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反复播放着同一个镜头,一个长相酷似威尔·史密斯的男人,穿着和威尔·史密斯一样的黑色衣服,一次三分线外的绝杀,然后这个人将右手高举,手掌弯成钩状,像一只优雅的天鹅一样傲立与奥本山宫殿球馆的一片死寂当中。 “又是他,罗伯特·霍利!”电视机前,白发苍苍、心脏脆弱的阿德里安颤颤巍巍地指着那个黑衣人,九年前的总决赛,同样是终场前5秒钟,身在火箭队的罗伯特·霍利一记超远程三分,不仅直接将奥兰多魔术队送进了地狱,也将电视机前的阿德里安直接送进了医院。九年过去了,已经移居底特律的阿德里安又看见了当年的恶魔,只不过,恶魔的战袍已经从血红变成了漆黑,但是手起刀落,冷酷无情依旧。
意外 “我没有布置这样的战术,这完全是一个意外。”波波维奇赛后的感言绝非故弄玄虚。加时赛终场之前9.4秒钟,93比95,波波维奇面色凝重地叫出了暂停。号称无坚不摧、永不沉没的马刺战舰,离致命的第三块礁石,仿佛只有咫尺的距离。和活塞队钢铁内线纠缠了整个晚上的邓肯已经在常规比赛的最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帕克?他的神经还没有进化到可以担当“关键先生”的程度。波波维奇想到的,只有阿根廷人。如果不是大本的封盖,如果不是邓肯鬼使神差般的补篮不中,如果……比赛本应该在48分钟内结束在吉诺比利的手中。那么多“如果”不可能同时出现第二次。所以,波波维奇决定再赌一次。 “马努,接球后直接从底线突破,遇到封堵就造犯规。蒂姆,一定要抢到前场篮板!”波波维奇大声吼着,球馆上空的大屏幕反复播放着邓肯在加时赛的失常表现,球迷们被鼓动着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叫喊声,完全淹没了现场的解说员胡比·布朗的声音。 “罗伯特·霍利,16分55秒得了18分,要小心这个人。” 波波维奇没有听见,但是,拉里·布朗也没有听见。2003-04赛季的最佳教练,再次证明了自己相比后辈们的睿智。发球。吉诺比利带球直冲普林斯,战术的前半段是成功的,
普林斯早就被证明根本防不住吉诺比利的突破,这次也不例外。然而,就在吉诺比利超过普
林斯半个身位的一瞬间,一个身穿6号战袍,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挡住了吉诺比利眼前的所有光明——拉希德·华莱士恰到好处的包夹,让吉诺比利只有死死地抱住球,时间过去了,一秒、两秒…… 波波维奇有些无奈地站在场边,他已经想好了新闻发布会上的说辞:“因为我关键时刻的战术失败导致正常比赛的失败,责任都在我。”然而下一个瞬间,他发现比他的神经先崩溃的是底特律人的防守。没有人去轮转!没有人去补拉希德留下的空位!霍利空了!底特律人永不松懈的神经在最后一刻出现了难以置信的失误。35岁、2.08米高、1996年绝杀了魔术,2000年绝杀了开拓者,2001年绝杀了国王的霍利,只需要像过去一样,接到身处重重包夹的队友的传球,调整呼吸,瞄准,出手。唰!奥本山宫殿,沦陷。救赎邓肯紧紧地抱着霍利,,尽管身高2.13米的他比霍利要高5公分,强壮程度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但是在20日晚上的那群在奥本山宫殿狂欢的圣安东尼奥人中,霍利是最高大的一个。 “谢谢罗伯特!”差点葬送了整场比赛的邓肯脸上还带着被救赎者的感恩,“我掉进了自己挖的黑洞中,还好罗伯特把我拉了上来。” “这太难以置信了!”波波维奇显然还没有从比赛紧张的情绪中缓解过来,记者拦住他请他多说两句,波波维奇一边摇着头,嘴里还是那一句:“太难以置信了!真难以置信!” “我本来想,“OK,我要准备好切入内线,”因为曼努(吉诺比利)本来要跟蒂姆(邓肯)打挡拆来完成这个球的。可是我看到了拉希德去包夹曼努,于是我就想,“哦,我还是呆在原地吧,”打发走了几乎陷入癫狂状态的队友之后,霍利这样说,“这种时候,我只想投三分,我没兴趣再打一个加时赛了。” “你会同意把你在下半场的表现列为乔丹1992年对阵开拓者半场投中六个三分球后,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个人半场表演吗?”下半时三分球6投5中,记者完全有理由将他和乔天王相提并论。 “我想没有问题。这就是一次伟大的表演。总决赛当中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表现,如果要我评论的的话,我会把我的表现排在第25位。”典型的美国式“无厘头”回答,记者呆在原地,分不清楚这个家伙到底是自大还是谦虚。 “你知道吗?如果可能的话,我宁可用100个三分球,换我的女儿叫我一声爸爸。”霍利离开之前,给记者留下了这样一句话。霍利的女人阿什利11岁了,她从一生下来就不能正常进食,更不能说话。为了一声“爸爸”,霍利等了11年,医生告诉他没有任何希望,但是他不相信,他要一直等下去。这是他自己的救赎,而且,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
FROM 61.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