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张卫平的敬意+1
最近听体坛的播客,听到了张卫平的访谈。有点意思。
他去美国以后,干过马杀鸡,给人缠脚,打零工。
乐观豁达,个人经历比较励志,很不错。
--
FROM 117.107.131.*
他姨父的父亲是孙先生的左膀右臂。不知道具体是谁。
他姨父在芝加哥大学系主任。他姨是doctor。
【 在 goodbadug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老婆在芝加哥大学 可能是访学,还有别的亲戚在美国,他过去打零工,给校队打杂,后来又干过别的活
--
FROM 117.107.131.*
好像是类似出纳的工作。
在校队是当类似队医的工作,给球员按摩、绑脚。一个小时挣5美元。相当于在国内挣一个月工资。
【 在 iSh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指导真是做了一些神奇的工作:在芝加哥大学发票录入,校队还当过助教,在西海岸做青岛啤酒销售管理。。。
--
FROM 117.107.131.*
嗯,你说的有道理。
虽然他在国内看起来不错,但那个时代打篮球的不算啥。
【 在 goodbadug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一点也不神奇 他出国是因为他老婆正好在那边 那时候都快四十了 语言也不通 谁认他这颗葱
: :
--
FROM 117.107.131.*
其实我很怀疑他那个世锦赛得分王的含金量。
听他自己说的内容:
1,他身高193。
2,他力量不错。扳手腕,碾压一起卖啤酒的同事。虽然这些人都身强力壮,有个人208也不行
3,他不能扣篮。
【 在 CCXM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合理确实是比较励志的。
: 而且能力也很强,为数不多能在国际赛场牛逼的人物
:
--
FROM 117.107.131.*
嗯,这种比赛,单纯看基础数据,意义不大。
【 在 sab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1978年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锦赛 主要是去学习
: zz
: 实际情况是,张卫平老师的数据,多少有几滴小小的“水分”。因为小组赛面对两个后来进入胜者组的对手,张卫平场均仅得12.5分。而对上剩下五个对手(对波多黎各的比赛是在第一轮循环赛打的,但成绩带进第二轮),张卫平则砍下30.4分。
: ...................
--
FROM 117.107.131.*
我怎么记得网上说他是世锦赛得分王?
【 在 CCX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是得分王把,好像是中国队历史最高,但是不是当届得分王。
: 我看有人考证过,25+是真实的。水分肯定有,不过也很不容易了。打个8折也有20分。
:
--
FROM 117.107.131.*
我表达敬意的是:一个曾经很成功的人,能从头开始,从比较底层的工作开始,然后再次成功。
【 在 k7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有啥励志的?没本事的中国人去美国不都是刷盘子打零工吗?以前看过统计,100个中国人到美国,90哥以上都是和张卫平干一样的事情,比如凤姐
--
FROM 117.107.131.*
1,那个年代的体育明星,社会地位远不如今天。
2,那个年代去了美国,生活环境提高太多了。
这样一看,没有那么励志了。
【 在 sabr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次表达敬意之前你好歹把资料收集全一点
: 对他当时来说工作内容不错薪水比国内高 而且也不是要干多久
--
FROM 117.107.131.*
意思是一样的,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待了。
【 在 pollo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去美国以后,干过马杀鸡,给人缠脚,打零工。
:
:
: ...................
--
FROM 117.1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