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Here they come again。
最近五年的冠軍隊又要對打了。same old,same old。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歐瑞(Robert Horry)這次穿的球衣不同了。而且歐瑞在第一輪對灰熊的比賽中大開殺戒,成為板凳第一暴徒。well,你知道,季後賽嘛。
兩隊今年交手四場。湖人在前三場取勝,儘管有一場馬刺並沒有排上鄧肯(Tim Duncan)和帕克(Tony Parker),而馬刺在第四度交手時終止了湖人當時的十一連勝,那場的湖人先發陣容和前三場最大的不同點,在小前鋒從喬治(Devean George)換成福克斯(Rick Fox)。
湖人在那四場球,平均每場48個籃板。馬刺每場則為 44.5 籃板。但是扣掉第一場因為沒有鄧肯的緣故,那剩下的三場則為馬刺每場 43.6 個籃板,湖人則只有 42 個。馬刺在其中兩場取得籃板優勢。而馬刺在 82 場例行賽,平均每場要比對手多四個籃板。不過在執行防守方面,湖人並不遜色,例行賽湖人對手的平均命中率有四成四,但是馬刺在這四場比賽中,最高的一場命中率不過四成三二。而馬刺例行賽的對手命中率為四成零九,而湖人每次對上馬刺,都至少破四成二。
扣掉第一場不算,湖人每場 94 分。比馬刺的例行賽對手平均(84.3 分)要高出十分。馬刺每場則是攻下 89.3 分,比湖人例行賽的平均失分(94.3分)要少了五分。而在失誤方面,湖人也在兩場中優於馬刺。但是,馬刺在季後賽有一個新武器,就是換了一個新的歐瑞....
看完簡單的基本比較,我們還是回到公事的球員介紹。
控球後衛:裴頓(Gary Payton)vs帕克
裴頓在上一輪表現蹩腳,與球隊的融合也不佳。這一輪是他重振雄風的好機會,他今年四次對上馬刺,鏘鏘,平均每場 17.5 分,助攻跟籃板每場都超過五,並且!!四場打下來的命中率六成一四!帕克是個攻優於守的球員,裴頓必須要讓帕克在防守時吃到苦頭,才能克制住他在進攻時的氣勢。這個點必須要在攻守上都給馬刺重大的麻煩,才有機會替湖人帶來勝利。裴頓的速度似乎不若以往,這一點上,因為替補的費雪(Derek Fisher)同樣守不住帕克,湖人甚至會考慮改調 Kobe 來對帕克嚴加看管。
而帕克呢?他對上湖人也同樣表現出色,每場 19.7 分,比他今年的平均得分多了五分之多,這個點同時也是馬刺能不能打敗湖人的關鍵,帕克的節奏奇特,並且速度飛快,外線與切入都有破壞力,他和吉諾貝利(Manu Ginobili)兩人是打敗湖人的兩把利刃。一定要有所發揮,帕克和吉諾貝利同時也是馬刺在半場陣地戰之外,重要的改變節奏與搶分武器。如果他倆能利用個人的運動力在切、投上面都有所發揮,馬刺將會好打很多。但是如果守不住裴頓,或是讓裴頓和湖人其餘球員連成一氣,馬刺將會遭遇困境。
帕克的替補是哈特(Jason Hart),正常狀況下,偶爾可收奇襲之效。湖人的費雪在季後賽的投射表現比例行賽好上太多,如果費雪能成功的扮演長程砲火的角色,將能給湖人帶來很大的幫助。
控球後衛這個位置,可能就是這兩隊決戰的關鍵所在,必須要在半場系統戰之外,適時的發動有效的快攻,以及相對的快速或切傳取分來破壞對手的陣勢,同時扮演好重要的得分角色。如果說裴頓和帕克掌握了這次的勝負也並不為過。
得分後衛:Kobe vs 包溫(Bruce Bowen)
Kobe 今年狀況頻傳已經不是新聞,但他厲害的地方在於,即使他一場球打爛了 45 分鐘,他還是能在另外那三分鐘裡面作掉對手。不信去問問火箭。要想讓他不得分是不可能的,唯一能作的就是讓他作不好的出手選擇,刻意挑戰他,讓他覺得一定要一對一的作掉他的防守者,讓他和球隊的攻勢運作脫鉤,設法讓他把焦點從球賽的勝負轉移到一對一的意氣之爭,那對他的防守就算是成功了大半。
包溫除了作為 Kobe 的防守專家登場之外,馬刺也需要他的襲擊三分球,他今年對湖人每場拿九分,就是因為鄧肯被包夾下的產物。他能多拿幾分,馬刺就多賺幾分。他的三分外線算是相當可依賴。例行賽有三成六的命中率。
Kobe 的替補洛許(Kareem Rush)在第一輪中表現不俗,提供迅速的三分球火力。不過他還年輕,狀況起伏大,同時有時會過於自信,有時又過於膽怯,這一輪為了因應馬刺比較強大的前場,他的上場時機或許會受到影響。
而前面提過的吉諾貝利,今年對上湖人時,每場可拿 17.8 分,三分球命中率高達四成七。他是馬刺板凳上最為依賴的球員,身手俐落且油條,切傳都有威力,左撇子的他更讓對手增加防守難度。他和帕克兩人掌握了馬刺能不能控制節奏讓湖人顧此失彼的關鍵。而湖人一直找不到一個適合的人選來對付他。喬治可能是一個可以考慮的人選,同時,他的外線和快速得分能力也和馬刺的團隊攻勢息息相關,如果他打不出來,馬刺將只是一支單純打禁區配合外線跳投的球隊,那樣的馬刺不能算是很強。而如果裴頓一直被派去看守帕克的話,那麼 Kobe 得趕快拿出他在第一輪守死莫布里(Cuttino Mobley)的身手。
小前鋒:喬治 vs 特克魯(Hedo Turkoglu)
失去攻擊慾望和攻擊能力的福克斯應該會繼續擔任替補,儘管他的身材比較適於對付特克魯,但福克斯目前無法配合團隊的進攻需要。喬治今年對上馬刺時,正好都是在他今年的高潮期,打起來虎虎生風,每場拿 11 分不說,命中率高達五成六,三分球更高達六成!如果他能繼續有這樣的信心與身手,將可有效的讓三角進攻發揮威力,在場上達成五點進攻的平衡攻勢,也會使馬刺進退失據。他的身材條件讓他可以做到不錯的貼身防守,這對基本動作比較不好的特克魯來說正好可以派上用場。當然,問題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今天上場的喬治是哪一個喬治。
特克魯轉調先發之後,表現相當優異,每場拿 11 分,但在對湖人的比賽中,每場只有不到七分,並且沒有發揮他六呎九吋的身高優勢。今年特克魯的三分球相當準,例行賽破四成,對湖人更破五成。如果他不能切入或靈活走位,那麼至少還可以投投三分球。但若他表現積極,其實湖人就缺乏能適當調去應付他的球員。當然,他不可能是馬刺的前幾出手選擇,但必需要擔負起他的責任。在這一點上,他和喬治在彼此球隊中的定位相當,誰的表現優異,當然也讓該隊勝算更增一籌。
湖人的替補小前鋒應該是福克斯,目前只能把他當作防守專家來用,而他目前甚至還沒有包溫的攻擊力。在這個考量下,湖人或許可以考慮改用上羅素(Bryon Russell)或華頓(Luke Walton),不過羅素已經很久得不到教練團的信賴與上場時間,而華頓不管能偶爾帶給球迷多亮眼的表現,他終究是個新人。在這一點上,湖人最可能作的調度還是把 Kobe 調來打小前鋒,同時讓洛許或費雪上來和裴頓搭配。
馬刺則不同,他們可以適時換上歐瑞。歐瑞在第一輪對灰熊的比賽中大開殺戒,每場 11 分不說,命中率(包含三分球命中率)都破六成。並且他是個非常優異的團隊防守球員,又有聰明的頭腦和走位能力。如果把他換上場,馬刺可以適情況擺上三名身高超過六呎十吋的前場陣容,這會是個相當大的威脅,更別說歐瑞在關鍵時毫不手軟的投射能力。馬刺在這個點上擁有身高優勢,如何善加運用也是一個能有效製造湖人防守麻煩的地方。
大前鋒:馬龍(Karl Malone)vs 鄧肯。
馬龍在第一輪中拒絕輸球的強力演出,簡直可以讓他把名字裡的L字母去掉,改叫 Man-One,事實上,他在第一輪中的精彩演出也絕對證明他正是湖人的 the man,the one。他在今年對上馬刺的四場比賽中,平均每場超過 13 分、12 籃板。外帶五次助攻。表現非常全面,而他目前爐火純青的中距離投射和傳球能力,簡直像是專門為了三角進攻所特別設計打造的大前鋒一樣。目前他狀況極佳,同時,也是湖人自從 KO 連線以來,最具有個人單兵防守能力的大前鋒,當然,防守鄧肯跟對付姚明是兩回事,但是他縱橫球場 19 年的經驗,讓他不但防守內力精純,同時也能適時以柔勁消解對手的強攻硬打。湖人在這裡,應該會以他的單兵防守為主,搭配適時的包夾,來破壞鄧肯進攻的節奏感。要讓鄧肯不得分也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如何截斷鄧肯和團隊的節奏聯繫,會是一個重點。同時,馬龍優異的中距離功夫,也會是一個足以拉開馬刺防守,或給予馬刺持續重擊的武器。
鄧肯就不用多說了,在低位只要被佔到位置,絕對是輕鬆的轉身擦板兩分進算,同時他也能投射外線,強攻禁區,他進攻唯一的缺點就是在他的低位和中距離跳投區域之間的地帶,是他比較不知道如何開始進攻的區域,不過會讓他打到那裡去的機會不多。鄧肯也可轉打到中鋒去,把歐瑞跟特克魯拉上來打兩個前鋒的位置,同樣具有破壞力。如何迅速的識破湖人對他的防守策略及變換,會考驗鄧肯的籃球表現。不過,這也是必然的事情。
替補馬龍的大前鋒是梅維登柯(Slava Medvedenko),基本上他是個跳投球員,另外則利用速度爭搶進攻籃板。但他無法防守鄧肯,這讓馬龍的壓力大增。上一輪的凱托不是問題,但派梅維登柯去防守鄧肯則無疑是螳臂擋車。華頓可能也會分到幾分鐘。庫克(Brian Cook)被派上場打硬仗的可能性就不大。
馬刺除了歐瑞可以替補鄧肯之外,另外還有悍將羅斯(Malik Rose)可用,以往他是被派上來硬打湖人單薄大前鋒的替補好棋。但在馬龍來到之後,他的相對威力就降低許多。不過他還可以派去代打中鋒。但是在 Shaq 和馬龍坐陣的湖人禁區中,羅斯恐怕將失去以往的破壞力,他今年對上湖人的命中率只有兩成。
中鋒:Shaq vs 奈斯卓維奇(Rasho Nesterovic)
Shaq 這兩年的爆發力不如以往,在低位的轉身爆發力亦少見許多,這讓他在低位的破壞力降低,而區域防守的許可開始之後,更減低了他在低位進攻的威脅力。畢竟他身邊隨時都幾乎有兩人在,這讓他接球的機會也降低許多。不過,如果你以為這樣就可以以為 Shaq 不會帶來什麼威脅的話,那顯然是大錯特錯。Shaq 另一個需要加強的地方(喔不是罰球),則是他防守的意願和意志力,在對火箭決勝第五場的第三節,他的防守遠達三分線,能夠有效的阻擋 pick and roll 的啟動,而他在禁區的火鍋,則是阻止馬刺切入禁區的重要武器。他在這一系列戰之中,必需要從頭到尾都拿出防守的真本事,才能阻止馬刺比以往更多變化攻擊。至於進攻,那不會是什麼問題,唯一的問題(終於講到)就是罰球,如果他的罰球命中率繼續停在對他來說都不及格的三成,那湖人趁早打包回家放暑假比較快。
奈斯卓維奇絕對比不上退休的「海軍上將」羅賓森(David Robinson),但他至少得擔負起阻擋Shaq的第一道牆。否則,讓鄧肯去扛 Shaq 的話,不但消耗體力,更容易讓鄧肯陷入犯規麻煩。奈斯卓維奇今年例行賽平均每場犯規三次,對湖人平均犯規四點八次;羅斯例行賽每場平均犯規二點四次,對湖人每場要犯規四次。他得小心犯規麻煩,老長人威利斯(Kevin Willis)雖然還能動,但畢竟垂垂老矣,羅斯硬朗有餘,但身高就是先天吃虧太多的地方。如何減少無謂的犯規,並且減低 Shaq 進攻籃框的速度,是奈斯卓維奇的一大考驗,這是季後賽,不會有人對你手下留情。如果能偶爾進攻 Shaq 讓他分點心犯點無意義的規,則是奈斯卓維奇最能帶給馬刺的好處。
湖人在失去替補中鋒葛蘭特(Horace Grant)之後,就只能依賴 Shaq、馬龍及梅維登柯,長人陣容相當不足。馬刺在這一點上佔有優勢,如何至少讓馬龍或 Shaq 其中一人陷入犯規麻煩,可以說是如何輕鬆擊敗湖人的關鍵所在。
兩隊彼此都太過熟悉。湖人必須加強球的流動,馬刺則得靠雙衛打出難以預測的節奏和攻勢,不要落入單純的內傳鄧肯,外傳跳投的打法。除此之外,找出有效的阻止對方的策略,改變對手的習慣節奏,鞏固籃板,並且看哪一隊能先順利的增加快攻機會。雙方硬碰硬,看的還是戰略設定和臨場表現缺一不可。馬刺擁有可怕的主場優勢,但是湖人則可能擁有 Kobe 去科羅拉多出庭的「自我挑戰」優勢(爆),同時馬刺休息了比較久的時間,而且在第一輪其實並沒有遭遇什麼阻礙。雙方勝負難料。比實力,也比教練出奇制勝的功力。湖人會非常希望拿下第一勝。
--
修改:allwar FROM 202.113.19.*
FROM 202.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