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繼續打籃球,他就去當上班族
【文/林恩霈】
在現在長人普遍缺乏的NBA中,講到優秀的中鋒,你會想到誰?姚明?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我敢打賭,無論你心中浮現的名字是什麼,絕不會是米勒(Brad Miller)。
這不能怪你,因為米勒在籃球這條路上的際遇一向如此,人們提到他,往往會覺得米勒是個不錯的中鋒,但是讓你自己發想時,他卻又是最常被遺忘的那個人;打從米勒開始他的NBA生涯時,就一直遭受這種對待。
米勒就讀於NCAA的籃球名校Purdue大學,而他並非學校籃球隊中的等閒之輩,大學四年下來,米勒生涯成績達到1300分、700籃板與200助攻,
是校史上「唯三」達到這項里程碑的球員,但「名校中的主力」頭銜並未替他帶來什麼好處,米勒仍舊在選秀會中枯坐到最後、乏人問津。誰知道這個不受到青睞的
白人中鋒,不僅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了NBA,更在4個球季過後,成為史上第三位選秀落選、卻入選全明星賽的球員。
根據一位在Purdue大學唸書的朋友轉述,他曾在校園中碰過米勒本人,當時米勒即將畢業,這位友人問他畢業後要做什麼,米勒回答說他已經
找到一間律師事務所的工作,如果不能繼續打籃球,他就去當上班族;也曾有記者採訪他,問他球員生涯結束後有什麼規劃,米勒則說他希望開一間湖邊的小店,提
供遊客飲食與船隻租用,這是一直埋藏在他心中的夢想。
如果這樣你還不太能揣測出米勒的個性,那麼讓我再講一個故事給你聽。富哥曾親自採訪過2004年洛杉磯全明星賽,該年是米勒連續第二季獲
選,在賽前的記者會,米勒的桌前空無一人,比起其他全明星賽常客簡直是天壤之別,當富哥過去採訪米勒時,只見米勒相當客氣地請富哥坐,並且示意他多多發
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談舉止中,富哥說米勒一點都沒有NBA球星的架子,出身印地安那的樸實個性一覽無遺。
轉眼間米勒已經邁入30歲大關、NBA生涯的第9個年頭,他卻還保持著年輕時埋頭苦幹的精神,在場上的各項數據越趨全面;雖然他的能力很平
均,並沒有特出的長處,但也找不到嚴重的弱點,他能以身材低位單打比他矮小的球員,翻身跳投或運球過人也有及格的水準,以長人而言,米勒掌控球的能力相當
不錯,更別說他穩定的中距離投射與高得不像話的罰球命中率。
奮鬥了8年後,米勒今年也受到美國男籃培訓隊的關注,首次被納入培訓隊的名單中,長久以來的耕耘開始逐漸收割,金黃的麥穗稻田正在他眼前映著陽光、隨風緩緩搖曳。
或許米勒永遠無法成為一位具有強大支配力的超級中鋒,但以他堅毅質樸的個性,我相信他的未來仍舊充滿光明,任何一支球隊都會需要這種願意承擔艱鉅任務的認份球員,無庸置疑。
【DUNK雜誌2006年9月號】
--
FROM 211.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