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孤陋寡闻,不知道“天王山”这个词最早是哪里来的,什么意思,只知道通常用来形
容七局四胜制的棒球比赛中最关键的一场对决,这一般会是第五场。只要不是直落四,第
五场的胜负通常会决定整个系列赛的走势,所以为了全力拿下,球队一般都会让最好的投
手主投第一,第五场,而不是第一,第四场或第二,第六场,推而广之到了CBA总决赛5局
3胜制篮球比赛中,第四场无疑是最要命的一场。
2:1的总分,多年来主场胜率全国最高的宁波主场,图穷匕现的局势,背城死守作困兽之
斗的八一军团,难免“近冠情更怯”的宏远众将,还有无招胜有招的灰衣法官……要把这
些都考虑齐全并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肯怕连“银河”巨型计算机也搞不定。所以只好一切
从简。那些人力因素无法左右的东西就不讨论了。
决胜负的关键,我看还是在内线,得内线者得天下,那些被南韩三分疯子欺骗的人该醒觉
了。亚洲锦标赛上如果南韩的16个前场篮板里中国队能拿下一半,比赛早就进入垃圾时间
了。
首先我们先进行两队内线静态比较,各媒体总是人云亦云地说广东在内线有身高优势,完
全是真实谎言。
宏远先发:积臣204cm(这是来自亚洲篮球网的数据,是结合他10年职业生涯的调查,国内
官方的206cm的数据是灌水的),杜锋202cm(现在的官方数据207简直幽默,有这个身高早
就去NBA打小前锋了),替补:易建联212cm,陈大伟204cm,张博雨201cm。
其中易建联虽然是有一定上场时间的替补,但单薄的身体使他并没有完全发挥身高优势,
在内线的作用远远不如204的积臣,身体对抗中也无法从208左右的莫科,李可身上占便宜
。而陈大伟,张博雨基本还属于战力之外,宏远在内线只有3个可用之兵,缺少任何一个,
内线战斗力都受到沉重打击。
积臣打了10年职业篮球,和宏远的合作也有4年,杜锋的职业经验有5年,其中4年是正选,
易建联2年。
八一先发:莫科208cm(王治郅接受采访时说莫科身高6-11,也就是210,不知哪个正确?
我还是倾向于208),李可207cm,替补:吴谦205cm,胡克208cm(我现场看过他和易建联
搭档比赛,觉得他应该不止208cm),陈可204cm(一般打小前锋,有时支援大前锋)
如果不考虑临时转职攻内线的李楠(198cm,八一唯一能在内线单打得分的人),八一的内
线平均高度大概比宏远高4,5公分,而且他们的替补和主力相差实力不大,对战术配合的
理解也差不多,车轮上阵不会对球队伤害太大。
莫科职业经验5年,李可4年,吴谦1年,胡克2年,陈可4年,但这些人的职业生涯多半都在
替补席度过的,只有莫科打过2年正选。
综上所述,八一在身高、吨位、轮替深度上占优势,宏远在内线技巧、机动力、爆发力、
比赛经验上占优势,双方各有千秋,关键在于教练设计的战术和临场的发挥。
第一战,八一用游走在犯规边缘的凶狠肉搏防守压制了性格急噪的积臣和身体单薄且形同
梦游的杜锋,同时在攻防两端占据篮板优势,使得宏远的每次进攻、每次得分都异常艰苦
,而且控制不到后场篮板,八一的motion进攻则比较流畅,外线的四处开花,是建立在内
线球员正确的走位掩护和流畅传球基础上的。
第二战,宏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仍然以内线为主攻方向,利用八一内线最强壮的
莫科缺席的时机硬吃李可、胡克,大量制造犯规,使得八一逐渐不敢坚持肉搏式防守,同
时调整了防守站位,从而更好控制后场篮板,相反八一在进攻中第一不敢向宏远内线发起
挑战,第二内线球员的传接球质量不敢恭维,使得外线球员变得孤苦宁仃,体能耗费加倍
。到了下半场终于坚持不住,一路输到天黑。
第三战,宏远充分发挥机动性的特长,内线打得很活泼。八一全体内线球员集体失魂,防
守站位呆板被对手予取予求,篮板没有积极性抢,进攻时的传球线路完全不对劲,从第一
节第一次暂停开始一溃千里,简直匪夷所思。
从三战的过程来看,并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是外线投射命中率,甚至是三分投射命中率决
定了比赛的胜负,而是内线的争斗,篮板的争夺主导了比赛,内线占据优势,就会使对手
防守体系紊乱,外线才有空挡跳投或切入的机会,而有了稳固篮板,你攻防时的心就定了
很多。
接下去的第四场,回到有灰衣法官庇佑的主场,八一肯定还是坚守凶狠肢体防守甚至发扬
光大,而尝到强攻内线甜头的宏远也不会畏惧灰色而主动放弃,所以篮下又将是一场针尖
对麦芒的肉搏大战,将极大地考验全国球迷的神经和良知(强烈建议13岁以下儿童禁止观
看)。在这种情势下,谁能在勇猛中带着冷静,在肉搏中保持思考,谁就能活下来。
宏远内线球员的单打能力是没问题的,即使是易建联,一对一时也不落下风,但他们有时
候过分迷信单打,以至于陷入包夹后无力应对失误连连。无法突破包夹、传球没目的、球
的流动差、内外脱节,这是从去年到今年宏远输给八一几场球的原因。而八一正好相反,
他们没有一个内线球员有切切实实单打拿分的能力,只能靠团队配合和大量走位、掩护、
传球跑出空间来,投中距离或走空门,一旦中距离不准或者传球不精,也就完蛋了。比赛
的焦点应该是双方如何破坏掉对方的传球和走位套路吧,谁能在第二节,第三节的拉锯战
中守到对手发毛手冷,同时自己打出一些进攻(甭管是搏犯规罚球也好投篮也好扣篮也好
),谁就会赢。
我们已经看到了,朱方雨和李楠,这两个目前国内最好的三分手因为互相执卓地防守,三
分投射基本施展不开,相反倒是往里边打拿到不少分,这似乎证明一件事情,在认认真真
的防守体系下,三分球只能作为进攻的调味料,做不得主菜,当然,调味料也有他的价值
,如果八一的外线继续疲软,只会让宏远更放心地屯兵内线防守,反过来也是一样,可惜
现在八一在外线只有李楠和张劲松两个稳定的投篮点,莫科或陈可拉出来投对球队的伤害
更大(没有人抢篮板会被打快攻),所以八一现在的调整余地已经很小了。而宏远除了朱
方雨杜锋还有好几个外线,象前两场几乎没上场的宋希第三场也突施了几发冷箭,李群的
三分手感更不逊朱方雨,王士鹏的外线基本有4成命中率,这让宏远在设计打法时多了好多
种选择。在外线方面,我预感第四场八一出手次数和投中数会比较多,但命中率还是不过
4成,相反,宏远大概是不是绝好机会不会出手的。
最后,如果万一比赛又如第一场一样演变成拉锯的话(我觉得真的很大可能),鉴于第四
战的双方犯规数量绝不会少,很可能双方将在罚球线上决定胜负,第一场积臣罚球完全失
去准星,李群关键时刻2罚1中,让八一终场前1分钟领跑4分,后来的二三战,积臣罚球大
有长进,甚至一直罚球弱项的易建联罚得也不错。感觉宏远罚球是越来越好了,调整好呼
吸,把球罚进去吧。
--
FROM 218.1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