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之翼(上):小小少年 板凳崽
夢到最終
幻想成真
起飛之時
贈我飛翼
這是我的一位好友dreamwing,寫在他的網站首頁的話,用來形容剛剛展開美好職業
生涯的少年易建聯,再貼切不過了。
80年代末,中國大陸借改革開放的春風煥發勃勃生機,無數好奇的目光投射到遠隔重
洋,卻了解甚微的美利堅。大陸的媒體還沒有出現NBA這個縮寫,偶爾從電視上看到
一些美國職業籃球賽的片斷,也無法把NBA球隊和哈林籃球隊區別開來。彼岸的關注
在悄悄進行著:1987年,中國國家隊主力中鋒宋濤在NBA選秀大會第六輪被亞特蘭大
老鷹隊選中,並簽約一年。天意弄人,宋濤在報到前的國家隊訓練中髕骨粉碎性骨折
,和NBA擦肩而過。這一別,中國人要再等了13年才能圓NBA之夢。
同年10月27日,易建聯出生在廣東鶴山一戶普通郵政職工之家。1989年,又隨工作調
動的父母來到新興移民城市深圳。誰能想到,這個土生土長的廣東孩子,會成為21世
紀中國籃壇的奇跡。
易建聯的父親易景流身高1米91,母親麥美玲身高1米72,以前都受過手球專業訓練,
在廣東人中算是很高大了,但他們卻並不希望兒子也走他們的老路,而是希望阿聯在
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靠讀書出人頭地。小學畢業以前的阿聯,和一般時尚活躍的深
圳“新新人類”沒什麼區別,帥氣,時髦,最愛看卡通片和玩遊戲。當然,他喜歡看
籃球,場場不落,無論是電視裏的NBA比賽還是父親代表單位參加的業餘比賽,喜歡
在假期裏為父親吶喊助威,也崇拜馬刺隊的鄧肯。他喜歡打籃球,能在小學的校隊裏
打兩下子,那只是大夥搶球來投投籃,雖然水平都很爛,也玩得很開心。
1999年夏天,最熱鬧的是令無數少年熱血澎湃的街頭籃球賽。個頭竄到1米94的阿聯
和伙伴們報名參加了一項賽事,誰知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可一位一直在場邊細細觀察
的業餘體校教練,卻如獲至寶,因為他看到了一個運動神經出眾,靈氣逼人的孩子。
沒錯了,天才就在這裏,就在這個孩子的身上。只是看誰第一個把他發掘出來而已。
這位堪稱伯樂的戴憶新教練先是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阿聯的父母讓阿聯參加體校訓
練,又和宏遠俱樂部負責青訓的教練聯繫,為阿聯專門設計系統訓練方案,阿聯的身
高和球技都無法控制般突飛猛進。2000年10月,年僅13歲,身高已達2米02的易建聯
被大名鼎鼎的廣東宏遠俱樂部選入,成為二線隊中一員,隨後又多次被調入國家青年
隊集訓,在掌握了基本功之後,他就變得越發可怕,不但外線的投籃,運球熟練多樣
,而且隨著身高在增長,內線的對抗也日趨強悍。
2002年是易建聯開始為世人所知的一年,首先是德國曼海姆為美國以外U-18選手舉
行的訓練營,他毫無懼色地對抗年齡平均比他大3歲的各國才俊,平均下來有15分,
6籃板和2封蓋的優異成績。
然後是於北京體育大學舉行的ABCD中國區訓練營,在這裏有來自大陸各地的50名頂尖
青年高手,其中不乏已經參加CBA職業聯賽甚至打上主力的職業球員。身高1米90,號
稱中國未來第一雙能衛的遼寧盼盼俱樂部、國家青年隊主力控球張慶鵬更是其中翹楚
,其他如內外兼打,身高2米06,來自八一火箭的全能型前鋒胡克,勇猛敢扣的天津
趙宏翔,三分精準的浙江羅智等都各懷絕技,其中自然也包括易建聯和他的同鄉好友
,同屬廣東宏遠青年隊,身高2米03,擅長遠投,走位飄忽的陳大偉。
這堪稱是中國籃球黃金一代的大比拼,也許未來十年中國籃球的根基都在於此,在一
周的高強度訓練比賽中,身高已長到2米09的易建聯脫穎而出。最後一天的扣籃大賽
,他第二扣以一記三百六十度轉體單手扣籃技驚四座,但第一扣並不完美,最後與趙
宏翔,陳大偉和河南青年隊的王磊並分享扣籃冠軍。
而後的紅白明星對抗賽,更是幾乎成了張慶鵬和易建聯的表演賽,雖然張慶鵬彪悍地
外投內突,也比不上易建聯內線一手遮天,頻頻暴扣,最後易建聯所在的紅隊以81:
75險勝,二人也雙雙獲選MVP得到赴美參加ABCD訓練營的資格。
2002年7月,ABCD訓練營在新澤西開營,因為腰傷困擾,張慶鵬無法赴美訓練,而歐
洲不知何故不參加本次訓練營,所以易建聯就成為了246名參訓球員中,惟一來自美
國本土之外的球員。
自從踏上赴美的飛機開始,阿聯就時常被熱情的美國球迷誤認為剛剛獲選狀元的姚明
。在公開資料中,他是16歲,6-11,220磅,其實真實年齡只有14歲半。面對全美少
年才俊咄咄逼人的打法,心態異常放鬆的他反而越打越好,平均每場搶下5?2個籃板
,高居參加訓練營榜首。此外,每場有1次蓋帽排在第二位、得6?7分排第五位、搶斷
0?3次排第八位。他的綜合得分是12?8,排位第5,最終入選全明星陣容,並在全明星
賽中9投4中,拿下8分5籃板。
美國球探為易建聯比賽中展現的速度,靈巧和球感而折服,ESPN為中國繼王治郅、姚
明、唐正東(現江蘇南鋼隊主力中鋒,2001年參加ABCD訓練營)後又出現一位天才長
人而吃驚,以“Yi no Yao, but ABCD has Chinese flavor”為題專文報導。而nbadraft
.net把易建聯列為未來國際球星(International“The Future”)的第七位,在basketballboards
.net討論區的選秀板塊,易建聯的名字也被各國球迷一再提起,甚至有的美國球迷孜
孜不倦地在網上搜尋他在大陸參加比賽的信息──可惜,痴情球迷的努力無功而返,
因為,易建聯並沒有參加過一場正式成年比賽,他之前唯一的正式比賽經歷來自2002
年上半年舉行的全國青年聯賽,而那時的他,在場上根本不突出。
不過很快,阿聯的名字就震驚了整個亞洲籃壇,這就是12月16日至26日舉行的亞洲青
年錦標賽(U─18)。
參加亞青賽的大陸代表隊主教練為著名前國手張勇軍,隊員名單:唐正東、易建聯、
陳臣、楊力、胡克、孟達、宋亮、張繼興、劉宏翔、曹振華、王磊、韓磊,雖然全能
後衛張慶鵬因傷未能出戰,但有早已名聲在外的大型中鋒唐正東壓陣。
本屆亞青賽競爭異常激烈,西亞勢力進步迅猛,各隊都出現了不少資質優異的長人,
吸引眾多球探的目光。中青隊在小組賽中就曾陰溝翻船敗給日本隊,一分勝伊朗小組
出線已經險過剃頭,半決賽又遭遇韓國的強力挑戰。面對對手快速銳利的鋒線,張勇
軍果斷調度,冷凍唐正東,使用兼具高度和速度的易建聯和胡克組合,收到奇效,易
建聯上半場就拿下26分,全場砍下30分,胡克也拿下23分,102比90,兩人聯手破韓
成功。決賽中成為東西亞雙塔大對決:伊朗擁有兩名身高達2?21米和2?18米的小巨人
,其中年僅17歲的Hamed Ehadadi已經入選國家隊,但“東風壓倒西風”,唐正東和
易建聯組成的雙塔更勝一籌,唐正東獨得30分,81:70,中青隊事隔3年重奪亞洲青
年冠軍。
2002年12月27日,捧著鮮花和獎杯的中青小將們剛走下班機步入北京機場,就受到無
數記者追捧,其中名聲鵲起的易建聯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帶著羞澀微笑和淡然的自信,操著濃濃的廣東口音,阿聯面對鏡頭發出宣告:“CBA
,我來了”
本篇參考了《體壇周報》的專欄文章
http://sports.sina.com.cn/k/2002-08-09/1120297548.shtml
ESPN的文章
http://espn.go.com/recruiting/s/2002/0709/1403721.html ==
板凳崽是大陸籃球論壇中頗具文名的一名網友,以往也曾在圓球城市的市民開講單元
中投過稿。經過聯繫和同意,圓球城市決定和擁有個人網站的板凳崽不定期交換專欄
。
--
FROM 166.1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