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Kurt,一美国湖蜜
禅师曾经说他希望KOBE在每场比赛里能把自己的出手控制在20到25次之间,而事实上KOBE现在平均每场球出手次数是29.1次,最近5场更高达33.4次。
用更准确的数据来描述:KOBE现在的进攻强度(usage)达到35.4,得分34.2,在全联盟都是排第一!也许这个赛季他真要成为单干王了。而他的球队现在5胜7负,今年继续放长假的可能性看起来也很高。
KOBE是个自私鬼,他出手太多,不顾队友的感受……真是这样吗?
不,湖人现在要想赢球还真的不得不依靠KOBE的疯狂单干。
事实上,不是KOBE出手太多,而是他的队友压根儿已经忘了如何进攻了。
赛季打到现在,当KOBE在场上时,湖人的综合命中率(eFG%)是46.7%,当他下场休息则下滑到36%;当KOBE在场上时,湖人的进攻效率(ORtg)是106,当他下场后则变成78.4——掉了27.6!没有KOBE,湖人的进攻就是一坨屎。
看看过去几个赛季的单干王吧。上赛季AI的进攻强度是32.7,他在场时球队进攻效率是106.7,不在时是97.4,掉了9.3(只比得上现在湖人的 1/3)。03-04赛季单干王也是AI,他不上场,球队进攻效率只跌了2.3。02-03赛季TMAC在魔术进攻端大包大揽,但当他不上场时球队进攻效率只下降了3点……
假如情况只是这样也罢了,KOBE好歹每场比赛都可以在场上呆个40+分钟。可实际情况是,即使KOBE呆在场上,湖人进攻效率的提升也多半来自他个人的进攻,与另外四个人着实没多大关系。以刚打完的两场比赛为例:
打西雅图,KOBE第一节早段就在Allen身上犯了两次规,以至于坐了挺长时间的板凳。第二节他多半是为队友造机会,自己前两节一共只出手8次。这样的结果就是:湖人上半场的命中率只有38%,落后8分。第三节,KOBE单节出手10次命中5球(三个3分),其他队友也跟着投中了几个空位球,于是湖人的命中率上升到63%,这一节他们赢了16分,带着8分优势进入第四节。
打新泽西,KOBE上半场手风不顺(8投1中),于是他尽量给队友造球,他的队友获得不少空位机会但一事无成。结果湖人上半场只得了可怜的28分,命中率是28%,输对手8分。下半场KOBE单干,自己出手26次,这才把比赛拖进了加时。
公牛时代的Jodan进攻强度也非常高,但他的队友都不是省油的灯。当Jodan遭遇重点照顾时,队友们自然会挺身而出。他们出手数不多,但效率高得可怕。
Lamar Odom远远没有具备二把手的能力,他每40分钟只能得14分,还不到KOBE的一半。另外,只有两个湖人球员能保证自己的eFG%在5成以上,每40分钟15分的Brian Cook和进攻超不稳定的Smush Paker。湖人用两个得分手交换来的状元Brown被寄予厚望,但他现在每40分钟只能得8.5分,命中率只有4成。三角进攻需要皮球的合理分享,流畅传递,让由此得到空当的球员来轻松得分,讲究得是实而不华。湖人的球员目前做不到这一点。分享球最多的Odom也只占用了17%多点的进攻次数,不到他们最大牌球星的一半。
这就是湖人的“第22条军规”:除非KOBE单干,湖人无法组织高效的进攻;而KOBE单干太多,自己的命中率和进攻效率又会下降并破坏了三角进攻体系,给球队带来矛盾。
象所有的第22条一样,很难找到好的解决方案,湖人或者等待内线能有人站出来承担进攻任务,或者就干脆去跟Isiah Thomas做一笔交易,不知道哪一条更靠谱。
--
FROM 59.6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