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http://www.fiba.com/downloads/event/2006_wcm/eng/pres/hist/flash_back.pdf翻译:ak@hoopchina
第一届 1950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 阿根廷
2. 美国
3. 智利
194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FIBA召开会议决定在每两届奥运会之间举办一次世界篮球锦标赛,阿根廷对于组建初期会遇到的一些困难的解决方案得到FIBA认可,因此,1950年的首次男篮世锦赛于10月22日至11月3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
FIBA决定此次参赛的球队有10支,分别是:最近一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前三名+亚洲、欧洲和南美的2支最好的球队+主办国。
美国、法国和巴西是上一届奥运会的前三名,因此同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一同获得参赛资格,而本应该参赛的南美冠军乌拉圭,却因为阿根廷政府拒绝给乌拉圭的媒体代表签发护照而拒绝参赛。由于亚洲球队到拉丁美洲参赛需要长途的旅行和昂贵的费用,因此亚洲的参赛名额让给了赤道沿线的邻居国家(埃及和厄瓜多尔),欧洲参赛球队是西班牙和前南斯拉夫。
尽管在2年前的奥运会上阿根廷仅获得第15名,他们还是在月神公园球馆25000名观众的欢呼声中打出了超水平的比赛,以64比50战胜了美国队获得第一届世锦赛的冠军。不过,美国队也并没有对世锦赛很重视,他们仅派出了丹佛雪夫兰工场的一支业余球队参赛。本届世锦赛有趣的是全部比赛中仅有4场比赛中有球队超过了60分,而这4次全部都是阿根廷队。
本次世锦赛留下了2件让人难忘的事件:一是埃及在裁判的误判下以31比28战胜法国,埃及拒绝重新比赛并威胁退出世锦赛,法国最终只能撤销上诉;二是前南斯拉夫拒绝同弗朗哥的西班牙打比赛(弗朗哥是西班牙元首),退出世锦赛,结果FIBA给于前南斯拉夫队9个月的禁赛处罚,这批球员当中包括后来曾担任南斯拉夫奥委会秘书长波波维(Nebojsa Popovi)和国际篮联秘书长的斯坦科维奇(Borislav Stankovi)。
****************************************************************
第二届 1954年 里约热内卢,巴西
1. 美国
2. 巴西
3. 菲律宾
最初,巴西准备在圣保罗举办世锦赛以庆祝圣保罗市成立400周年,但是由于圣保罗的体育馆的屋顶被恶劣天气损毁,最后只能在里约热内卢举办世锦赛。
由于巴西政府拒绝给原苏联签证,East Bloc成员国再次拒绝参加比赛,同时,埃及也因为以色列的参赛退出世锦赛,最终12支球队7支来自美洲,3支来自亚洲,2支来自欧洲。
比赛在brand new Maracanazinho露天体育场举行,能同时容纳25000人,体育馆距离能容纳200000人的Maracana football体育场很近。
在小组赛中,巴拉圭、前南斯拉夫、秘鲁和智利被淘汰,美国、巴西、菲律宾、法国、台湾地区、乌拉圭、加拿大和以色列进入8强,尽管智利和美国、巴西、乌拉圭一道被认为是各小组出线的最大热门,以色列还是以弱胜强战胜智利,这样在小组中以色列、台湾地区、智利各1胜1负,净胜分决定智利出局。
美国再次派出业余球队,这次来自Caterpillar,而且有6名球员的身高超过2米,美国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实力的强大,夺得冠军。
****************************************************************
第三届 1959年 圣地亚哥, 智利
1. 巴西
2. 美国
3. 智利
前苏联首次参加世锦赛,比赛场地是由足球场临时改变而来。
智利作为东道主自动晋级,其他12支球队分成3组打小组赛以决出其他6支决赛名额。
本届世锦赛充满了神奇,比如前苏联意外被加拿大击败,最后靠净胜分优势才得以在巴西之后以小组第二晋级;比如阿根廷和埃及尽管小组赛输给了中国台湾,最后还是进入了决赛圈。
最后中国台湾的排名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尽管前苏联赢得了决赛阶段的所有比赛,但是由于拒绝同台湾比赛最终只能名列决赛阶段7支球队中的倒数第二位,保加利亚因为向前苏联学习名列最后一位。
一系列事件使得巴西从中受益,尽管71比76输给了前苏联,却凭借81比67战胜了美国二流球队夺得冠军。
****************************************************************
第四届 1963年 里约热内卢, 巴西
1. 巴西
2. 前南斯拉夫
3. 前苏联
比赛原定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但是由于菲律宾拒绝给社会主义国家的球员和官员签证,FIBA收回了菲律宾的参赛权并且对菲律宾篮协2000美元,最终将举办权交给了巴西。
这样,在10年内,巴西2次作为主办国来迎战世界上的篮球好手。13支参赛球队中,8支来自美洲、4支来自欧洲,仅有日本一支亚洲球队参赛。
在小组赛后,巴西的夺冠使得里约热内卢陷入狂欢,因为他们击败了前南斯拉夫、前苏联、美国和法国(最终排名就是这样)。
Amaury Pasos和Wlamir Marques成为世锦赛中的明星,知名度堪比足球明星贝利和Garrincha。
派出低等球队的美国队,只能眼睁睁的先后输给巴西、前南和前苏联。
****************************************************************
第五届 1967年 蒙德韦德亚, 乌拉圭
1. 前苏联
2. 前南斯拉夫
3. 巴西
在阿根廷、巴西和智利之后,另一支南美国家乌拉圭得到了世锦赛的主办权。
第五届世锦赛已经提前一年在智利举行以庆祝FIBA成立35周年,不过赛事名称叫做“特别世界杯”,前南击败美国和前苏联夺冠。
而“真正”的世锦赛在蒙德韦德亚的体育馆里举行时,替补席上的球员不得不用电子加热器来取暖,因为乌拉圭的五月份异常寒冷。
美国队仍旧没有派出一支像样的球队,这次被挤到第四名,不过他们以59比58战胜了前苏联队,而这是前苏联的唯一一场失利。战胜了前南和巴西之后,前苏联第一次获得了世锦赛的冠军,第一次获得了印有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名字的奖杯。
****************************************************************
第六届 1970年 卢布尔雅那, 前南斯拉夫
1. 前南斯拉夫
2. 巴西
3. 前苏联
前五届世锦赛主办国全部都是美洲国家,这次FIBA把主办权给了欧洲国家前南斯拉夫。
美洲拥有最多的名额6个,分别是巴西、美国、乌拉圭、古巴、巴拿、马加拿大;欧洲4个,前南斯拉夫、前苏联、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这样,亚洲、澳洲和非洲只能每洲1个名额,韩国、澳大利亚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美国队仍旧是二流的大学生球员组成,仍旧不能成为比赛的主宰,先后败在巴西、意大利和前南之后,最终排名滑落到第五名,不过他们还是奋力以75比72战胜了前苏联队,使得后者失去了争冠资格。而前苏联在又输给巴西之后,尽管战胜了前南,仍旧不得不去争取第三名,战胜前南的那场比赛,前南有2000余名球迷到场观战,不过前南还是失败。然而,凭借成功战胜巴西、意大利和美国(分别80比55、66比63、70比63),前南夺得了历史上第一个世锦赛冠军。
****************************************************************
第七届 1974年 圣胡安、CAGUAS、庞塞, 波多黎各
1. 前苏联
2. 前南斯拉夫
3. 美国
第七届世锦赛由于在大安的列斯群岛举办,使得比赛充满了新奇。
共有14支球队参加比赛,前南斯拉夫作为上届世锦赛冠军、波多黎各作为主办国资自动晋级决赛阶段的比赛;其他12支球队分成3组打小组赛,最后前苏联、美国、古巴、巴西、西班牙、加拿大晋级决赛圈。
尽管有卢卡斯(John Lucas)和鲍斯韦尔(Tom Boswell)的优秀组合,美国队中仍旧没有囊括最优秀的大学生球员,他们被前苏联以105比94艰难击败,前苏联重新夺得冠军。
美国不得不争夺铜牌,因为尽管他们击败了前南,但是战绩相同情况下净胜分落后。
本次世锦赛评出了最佳阵容:前苏联的Alexander Salnikov和Alexander Belov,前南的Vinko Jelova,西班牙的Wayne Brabender和古巴的Alejandro Urgelles入选。
****************************************************************
第八届 1978年 马尼拉, 菲律宾
1. 前南斯拉夫
2. 前苏联
3. 巴西
同样,波多黎各世锦赛冠军前苏联、主办国菲律宾直接跳过小组赛,其他6支晋级的球队包括:前南、巴西、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前三支球队保持小组不败)。
依赖三驾马车Drazen Dalipagi , Dragan Kicanovi and Kresimir Cosi的发挥和重攻轻守的球风,前南以全胜的战绩夺冠,全部都是高比分,其中:117比101胜菲律宾、108比76胜意大利、100比93胜美国、105比92胜前苏联、105比101胜澳大利亚,仅有一支球队能够让前南低于100分,巴西以87比91负于前南。
美国选出来的代表运动战的球队来到菲律宾群岛后受到了诅咒,分别败给意大利、前南、巴西和前苏联,而仅仅取得了3场胜利,其中还包括了小组赛的一场对澳大利亚的胜利(最后这场计算到了排位比赛里面)。
****************************************************************
第九届 1982年 卡利、波哥大、麦德林、BUCURAMA、CUCUTA, 哥伦比亚
1. 前苏联
2. 美国
3. 前南斯拉夫
尽管从未参加过世锦赛,哥伦比亚还是得到了第九届世锦赛的主办权,并因此跳过了小组赛,糟糕的是他们无法抵挡那些来自前苏联、美国和前南的那些大个子,也无法同西班牙、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抗衡。
由于意识到了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次美国队派出了比之前很多届世锦赛阵容强大得多的队员,包括里夫斯(Glenn "Doc" Rivers,原魔术教练)、卡尔(Antoine Carr) 和托马斯(Jim Thomas),他们都处于职业生涯的早期。美国遭遇到的最大的冷门来自西班牙,小组赛西班牙就以109比99战胜了美国队,其中西班牙的Juan Antonio San Epifanio发挥出色,而之后美国仅在决赛输给了前苏联一分,其余全部胜利(94比95),这场比赛里,前苏联的身高220厘米有“控制塔”之称的Vladimir Tkatchenko带领前苏联成功复仇,前几天他们输给了美国队。
前南本有机会再次翻越天王山,不过他们这次不得不跟西班牙争夺铜牌,艰难取胜(119比117)。
****************************************************************
第十届 1986年 马德里、巴塞罗那、ZARAGOZA、FERROL、MALAGA、TENERIFE, 西班牙
1. 美国
2. 前苏联
3. 前南斯拉夫
本届世锦赛之前从未有如此多的参赛球队参加过世锦赛,而且没有想到参赛球队的质量如此之高。
一共有24支球队参加比赛,很多球队都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希腊、荷兰、联邦德国、安哥拉、新西兰和马来西亚)。
由于参赛者众多,国家篮联决定没有球队有特殊权利直接进入决赛,24支球队分成4组每组6支球队分别在4个不同城市同时比赛,每组的前三名共12支球队再分成2组打半决赛。
美国队组建了一支生力军,包括罗宾逊(David Robinson)、伯格斯(Tyrone Bogues)和麦基(Derrick McKey),这些球员,他们仅仅在小组赛大意70比74输给阿根廷(后来阿根廷排位12名),之后,连胜前南(69比60)、巴西(96比80)、前苏联(87比85),如果不是输给阿根廷一场,他们完全可以全胜拿下冠军,这届美国队向世人展示了美国的篮球实力,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他们。然而,整个世锦赛看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球员不在美国队中(或者至少数据上看起来是这样),最好的得分手是希腊人Nick Gallis(场均33.7分),最好的篮板手是巴西人Gerson Victalino(场均10.2个),最好的传球手是阿根廷人Miguel Cortijo(场均4.7个),最好的盖帽手是前南球员Stojan Vrankovi(场均3.7个)。
****************************************************************
第十一届 1990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达菲、罗萨利奥、ILLA BALLESTA、科尔多瓦、SALTA, 阿根廷
1.前南斯拉夫
2.前苏联
3.美国
第十一届世锦赛回到了世锦赛的故乡阿根廷,40年前第一届世锦赛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月神公园球馆举行。
美国再次忘记了刚刚在汉城奥运会上得到的教训,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同世界篮球差距正在随着世界各国水平的提高,变得越来越小,他们派出了一支根本不能代表美国队水准的球队,即便其中有后来加入NBA的球员莫宁(Alonzo Mourning)安德森(Kenny Anderson)和欧文斯(Billy Owens)。反观前南斯拉夫,他们集中了本国所有的顶尖球员,同时确保已经在NBA打球的彼得洛维奇(Drazen Petrovi)、Zarko Paspalj和迪瓦茨(Vlade Divac)参赛,不过,这些前南球员花了几场比赛才成为整体,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小组赛前南会输给波多黎各(75比82),这也是前南这次比赛唯一的一场失利。在彼得洛维奇打出状态和库克齐(Kukoc)才华横溢的展示出统治场上所有位置的情况下,夺冠之路异常光明,半决赛99比91解决掉美国之后,以17分的优势大胜前苏联。
而与前南相反,前苏联再也不能把波罗的海沿岸的球员召集到阵中,其中包括:Arvydas Sabonis、Rimas Kurtinaitis和Valdemaras Komitchous,这就使得他们的老球员们Alexander Volkov、Valeri Tikhonenko和 Alexander Belostenny经常在他们熟悉的攻势篮球的比赛里无法掩盖他们的弱点。
波多黎各在小组赛击败前南、1/4决赛击败美国之后,球队领袖José Ortiz不得不在大好形势下黯然收场,在最后的比赛阶段以82比98输给前苏联又在3/4名争夺战中105比107惜败给美国队。
巴西方面尽管不得不去争夺第五名,但是他们的领袖Oscar Schmidt(世界篮球史上的传奇,世界篮球史上的贾巴尔)个人得到了世锦赛的得分王,惊人的场均35.5分。
****************************************************************
第十二届 1994年 多伦多、HAMILTON, 加拿大
1.美国
2.俄罗斯
3.克罗地亚
这届世锦赛跟以往都不同。
首先,比赛在多伦多的monumental Skydome举行,而这本是棒球的球馆,能够同时容纳70000人,经过临时改造作为篮球场使用,在决赛中,有32616名观众观看了比赛,这是世锦赛历史上的新纪录。
第二个不同是美国派出了NBA的超级球星Alonzo Mourning, Dominique Wilkins, Dan Majerle, Reggie Miller, Mark Price and even Shaquille O'Neal等组建了“梦二队”,他们轻松的拿到冠军,证明了自己继承乔丹带领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的“梦一队”实至名归。
最后,来自夏洛特和菲尼克斯的杂技演员和拉拉队在暂停时的表演时的现场的气氛有了NBA的味道,这些贯穿了第十二届世锦赛的始终。
其他球队也有了很大变化,前苏联解体,参赛球队变成俄罗斯,前南因政治原因被联合国禁止出境无法参赛,克罗地亚第一次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参赛。
美国队遇到的小波折来自小组赛第一个对手西班牙,他们仅仅以115比100“小胜”对手,之后他们就全部以大胜结束战斗,即便在决赛中,俄罗斯人发现最终他们输掉了46分,结果是137比91,而更让他们难受的是他们在前一天不得不打那场残忍的比赛——对阵库克齐和拉德加(Dino Radja)的克罗地亚,以66比64获胜才能够打进决赛。
在最后的总决赛中,Sergei Babkov, Mikhail Mikhailov and Sergei Bazarevich的爆发不能抵消Dominique Wilkins, Alonzo Mourning and Shawn Kemp的表演,尤其不能抵消庞大的Shaquille O'Neal在球场攻防两端的统治。
欧洲球队纷纷避免碰到强大的美国队,除去俄罗斯和克罗地亚(金牌、铜牌争夺战遇美国)。希腊打出了最好的一个世锦赛,由于跟加拿大、中国在同一个小组并且战胜了他们,最终希腊排在第四名。
个人方面,MVP是Shaquille O'Neal,最佳阵容还有Bazarevich、Miller、Kemp、Radja。
****************************************************************
第十三届 1998年 雅典, 希腊
1. 前南斯拉夫
2. 俄罗斯
3. 美国
最好的美国球员因为劳资谈判的影响不愿去雅典,这对本来呈上升态势的世锦赛比赛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原本能够容纳18000名观众的球馆在第一场比赛只有几千人观看,开幕战美国83比59胜巴西,如果真的有NBA球星在球馆内,那就是奥拉朱旺了,他来到希腊来支持他的国家——尼日利亚。
但是大梦的到来并没有给这支非洲球队以帮助,他们排在最后一名,而且,由于缺乏常识,尼日利亚球员Julius Nwosu的食物没有注意,尿检呈阳性而被禁赛,从此,国际篮联决定在所有的比赛里面禁用违禁药品。
由于美国没有派出他们最好的球员,本次世锦赛具有夺冠实力的球队异常的多,尤其是在前南重返世锦赛之后,尽管,他们的球员只能在塞尔维亚和蒙特尼格罗里面选择。
而在有夺冠实力的球队互相比赛时,总是势均力敌充满了惊奇。因而,立陶宛在Arturas Karnishovas29分的表演下以84比82战胜了美国、前南82比74战胜了俄罗斯、西班牙68比67战胜了阿根廷,西班牙也给美国制造了麻烦,73比75小败,前南60比61不敌意大利。
在战胜澳大利亚(96比78)后,1/4决赛中美国80比77淘汰了意大利,但是半决赛中,俄罗斯的Sergei Babkov以30分帮助球队淘汰了美国队。
在另一组半决赛中,前南被希腊队纠缠了近30分钟,主要是因为希腊队的三高——Jakovos Tsakalidis (2.17m), Panagiotis Fassoulas
(2.13m) 和 Efthymios Rentzias (2.12m),在最后阶段,凭借波迪洛加(Bodiroga)和队友的攻击波才赢得比赛。
最后,在决赛中,前南显示了他们在欧洲篮球水准的超凡脱俗,以64比62战胜俄罗斯夺得冠军。小字辈Zeljko Rebraca, and Dejan Bodiroga
的表现让前南人忘记了老将们的缺席(Predrag Danilovi , Vlade Diva and Zoran Savi),前南夺得第四个世界冠军,波迪洛加获得MVP。
****************************************************************
第十四届 2002年 印第安那波利斯, 美国
1. 塞黑
2. 阿根廷
3. 德国
02年的世锦赛是第一次在篮球的发源地美国举办,并且是最令人兴奋的一届世锦赛。在比赛开始之前,很多专家都预言有半数的球队有能力晋级四强,而且美国队很难拿到冠军。然而,美国队仍旧是最被看好夺冠的球队,而且他们不能在家门口丢掉冠军,对吧!
问题在美国队1/8决赛里80比87输给阿根廷时有了初步的答案,这场比赛结束了美国队FIBA历史里面58比0的连胜纪录,美国队不得不在1/4决赛里面对世锦赛之王——塞黑,在78比81输给塞黑之后,美国队夺冠记之门彻底关闭,这是NBA球员参赛以来美国队首次同前三名无缘。
在冠军争夺战中,塞黑重复了他们98年的辉煌,84比77经过加时战胜阿根廷,德国117比94战胜新西兰获得铜牌,这也是他们首次获得世锦赛奖牌。
Nowitzki获得MVP,最佳阵容:Manu Ginobili (ARG), Yao Ming (CHN), Pero Cameron (NZL) and Dejan Bodiroga。
****************************************************************
附:世锦赛奖牌分布情况
国家..................金....银....铜....共
美国...................3.....3.....3.....9
前苏联.................3.....3.....2.....8
前南斯拉夫.............3.....3.....2.....8
巴西...................2.....2.....2.....6
塞黑...................2.....0.....0.....2
阿根廷.................1.....1.....0.....2
俄罗斯.................0.....2.....0.....2
智利...................0.....0.....2.....2
克罗地亚...............0.....0.....1.....1
菲律宾.................0.....0.....1.....1
德国...................0.....0.....1.....1
--
修改:SuperKobe8 FROM 59.66.42.*
FROM 59.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