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看的只是一場秀,那你走錯了地方。
真正的美國大學籃球,不管是教練或球員,每一秒鐘都必須把精力與心血拼盡全力發揮出來。教練指揮到聲嘶力竭、球員纏鬥至揮汗如雨,對他們而言,這不是娛樂觀眾的華麗作秀,而是捍衛榮耀的赤裸過程。
球場如戰場,比賽似人生。在本季例行賽接近尾聲的此刻,我的感慨卻比往常都多。
當然有讓人欣喜的事情。例如伊利諾大學正朝完美球季的目標邁進。在大學籃球的悠久歷史裡,上一支整季全勝不敗的冠軍隊伍要追朔到一九七六年:火爆老教頭 Bob Knight(現德州理工教練)帶領的印大打遍天下無敵手,一路殺進季後賽拿下冠軍。所屬的球員 Quinn Buckner、Tom Abernethy、Bobby Wilkerson、Scott May(現北卡球員 Sean May 的父親)與 Kent Benson 都是被後世球迷膜拜的傳奇英雄。
而去年的費城雄鷹 Saint Joseph’s 雖然也寫下例行賽全勝記錄,但聯盟錦標賽吃下敗仗,季後賽止步於八強。他們在球場所展現的主宰力也不如本季的伊利諾。伊利諾季初以來表現始終在高檔,雄踞排行榜首位,可說是一枝獨秀。
由於伊利諾幾乎確定會獲選季後賽第一種子,而今年瘋狂三月的比賽地點對他們非常有利,預計前兩輪會在芝加哥出賽,十六強、八強賽事在印第安那波里斯,這兩處距離伊利諾大學都非常近。而本季最後四強的舞台剛好又在聖路易,從伊利諾香檳校區開車只需三個鐘頭,不但球員能免去舟車勞頓之苦,球迷也能到場加油,伊利諾想要重演印大 1976 年的完美冠軍之旅,已經佔據了地利與人和的優勢。
巧合的是,跟當年全勝不敗的印大一樣,伊利諾也是主打「動態進攻(Motion Offense)」的球隊,可見這套進攻體系熟練至極致狀態,稱得上是一敗難求的獨孤九劍。
不過此時此刻,伊利諾接近完美戰績的喜悅卻被另一條嚴重新聞所掩蓋,本季的大學籃壇也因此抹上陰影。
那就是天普(Temple)大學名人堂老教練 John Chaney 的「Goon」事件。
Chaney 在天普對 Saint Joseph’s 大學的比賽中,因為之前認定對手在場上使用非法掩護(illegal screen)而向裁判反應,但觀點不被接受。Chaney 憤而決定用更激烈的手段抗議,他把六呎八吋的龍套板凳球員 Nehemiah Ingram 派上場,下達「故意快速激烈犯規」的指令,Ingram 也遵循教練指示,短短四分鐘就犯滿。
但就在最後一次 Ingram 針對 Saint Joseph’s 大四球員 John Bryant 上籃的故意犯規中,慘劇發生了,Bryant 被 Ingram 狠狠地撂倒,手臂骨折,被擔架抬出場外,同時也宣告 Bryant 大學運動生涯的結束。
這起預謀事件所造成的嚴重傷害震驚了整個大學籃球界,由於 Chaney 在訪問中暗指他把犯案的 Ingram 當作「Goon」使用,「Goon」這個英文單字有「受雇暴徒」的含意,換言之 Ingram 就是 Chaney 的打手,用來表示對 Saint Joseph’s 大學在場上使用非法掩護的不滿。Chaney 隨後將自己禁賽一場以示負責。
這下子輿論譁然。各方紛紛指責 Chaney 的激烈作法與情緒性發言,因為這有違運動家精神。大部分球評認為 Chaney 的一場禁賽跟 Bryant 的整季報銷相比實在無關痛癢,少說也應該剩下球季全部禁賽才對,同時也對天普大學校方與所屬的 A-10 聯盟沒有處罰 Chaney 感到不可思議,居然放任 Chaney 自己決定處罰的形式。
天普大學為平眾怒,將 Chaney 的一場禁賽延長為三場,由於天普大學例行賽只剩下三場球,這等於宣告 Chaney 不會再執教本季例行賽賽事。Chaney 更在衡量情況之後,將自己的禁賽時間延長至 A-10 聯盟錦標賽,換句話說,Chaney 的球季已經結束。
這起事件的效應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在於 Chaney 的身份。已經七十多歲的 Chaney 曾立下豐功偉業無數,對大學籃壇的貢獻卓著,他不但用招牌的多變區域防守將天普這個小學校打造為全美雄師,更培育出許多以敬業著稱的球員,甚至對社區公益事業也花費不少心力。
過去這三四十年來他一直是小校教練的代表人物,即使手中資源不如北卡與杜克等名門大校,依舊獲得對手的敬意,他沒有拿過全美冠軍,甚至連最後四強都沒打進過,卻早已獲得名人堂榮耀的肯定。
就是因為 Chaney 在大學籃壇的尊崇地位,這起事件才如此嚴重,許多球評甚至拿來跟數年前 Bob Knight 因為體罰球員醜聞而離開印大的震撼性相比。
但在聽取球評爭相譴責或是辯護 Chaney 作為的意見之前,我們或許應該先瞭解 Chaney 的個性與心態。
Chaney 是個老派的黑人教頭,他跟 Bob Knight 是同一個世代的人物,篤信球場如戰場的道理,事實上綜觀 Chaney 的教練歷程,他從一九七八年率領 Cheyney State 這所費城郊區的學校拿下全美大學籃球第二級冠軍後,就執教於天普大學,往後更讓天普大學十七次出現在瘋狂三月的全國舞台。
因此你可以從 Chaney 的作風嗅出那種一絲不苟的味道,他的敬業讓人肅然起敬,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把一生都奉獻給 Temple 大學,他帶球隊就像帶軍隊一樣,即使年逾七十還每天六點就率隊練球,也就是這種嚴謹的態度,才能把蝦兵蟹將變成百戰雄師,打敗天份才華勝過自己的對手。
但他跟 Knight 卻又有所不同,過於嚴厲的 Knight 常讓心生畏懼的球員畢業後不敢跟教練聯絡,Chaney 卻一直是球員的人生導師,大部分手下的球員離校後都跟他保持良好關係,也認為 Chaney 對他們產生正面的影響,因為 Chaney 從不吝惜對球員提供往後人生規劃的建議與幫助。
他每年都把球隊的聯盟外比賽安排地特別困難,像今年天普大學就跟 ACC 聯盟的杜克等強校交手。因為 Chaney 認為這樣能讓球員更進步,也能讓球員多爭取一些媒體曝光的機會,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比較有利,即使這種艱困賽程的安排會影響戰績而失去季後賽機會也在所不惜。
他過去也是最反對 NCAA 官方用課業成績將球員貼上標籤的一人,因為那不符合有教無類的精神,Chaney 甚至跟 ESPN 老球評 Dick Vitale 公開向官方唱反調。
Chaney 就像個軍人,如果你剖開他的血管來看,他的血液會是金屬的顏色。
如果不是對籃球的堅持,沒有人能奉獻三十年時光於一所小學校﹔如果不是對籃球的熱愛,沒有人願意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如果不是對籃球的勇氣,沒有人膽敢安排球隊跟天份才華遠勝於己的對手比賽。
但這幾年天普大學的處境卻越來越艱難。過去曾進軍瘋狂三月十七次的他們自從 2001 年以後,就不曾回到季後賽大門。這幾年他們老是輸給同在 A-10 聯盟的 Saint Joseph’s 大學,最近六次交手全敗。今年 A-10 聯盟整體實力衰退,因此進軍季後賽的名額不多,而 Saint Joseph’s 依舊是最被看好的學校,因此 Chaney 的壓力更為巨大。當 Chaney 認定對方有非法掩護而沒得到裁判的認同時,他不惜用最激烈的手段捍衛學校與球隊的權益。
這讓我想起以前湯姆克魯斯與傑克尼柯遜所合演的電影「軍官與魔鬼(A Few Good Men)」,海軍律師湯姆克魯斯奉命調查一樁兩名軍人涉嫌殺害同袍的不尋常案件,後來發現整件事背後有更深層的真相,因為那其實是海軍基地指揮官傑克尼柯遜下達管教新兵的指示,兩名涉案的軍人只是服從上頭的命令而已。
當時湯姆克魯斯與傑克尼柯遜在法庭激動問答的場景膾炙人口,傑克尼柯遜深信所作所為是出於保衛國家的基礎,不是自由散漫的年輕人所能瞭解。但是當他承認了自己下達的命令後,他也必須付出代價。因為沒有人能以自己的信條對別人造成傷害,不管你是位高權重的指揮官也好,是無錢無勢的升斗小民也罷,任何人都不能逾越那條界線。
沒有人能否認 Chaney 過去對大學籃壇的貢獻,也沒有人能抹去他對學校與球員的忠誠。但這次不管背後有多麼需要遵守的信條與不得已的理由,當 Chaney 選擇用故意犯規的手段表示抗議並造成無可彌補的人身傷害,雖然他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嚴重的結果,他依舊必須負起責任,因為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他逾越了那條界線。
在這起事件中,Ingram 只是聽從教練 Chaney 指令的球員,他的錯誤就像那兩個犯案的軍人一樣,不該將上級的指令放在所有規範之上,軍人最重要的是保衛手無寸鐵的同胞,籃球員最重要的是遵守運動精神。但某個層面來說他是無辜的,Chaney 以前最痛恨別人在球員身上貼上標籤,但這次他的舉動卻不免讓 Ingram 被掛上暴徒的名號。
骨折的 Bryant 當然是最無辜的。大四的他是 Saint Joseph’s 大學固定上場的主力之一,他也絕對想幫球隊進軍季後賽,但 Bryant 的大學運動生涯卻因這起事件而提早結束。
整個事件最大的缺失在於處理的不明快,以致事件效應如滾雪球般越演越烈。Chaney 一開始只禁賽自己一場,應該是因為在球季尾聲的激烈時刻,他不能輕易離開戰線,但聯盟與校方不能放任 Chaney 自行決定,等到眾怒難犯後才亡羊補牢。而 Chaney 雖然現在已道了歉,並且解釋他對 Ingram 下達的指令是「用更肢體化的犯規來吸引裁判注意」,沒想到造成這麼嚴重的運動傷害,最後並宣布自己全部禁賽,卻已經平息不了閒言閒語,有人甚至認為他可能季後會被迫離去已經堅守三十年的天普大學。
我還是很尊敬 Chaney 過去對大學籃壇的貢獻,但也認為 Chaney 必須為這次事件負起責任,希望 Chaney 以後能改正錯誤,畢竟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球員學習的對象。
有時候,改變是必須的。隨著時代的變遷,老教練也必須調適自己的心態與作法。
像 Bob Knight 在德州理工重起爐灶,跟球員的關係已經不像過去印大時期那麼緊繃,在場上也給予球員更多自由。以前 Bob Knight 的 Motion Offense 特別強調「掩護」的概念,製造球員的空檔跳投,但本季由於球隊有許多擅長進攻籃框的運動力好手,他改而增加動態進攻裡「切入」元素的比例。如今正邁向他在德州理工的第四個二十勝球季,剛拿下生涯八百五十勝的他正穩健接近北卡傳奇退休教頭 Dean Smith 的最多生涯勝場數。許多球評都認為 Bob Knight 目前的執教成就,雖然沒有印大時期的輝煌,卻更圓融成熟。
教練也不是只有軍人的風格才能成功,通往羅馬的道路不只一條。今年名人堂提名的兩個老教練就是最好的例子:雪城的 Jim Boeheim 與康大的 Jim Calhoun,兩人最近分別拿下生涯七百勝,也剛好是近兩年的全美冠軍教練。Jim Boeheim 輕鬆幽默、給球員很大的自由﹔康大的 Jim Calhoun 較為嚴格、容易激動,但他們都深受球員愛戴,也都是抗癌勇者,球員在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只是球技與觀念,還有人生態度。
贏球固然重要,但用什麼方式贏球更為重要。
一場球賽最重要的絕對不是冷冰冰的比分數字,而是在這背後暖烘烘的熱血、心力與運動家精神。
即使輸贏壓力讓人不自覺泥沼深陷,也必須把持住原則,如果聽從魔鬼耳語而採用激烈危險的手段,一旦造成傷害就後悔莫及。球賽有如人生,真正重要的就是這種難以言喻的東西,非關勝負卻又關係成敗。就像燈火闌珊處你回顧過往的路程,就像夜深人靜時你凝視鏡中的自己。
台長 : conan
--
FROM 61.14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