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錦賽回顧 留侯
攸關明年雅典奧運參賽資格的2003年歐洲男籃錦標賽,在台北時間9月15日結束,立陶宛在
冠軍賽以93:84擊敗西班牙,在暌違64年之後,再度抱走冠軍盃,西班牙則是第5度打進冠
軍賽,也是第5度屈居亞軍;而義大利則在銅牌戰以2分險勝法國,將法國逐出奧運之外。
記得在歐錦賽前,市長曾經跟我聊了一下,我預估應該會是西班牙、德國與土耳其三隊能
夠搶進奧運,很明顯的,我的準確率只有3成3,不過,應該是比中樂透的機率高一點。
雖然不夠準,但我還是要表明為何當初選擇西、德、土三隊,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跟我一
樣,受到NBA薰陶的日子,遠多於對歐洲籃球的了解,而西班牙以Pau Gasol為主,在去年
世錦賽拿下第五名,德國擁有Dirk Nowitzki,又是世錦賽季軍,而土耳其有Hedo Turkog
lu與Mehmet Okur兩個NBA好手,成績也應該不會太差。
事與願違,歐洲籃球的風格,與NBA是大不相同的。
今年的歐錦賽,可以說是歷年來最多NBA球員參賽的一年,再加上攸關奧運名額,獲得的注
意也最多,雖然全部只有40場比賽,但幾乎是場場致命,場場關鍵。
歐錦賽與亞錦賽不同,同樣16隊參賽,亞錦賽是只要報名就有得打,歐錦賽卻得先透過會
外賽的一番廝殺之後,才能正式闖進會內賽,就像足球一樣。
會外賽一共有30隊參賽,分5組進行,除了衛冕的塞爾維亞與主辦的瑞典之外,另外還要打
出14支晉級會內賽的球隊;打完整個會外賽,沒有一支全勝的球隊,在會外賽就廝殺的如
此慘烈,更不用說各隊實力更加接近的會內賽。
歐錦賽的賽制也很有趣,預賽分4組,每組取3名晉級12強,其中分組2、3名的球隊,必須
先打一場,勝者才能與分組首名一同晉級8強;很明顯的,這種賽制是為了保護預賽分組實
力不均的情形,可是一到8強賽,又採取單淘汰制,輸一場就要提前打包,真是既殘酷又兼
具人情。
在這種賽制下,實力的穩定,已不是致勝的重要因素,而是完全取決於臨場的表現;也就
是說,一支實力穩定的球隊,並不一定佔得便宜,若是對手突然有超水準的演出,一場比
賽就足夠讓你前功盡棄,雖然不盡公平,但卻充滿刺激性。
接下來就談談這次各球隊的表現。
我想,最令人失望的應該是德國;這支挾著世錦賽季軍的勁旅,陣中又擁有Nowitzki、Ok
ulaja、Femerling、Pesic等世錦賽原班人馬,意圖重溫1993年冠軍夢的球隊,卻在8強賽
首役就遭到義大利的毒手,奧運夢成轉眼雲煙,更不堪的是,包括這一場在內,德國在歷
屆歐錦賽,對上義大利竟然是0勝10負的成績,遇上天敵,只能徒呼負負,教練團也肯定要
負起責任,下台一鞠躬。
土耳其在上屆靠著天時、地利、人和一口氣衝上亞軍席次,但今年來到北歐的瑞典,一切
都要靠真本事;其實土耳其也不是沒有本事,有Turkoglu、Okur兩名NBA好手領軍,再加上
歐洲聯盟MVP候選人Ibrahim Kutluay、強力前鋒Mirsad Turkcan,若不是板凳稍差,也是
爭冠實力雄厚的球隊;只是土耳其預賽敗給希臘,屈居分組第2,多打一場不打緊,卻怎麼
也想不到衛冕的塞爾維亞竟然會掉到分組第3名,在12強賽首役就正面交鋒;更沒想到的是
,最後關頭連續兩次傳球失誤,斷送掉江山,也讓土耳其提前說再見。
至於塞爾維亞,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今年的塞爾維亞在整合上有問題,因此部份主力
並未出賽,因此在8強賽就被立陶宛淘汰出局;不過透過這次歐錦賽,可以看出塞爾維亞的
問題,雖然仍有Peja Stojakovic、Marko Jaric與Peja Drobnjak三名NBA好手領軍,但靈
魂人物Dejan Bordiroga未出賽,大幅減弱塞爾維亞的戰力,未能打出佳績,是可以預料的
範圍之內。
另一支失望的球隊,該是法國。這支雪梨奧運銀牌軍,在經過換血之後,當年兩大主力後
場Antoine Rigaudeau與Laurent Sciarra與在奧運時被Vince Carter飛越扣籃而聞名的中
鋒Fred Weis都退出,由NBA幫的Tony Parker、Tariq Abdul-Wahad、Boris Diaw-Riffiod
與Jerome Moiso接棒,除了想爭奪奧運參賽權之外,更想一舉封王,但球風不合,流於單
打獨鬥,在準決賽與銅牌戰接連被團隊默契十足的立陶宛與義大利解決,拿了個不痛不癢
的第四名,什麼都沒撈到。
相對於NBA球員領軍的德國、土耳其、塞爾維亞與法國的吃不開,以常年在歐洲征戰為主的
立陶宛與義大利,卻打出令人驚訝的好成績,點出了在NBA成長、磨練球員與在歐洲聯賽效
力球員的不同。
不可否認,NBA球員的球技、個人能力、風格,都明顯的比一般球員高出不少,在這次歐錦
賽的得分榜,從Gasol、Kirilenko、Nowitzki、Okur、Stojakovic到Parker,前六名全部
都是NBA的現役好手,而第一隊的五名成員中,也有Gasol、Parker與Kirilenko三名NBA球
員,證明以個人技巧而言,NBA球員仍是獨步全球;但是或許也因為個人技巧太好,NBA球
員常流於單打獨鬥,這種現象在去年世錦賽的美國隊身上就可以看出來;在今年歐錦賽,
或許這些球員並不常單打,但由於缺乏與隊友之間的默契,一起合作的時間不長,整體的
觀念也不相融,對球隊而言,反而是不穩定因子,難以掌握。
不過這無關好壞,只是風格的不同;當然,個人技巧優異再加上團隊默契成熟的球隊,肯
定是無敵雄獅,但完美球隊難尋,所以像阿根廷,就是將團隊表現發揮到極緻以彌補個人
條件、技巧之不足的球隊,而美國隊則是以個人技巧掩蓋集訓期間太短,未能完全融合的
代表;而歐洲,基本上則是介於兩者之間,但誰能在臨場表現出最佳狀態,誰就是贏家。
完全沒有NBA球員的義大利,則是這次比賽的大黑馬,從預賽一路跌跌撞撞,連敗在斯洛維
尼亞與法國手中,其中對法國之戰,還慘敗32分,在兵敗雪梨奧運之後汰換的主力陣容,
似乎還未能重回1999年贏得冠軍的架勢;不過義大利不愧是在歐錦賽歷年戰績中排名第3的
南歐勁旅,預賽最後一役以8分險勝波士尼亞,闖進12強之後,團隊戰力逐漸發酵,尤其堅
實的防守,更是義大利能夠連闖德國、希臘與法國的關鍵,雖然準決賽不敵西班牙,但義
大利有效剋制Gasol的進攻火力,最後僅以2分敗北,仍是雖敗猶榮;義大利是少數兼融東
歐紮實與南歐浪漫球風的代表,而且球員大多正值巔峰年紀,距離雅典奧運還有一年,明
年奧運,義大利會顯現出什麼樣子的風範,令人期待。
另外,我不是故意要吐朱爺的槽,也不是事後諸葛,以色列在這次歐錦賽拿下第7名,從名
次來看,並不十分特別,但若是以色列參加的是亞錦賽,十之八九是冠軍隊,朱爺說以色
列打不贏大陸,不過依我看,以色列的實力至少有勝過大陸20分的能耐;別忘了,以色列
全隊有半數以上的球員來自於Maccabi Tel-Aviv隊,而這支球隊是歐洲聯盟四強賽的常客
,全隊的默契與戰力,自然不在話下,更何況,能夠闖進會內賽的16支球隊,沒有一支是
軟腳蝦,相信即使是大陸隊,對上任何一隊都不容易佔到便宜。
--
FROM 218.18.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