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青年近卫军 by Roc
中青队在世锦赛上的表现可以说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对于一件早已想到的事情,我没有动
力去过多的思考和评说,直到韩国人冒了出来,好像削瓜切菜一样把中青队打得落花流水
,我也好像“头悬梁锥刺股”一样有了刺激才有了写出来的动力。
出发前接受采访时吴庆龙就坦言,这次去目的就是锻炼队伍,了解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
一听老吴这话我“唰”地一下成了透心凉,天啊,一个国家队的主教练竟然还不知道世界
篮球如今的发展趋势,竟然把世界大赛仅仅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平日都干吗了?我当时
真想给篮协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比吴庆龙年轻,虽然专业知识缺乏但现在看来也相差有
限,反正是去学习不在乎成绩,莫不如派我去。老吴随后一句话更让我心寒,他无奈地告
诉记者中青队一共就只有几套战术,我立刻想起王治郅曾说达拉斯小牛要他掌握几十套战
术,呜呼,当年我与这些球员一般大的时候,在中学校队也要掌握几套战术,中青队竟然
与我同样待遇。是现在的孩子太笨了吗?还是教练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他们?
知道了中青队的成长环境和赛前准备是这样之后,队伍取得的成绩再滥都不会让我太过意
外了,如果不输才叫怪呢。但眼看着韩国人把我们的脸打得山响我还是坐不住了,没想到
,我真的没想到。还是把那惨不忍睹的成绩放在一边,先看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吧。
中青队继承了老大哥们的特点,怕紧逼。为什么怕紧逼?一是控球技术不过硬,二是传接
球技术不过关,三是配合没有默契。球在手里即拿不住,又传不出去,传出来又接不住,
转眼就被对方抢走,几个回合下来就不只是技术问题,心理上也被打垮了。这一点在第一
场表现的最为明显,尼日利亚球员的个人技术并不强过我们,但他们用凶狠的逼抢将中青
队肢解。
投篮技术不过硬。又是老问题,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指出国家队没有一个真正的投手,
关键时刻没有人可以挺身而出一锤定音。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了中青队身上。每次投篮都
要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可本来传接球就不过关,磕磕绊绊地拿到球之后哪里还有时间再去
调整,国际赛场机会稍纵即逝,平日里没有刻苦训练,防守者紧逼上来的时候出手自然发
抖,能够出手已经不易了,还何谈命中率。几场比赛下来细心者可以观察一下中青队究竟
有多少得分是通过标准的中远投得到。篮球运动中一项最基本的技术都掌握不好,凭什么
去战胜对手?
身体素质不过硬。现在的球员高度的确上去了,但力量实在成问题,不如韩国,更不如欧
美。本身个人技术就并未完善,在激烈的身体对抗当中更是无法正常发挥,球场上中青队
员人仰马翻的场面不时出现,直接的身体较量中处于下风的总是我们。没有了身体的保证
,攻防都无从谈起。
心理素质不过硬。这里所说的心理素质不仅限于处理关键球时候所表现的态度,还包括精
神面貌和斗志。这一点在与尼日利亚和韩国的对垒中暴露无遗。这是两场我们计划中可以
获胜的比赛,但开场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于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队员的士气也
在大比分落后时丧失殆尽。同样是二三联防,韩国人要比我们顽强得多,拼命得多。我真
想问问队员,你们都还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怎么就看不到一点朝气蓬勃,都是如此的老
气横秋,球场上看不到你们互相的鼓励,看不到高昂的斗志,更看不到知难而进的拼劲。
球打不好是技不如人,难道打架也不会?没有机会庆祝胜利,表现出对失败的痛恨和懊悔
也不能吗?即使输球,也要输得血腥一点,想想98年亚运会决赛时韩国人是如何让我们血
洒球场的,虽然他们的野蛮没有换来胜利,但他们战斗的精神的确可嘉。回忆中韩对抗的
历史,虽然韩国人在比分上输多胜少,但他们在精神上绝对是输少胜多,韩国人每一次都
是拼尽全力,绝不带着遗憾离开球场。所以只要能把士气打出来了,比赛的输赢可以被暂
时忽略,但我们就是做不到。这也难怪,艺高人才胆大,没有过硬的本领自然就没有足够
的信心。
中青队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我突然发现球队现在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没有特点。内线似乎
是我们的优势,可篮板和强攻都是表现平平;外线远投好像是我们的传统,可三分球又没
有几个命中;默契的配合,顽强的防守,有效地突破,飞快的速度,这些可以作为一支球
队标志的特点我们都不具备。韩国人从前最大的特点是远投,最大问题是没有内线高度,
现在他们不仅将优势发扬光大,高度也上来了,所以他们获胜了。我们呢?似乎每样技术
都会点,可每样又都不过硬,真是样样通,却又样样松,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作为看家本
领。这样的局面恐怕只能用平日训练水平极其低下来解释。
虽然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但我不赞成对中青队员过多地进行指责,如果说责任,孩子们没
什么,他们还没到任性、偷懒、耍大牌的时候,即没那个资格也没那个胆子,他们所作的
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所以要找问题的根源,就从培养他们成长、负责他们训练的教练、
篮协身上找吧,可惜这些人是绝不会认账的,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在寻找借口中永生”,
输给尼日利亚的借口是我们没有休息好,却不谈对手是在开赛前十分钟才匆匆赶到球场;
输给韩国人的借口是唐正东意外受伤,恐怕唐正东本人都不敢如此高看自己?
该好好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把孩子放出去取经有人不放心,把外面的高人请回来传教
又有人放不下架子,就宁愿这样眼看着失败来临的频率不断加快,仍然有人在死要面子活
受罪,咬牙硬撑。失败来临的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总是不断翻新的借口,却不见有人挺身
而出承担责任,表示痛定思痛,用实际行动去痛改前非。
中国男篮,你总是在丢掉成绩的同时又丢掉了志气!
2003/7/17
台長:Roc
--
FROM 218.18.2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