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基层能够接受高水平篮球训练的人数足够多,也有足够的低级别赛事可以打,所以有天赋的小个子能显出来。
中国尽管青少年喜欢篮球的人很多,但能接受高水平篮球训练的人很少,也就是这个体制被迫在球员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要挑选出少数能打的人来训练,放弃绝大多数,而大家技术都不成熟的时候谁能被挑出来显而易见。
拿高考比喻的话,人家是人人能上极优质的高中,然后18岁高考选人才,我们是12,3岁就高考选人才,考上的上大学,考不上的去打螺丝。就算两个国家大学硬件和教授水平一样,出人才的比例肯定不如,人才的多样性也不如。
国家队选材如果选不到天才,就不要想着既要又要,如果没有能攻能守的人,那外线应该选能攻的,内线应该选能守的,比赛时要寄希望于对方外线进攻失常,自己外线超常发挥。
这么选的主要原因就是外线容易发挥失常也容易超水平发挥。
至于组织能力,传球能力,这个是最不需要的能力,先找能把球干进去的人。这样的人都没有,组织能力有屁用。
战术也要改变,越简单越好,环节越少越好。
这届王哲林就不应该入选,3寸的弹跳极慢的速度怎么防?赵继伟可以选但用错了,赵继伟是能投篮的,而且相当准,应该让他多投,即便勉强也应该多投。组织个屁,整体能力差,环节一多肯定出问题。
发自「今日水木 on 21091116AC」
--
FROM 223.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