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9日晚,東莞市體育館
CBA聯賽第7輪,這是2002年最後一場比賽,廣東宏遠主場迎戰吉林一汽,“華南虎”
與“東北虎”的雙雄會。但廣東宏遠顯然更勝一籌,憑借全場壓逼防守和多變快速的
進攻把吉林一汽打傻了,前兩節就領先66:42,下半場早早成為垃圾時間。
第四節開始不久,觀眾的目光突然漸漸離開略顯乏味的比賽,投向宏遠替補席,一些
資深球迷指指點點:“那個高個細佬(小孩)是易建聯啦,在熱身了哦!”
沒錯,這個兩天前才從卡塔爾亞青賽場凱旋歸來的少年已在籃球之鄉東莞擁有極高的
人氣,他只是除去厚重的外套開始稍稍活動就引發了寂靜已久的觀眾席上一陣騷動。
宏遠叫了暫停,阿聯已經脫掉了長褲和套頭運動衫,露出白色的9號球衣,站在人堆
裏專心凝聽主帥李春江的布置,旁邊的隊長李群也不停地向他說些什麼。觀眾席上騷
動更甚,有的人還起身鼓掌、歡呼起來:“易建聯,上場!易建聯,加油!”
暫停時間到,廣播器傳出標準女高音:“廣東宏遠隊請求換人,9號易建聯替下5號張
博雨。”體育館裏響起暴風驟雨的掌聲,易建聯似乎有點不自然地走入本方防守的籃
下,頭還像搗蒜般點個不停,想必是眾位大哥還對小弟不放心在耳提面命吧。
吉林進攻,投球不中,易建聯輕捷地躍起,搶下職業聯賽中第一個籃板,場內歡呼聲
經久不息,仿佛宏遠已贏得總冠軍般。接下去的比賽仿佛那句歌詞“我的眼裏只有你
”,阿聯的一舉一動牽動全場的目光,每次失誤和投籃不中都引發嘆息,而籃下打板
入框的那球簡直讓體育館要塌了(東莞市體育館的確有點年久失修……)。
9分鐘,2分3籃板,這就是阿聯“雷聲大雨點小”的處女秀,而接下去的第8輪,阿聯
結結實實當整場板凳,坐看宏遠大破遼寧。第9輪,客場對陣上海東方,在開場前上
海東方為姚明舉行15號球衣退役儀式,而客隊替補席上坐著旭日東升的易建聯,仿佛
有點世代交替的意味。這位“希望之星”在垃圾時間打了7分鐘得到10分。但這並不
意味什麼,力爭常規賽冠軍的宏遠,的確還輪不出多少放易建聯玩的時間。
經過兩個賽季的生聚教養,廣東宏遠先發陣容讓任何一隊都眼紅不已:中鋒積臣(Jason
Dixon,30歲,204cm,95年畢業於Liberty University(USA─BSC) )雖然身高和
噸位不突出,但技術全面,攻守平衡,平均每場有24分13板,在98-99賽季就曾加盟
宏遠,完全融入宏遠快速多變打法,抓下籃板後的棒球長傳更是快攻的助推器。前鋒
線是杜峰和朱芳雨這對銳利無比的南粵雙子星(本臺曾有專文介紹),本賽季平均每
場聯手砍下45分,2分球命中率均高達6成以上。後衛線上隊長李群是全隊當仁不讓的
核心,無論助攻、切入還是防守都有一流水準,更有4成3的三分命中率。而得分後衛
宋希與李群搭檔5載,是快攻的最佳終結者和空檔跳投幾無失手的綠葉型球員。這樣
的先發五人締造了第2輪以來的13連勝,雄踞積分榜首,而替補們只有看的份,第六
人王仕鵬(20歲,198cm,SF/SG)也只有10分鐘左右上場時間。
第15輪客場在山東,積臣和朱芳雨都打滿全場,杜峰和李群的出場時間也達到驚人的
47和46分鐘,宋希40分鐘,宏遠下半場反勝為敗。先發球員的筋疲力盡,身體機能下
降更是有目共睹。這場敗績使主帥的思路有所改變:爭總冠軍,用5個人的力量遠遠
不夠,要用新人用替補,就要大膽不怕失敗,否則到了季後賽才發現無人可用,就太
晚了。
接下去的第16輪主場對江蘇,宏遠使用10人輪替,易建聯獲得破紀錄的30分鐘上場時
間,並在籃下完全壓制年長2歲的國青隊友唐正東,使其一分未得,自己獨得15分並
有4次搶斷2次蓋帽,看得觀眾如醉如痴。阿聯對抗國內頂級中鋒的成功,堅定了球隊
對他的使用,也避免內線球員積臣、杜峰的過渡消耗。
以後的比賽,廣東宏遠逐步形成固定的8人輪替:新簽外援拉龍(Profit Laron,25
歲,196cm,99年畢業於Maryland,曾入選ACC新人陣容,三次入選ACC第三隊,曾在
Washington Wizards效力)因運動能力優異,能打1-3號位置而進佔第六人之位,王
仕鵬以替補常陷入犯規麻煩的朱芳雨為主,而易建聯則升任中鋒/大前鋒位置的第一
替補。
身為宏遠第一高度,喜歡打大前鋒的易建聯在場上更多出任中鋒的角色,在進攻中,
他常常第一時間在低位落位,要球,可以看出他很喜歡背籃單打而且頗有信心。但因
為身體單薄,常被對手頂得太靠外,隊友不太敢把球直接交給他放他單打,所以在底
線附近砍中距離和接隊友切入吸引中鋒補防後的傳球直接灌籃,是目前他得分的主要
方式。也就是說,他現在缺乏獨立持球取分的能力,還需要隊友刻意給他創造機會。
易建聯的中距離穩定性不行,命中率起伏很大,相應的罰球也不穩,按他自己的話說
:“罰球是我的弱項”。投籃的準確度需要大量練習千錘百煉才能形成定型,對於只
正式練籃球三年的阿聯來說,不能指望一步登天。但他的動作很標準,手感非常柔和
,再加上手掌大而靈活,相信經過長期練習會成為很好的跳投手。近似小前鋒的身手
,可以輕鬆作出背後、轉身運球等動作,速度,反應速度和縱跳都令人吃驚,例如在
跑快攻或退守時,他竟然能追上1米90左右的小個後衛,隔人扣籃更是家常便飯。當
他得到低位單打機會時也決不手軟,晃動後轉身切入打板入框舉重若輕,偶爾也露一
手半轉身的小鉤手。給我感覺是他各種進攻手段都有掌握,只是受限於身體條件和運
用的熟練程度。
防守方面,他以速度和敏捷能作出許多抄截,配合後衛球員做有球隊員的包夾也是拿
手好戲,高高躍起的封蓋更頗具威脅,但在經驗上太嫩了,輕易就被晃過或造犯規,
可以說是一個“犯規大王”。搶籃板時雖然常常因經驗不足力量不夠而卡不住身位,
但他高高躍起後好像能在空中停那麼一下,手抻長一截似的,在對手的手指尖上把皮
球摘下來,對球的保護動作也很積極,所以每次出場都能摘下大量籃板,前場籃板尤
其多。
除了實戰經驗外,易建聯最需要提高的應該是力量,尤其是手臂力量,這小孩大概從
來沒做過重量訓練(好像有種說法是16歲前做重訓會影響身體發育,所以一般不安排
很有希望長高的小孩做重訓),隨便哪個球員似乎都可以在力量上勝過他,本賽季我
看到至少10次搶籃板時他已經單手抓住球,但對手硬生生把球按下來搶走。最誇張一
次是客場對遼寧,易建聯抓下一個前場籃板,而且做足護球動作,遼寧的前國家隊主
控後衛李曉勇突然從下邊竄出來也抓住球,易建聯死死抱住球不放,竟被身高僅185cm
的李曉勇硬生在地上拉了兩米多,最後李曉勇把球搶走揚長而去,急得宏遠主帥李春
江在場邊大跳腳罵裁判不公。
從“姚明第二”到“中國的KG”,對於不滿16歲的易建聯,媒體的溢美之詞似乎有點
無的放矢──誰都知道姚明和KG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把他當成奇跡,可我們在球場上
觀察他的機會少之又少。但是即使是短暫的“垃圾時間”,他那種渾然天成的球感,
淡然冷靜的氣質,甚至失誤後一臉的無辜都吸引了千萬目光。有人說他是CBA聯賽誕
生以來,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板凳球員,此言不虛。
(附常規賽易建聯數據統計GAME─BY─GAME,未上場的場次不計)
MIN FGM-A 3PM-A FTM-A OFF REB AST STL BLK TO PF PTS
9'3 1/3 0/0 0/0 1 3 0 0 0 2 1 2 (第7輪主場,吉林)
7'43 3/6 0/0 4/4 0 1 1 0 0 1 1 10(第9輪客場,上海)
11'5 1/4 0/0 0/2 1 3 0 0 1 0 0 2 (第13輪主場,北京首鋼)
7'56 0/1 0/0 0/0 0 2 0 0 0 0 2 0 (第14輪主場,北京奧神)
30'4 6/14 0/0 3/4 3 4 0 4 2 1 2 15(第16輪主場,江蘇)
23'8 3/8 0/1 7/10 5 6 1 0 0 1 4 13(第17輪客場,香港)
12'47 4/8 0/0 0/0 3 5 0 0 2 0 0 8 (第18輪主場,八一)
12'0 1/2 0/0 2/8 0 1 0 0 0 0 1 4 (第19輪主場,浙江)
13'5 1/1 0/0 0/0 1 5 0 1 2 0 2 2 (第20輪客場,吉林)
8'20 1/1 0/0 0/0 0 1 0 2 0 2 3 2 (第21輪客場,遼寧)
10'30 4/4 0/0 3/3 2 4 1 0 0 0 2 11(第22輪主場,上海)
20'43 1/4 0/0 1/4 3 7 1 2 1 0 5 3 (第23輪主場,新浪獅)
9'38 3/3 0/0 0/1 0 3 0 1 0 1 1 6 (第24輪客場,陝西)
10'14 4/4 0/0 5/8 1 4 0 0 0 0 3 13(第26輪客場,北京首鋼)
==
板凳崽是大陸籃球論壇中頗具文名的一名網友,以往也曾在圓球城市的市民開講單元
中投過稿。經過聯繫和同意,圓球城市決定和擁有個人網站的板凳崽不定期交換專欄
。
他的email是wangzw009@163.com,各位可以直接與他聯絡;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至
下列網址閱讀他的文章。
http://bench15.126.com/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matthaus/index.html
--
FROM 166.1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