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去和公司的同事一起参加了“时髦”的活动“拓展训练”,
说这东西时髦,是因为现在好多公司都在吹捧团队精神,而这个东西
就是搞这个的,由于我三年前就曾经参加过一次,所以这次搞下来没有
什么感觉(就全身过敏了一阵而已),倒是在作一个项目的时候,想
到了一些关于篮球的内容:
这是一个叫做“巨人梯”的游戏,三根大方木,上下间隔 1.80m 左右
两边用绳子穿起来,掉在空中,三个人要合作能够往上爬到最高处,我
运气很不好,分组的时候由于队长过高的估计了一个人的实力,结果我和
一个 150 多斤(看上去凑合,其实有恐高)和另外一个 160 斤的最困难
的胖子分在了一起,开始我们定下的方法是,我爬最轻松,所以先上,然
后拉他们一把,结果第一层就费尽了千辛万苦,而当我上了第二层后,下
面的胖子居然从第一层掉下去了,又到地上了.. faint,当时几乎所有人
都绝望了,没有人认为我们三个还有机会上去,准备换人组合
最后的结果,是我从第二层下到底层,做最后一个,把他们总共 300
多斤的肉一个一个得托上最高,我则最后爬,让人拉一把.. 结果最后我们
还是搞定了
游戏只是游戏,但我想起了 nba 的很多情况,其中就有一只烂队,选
了一个牛人的情况,大家都在期望着这个牛人去拖这个队一把,结果往往让
人失望,因为如果原来其他的队员真的比较烂,那很快就会发现这队变成了
一个人的球队,却拿不到很好的成绩,最终的解决办法通常还是靠换回比较
牛的帮手来解决。
突发奇想如果用我实际采用的那种办法呢?牛人先到烂队去做奉献者,
把机会留给其他的烂人,尽量少出手,让别的烂人去想办法增加数据,并
有尽量多的机会表现,还给与他们信心:“你看你都在我上面了”,然后再
慢慢提高自己的表现,推动前面的人继续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大家都很牛
呢?
毕竟衡量一个球队的水平,有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最后那一个”的
水平,这也是水桶的最短木板理论
呵呵,纯粹是乱弹琴,这样的做法,球迷,教练,管理层都不会有足
够的信心,连 MJ 曾经试图去那样做,都没有做到,只是在这里与大家讨论
一下
;=)
--
FROM 61.144.22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