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8岁小孩打篮球,太软没信心怎么办
因为他喜欢的篮球跟会打篮球的小孩喜欢的篮球,是两个东西
【 在 feiyiyi 的大作中提到: 】
: 训练时,1打1,啥动作都会,转身、变向、长距离快速突破、SOMA步、背打,可牛逼了,
: 上场比赛,就像电线杆子一样站在篮下,只会抢篮板(因为个子高),绝不碰球,即别人传给他,他一秒钟就转出去,别说做动作突破了,空篮都不投
: 教练说是“训练型球员”,无解。
: ...................
--
FROM 115.171.199.*
U8这个年龄段,孩子在比赛中的表现,基本就是他内心对参与这个运动的理解。
如果训练中表现好,比赛里很软,主要原因就是他把这个活动当成了每周固定时间里跟一堆小朋友和教练一起玩。简单说,训练才是他对这个运动热爱的重点。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杨毅没有说错。国内这些篮球基础教学就是错的。
--
FROM 115.171.199.*
欧洲也有一样。这俩不矛盾。其实青少年体育的核心不是教育,是筛选。基数够了就能筛出来。
只要做到打不下去的会被淘汰,能打下去的可以一直打,就行了。
很简单的两点,可惜中国都做不到。
基础都不存在,谈教练水平和培养重点其实没意义。
【 在 inter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虽如此,但是身边看到的例子都是“每个NBA球员在自己的故事里都是乔丹”
: 这可能也是欧洲团体篮球和美国个人篮球的本质区别
--
FROM 115.171.199.*
这么说也极端了。其实全世界的青训,教练能coach的部分只能是个人技术。当然每个教练都有自己比赛的system,国内叫战术。有些国家和地区因为有统一的指南,所以共性多,球队大课也会重点练,但这些其实也是个人技术,跟你前面说的“NBA每个球员在场上都知道自己干什么”还不是一回事。后者不是教练教出来的,就是一步步筛出来的。所以抠国内教什么国外教什么,有点标题党,全世界青少年球类运动,大课上做的drills都是类似的。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可能你错怪他了。
: 先不说你是不是比他更懂的问题。
: 你了解欧洲的青训吗?你身边比较近的人,参加欧洲的青训吗?
: 他有。
: 按照他的说法,欧洲青训要求小孩少运球。
--
FROM 115.171.199.*
恰好了解一些
【 在 ah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世界青少年球类运动,大课上做的drills都是类似的”
: 你这话说得太大了。
: 比如,回到我上面的问题,你了解国内青训吗?你了解欧洲青训吗?
: ...................
--
FROM 115.17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