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张卫平的敬意+1
他老婆在芝加哥大学 可能是访学,还有别的亲戚在美国,他过去打零工,给校队打杂,后来又干过别的活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听体坛的播客,听到了张卫平的访谈。有点意思。
: 他去美国以后,干过马杀鸡,给人缠脚,打零工。
: 乐观豁达,个人经历比较励志,很不错。
--
FROM 117.136.38.*
其实一点也不神奇 他出国是因为他老婆正好在那边 那时候都快四十了 语言也不通 谁认他这颗葱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姨父的父亲是孙先生的左膀右臂。不知道具体是谁。
: 他姨父在芝加哥大学系主任。他姨是doctor。
:
--
FROM 117.136.38.*
啥再次成功啊 一直是靠的国内 也是老本行
国内他是靠当国家队主教练的老师当上了助理教练 主教练换人 他留不下 就投奔老婆了 应该是靠老婆获得了一定的身份 可以在美国打零工
后来有可能老婆留下来了 和老婆的地位就悬殊了 离了婚
他在美国能拉下脸皮这是真的 你看他在中国愿意打这些杂不 说白了还是觉得美国好
话说回来 美国不像中国这种三六九等 美甲刷盘子就低了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表达敬意的是:一个曾经很成功的人,能从头开始,从比较底层的工作开始,然后再次成功。
:
--
FROM 117.136.38.*
偏向和偏向不一样
合理的偏向 透露着自大和得意 只有他自己喜欢的行 就很招人厌
【 在 sab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说有倾向性比绝对中立有意思
: 当然是真心偏爱某一方 故意黑的不算
--
FROM 117.136.38.*
那并不是因为合理厉害 1990年一般人一月工资有没有300块?
他是退役后 可能是体育大学弄了个大专 刚到美国 落后篮球队退役近十年 语言不通 学历没有 没别的本事 和刚到美国的凤姐没区别
【 在 c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说呢,张指导当年在美国打工收入,可比国内篮球运动员和国家队教练总收入高很多很多
:
--
FROM 117.136.38.*
啥喷错了 你老是单方面夸钱赚的多了 这有啥神奇的 这是那个年代能去到美国的普遍现象
他能校队打杂说不定很愿意 他去推销啤酒才要拉下脸皮
【 在 c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喷错了
: 我是说张指导肯放下身段干杂活,还是因为赚的多
: 当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是1:10左右,一小时5美金相当于50元人民币。张卫平出国前一个月工资120元,在国内已经属于高收入群体,但如今两个多小时就能挣国内一个月工资,于是欣然接受。就这样,张卫平来到大学校队的“Training Room”,干起了半职的“Trainer”工作。
: ...................
--
FROM 117.136.38.*
估计又会有人说 有倾向很正常
如果解说员表现出支持谁 喜欢谁 希望谁赢 这没啥
如果 表现出 这个球员就是他家的 别人都不行 我们家准灵就是好使 瞧你那样 敢和我们家叫板 那不好
【 在 dorem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解说员、评论员,是非常不称职的,预设立场太严重。
--
FROM 117.136.38.*
你太low了 脑补这么多
【 在 c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在嘲笑徐静雨的时候,他已经实现了沈阳财务自由,想吃啥吃啥,洗浴二楼随便上
: 我以前也觉得巴克利不懂球,现在知道不懂解说的是我
: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