空间,那么对球队的整体攻防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正面加成。
: ...................
--
FROM 223.104.3.*
是浓眉和字母哥这样的超级大前锋的崛起导致三号位向上摇摆到四号位的(有机动性缺乏硬度的矮个四号位)风潮打断,在攻守两端有一定贡献能力的真正足尺寸的四号位在这个休赛期受到热烈追捧,而对强力四号位的追求导致无技能蓝领中锋继续被冷落。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看懂了?
: 湖人靠大个(包含了霍华德)夺冠->导致复古型内线重新受宠->霍华德尺寸不够->霍华德的行情下降了。
: 是这个意思?
: ...................
--
修改:i925XE FROM 223.104.3.*
FROM 223.104.3.*
其实吧,就是没有投篮能力的人越来越难混了。
nba整体水平提高在这里。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浓眉和字母哥这样的超级大前锋的崛起导致三号位向上摇摆到四号位的(有机动性缺乏硬度的矮个四号位)风潮打断,在攻守两端有一定贡献能力的真正足尺寸的四号位在这个休赛期受到热烈追捧,而对强力四号位的追求导致无技能蓝领中锋继续被冷落。
--
FROM 111.199.188.*
四号位要有投篮了,三号位往上投机就没戏了
【 在 ahwen (阿文)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吧,就是没有投篮能力的人越来越难混了。
: nba整体水平提高在这里。
--
FROM 114.85.252.*
支持原创
我觉得湖管就是找年轻点的,减少詹眉常规赛的损耗,季后赛再认真打
【 在 www13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哈雷尔和魔兽霍华德,湖人内线战略调整的新思路
: 19-20赛季的湖人夺冠,显然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了当前联盟中的一种思想潮流的走向:对机动和空间型内线的过度追求。
: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足够顶级的机动型内线,如湖人的浓眉,雄鹿的字母,以及曾经的巅峰期追梦格林,能够在确保传统内线的基础性贡献“篮下终结与防守”这个前提上,进一步提供两分区内的协防扫荡,提高本队在防守中的并且如浓眉和追梦者,还能进一步在进攻端用中远距离的投射优化球队的篮下进攻空间,那么对球队的整体攻防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正面加成。
: ...................
--
FROM 120.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