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roundballcity.com/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583NBA史上最差選秀梯隊──2000年選秀會
發表者 文大培 於 2006-03-09 19:00:00 (10141 人氣)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用「平庸」來形容在2000年參加NBA選秀會的新人,應該是很中肯的形容詞。
這一年,不但沒有很好的大學棄學生,也沒有很有天份的高中棄學生,更沒有讓人驚艷的外籍球員,所以選秀狀元落在辛辛那提大學大四畢業的的6呎9吋強力前鋒馬丁(Kenyon Martin)身上。而馬丁在三月份的NCAA 64錦標賽中摔斷腿,直到選秀會那一天,傷勢都並沒有完全復原!但籃網還是冒險選他,原因就是比起馬丁,其他新秀連「雞肋」都稱不上。
在NBA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就是每逢「奧運年」,就會出現一海票天縱英才,既豐富了NBA的人才庫,也讓美國男籃隊在奧運會上無往不利,拿奧運金牌猶如探囊取物。即使在1992年美國受了1988年兵敗漢城的刺激,從此以夢幻隊參加奧運會,但在1992年以及 1996年的選秀會上,都有像S.歐尼爾、A.莫寧或是A.艾佛森、K.布萊恩等不世出的天才出現在選秀會中。唯一的例外就是1972年與2000年。
1972年美國男籃兵敗赫爾辛基,那年NBA選秀會的成績也奇慘無比,雖然水牛城勇士隊猜錯硬幣,但卻在第2順位選到北卡大的大獨王B.麥卡度;抽到狀元籤的波特蘭拓荒者隊則挑中了史上最差勁的選秀狀元L.馬丁。馬丁在NBA只打了4季,平均5.3分、4.6個籃板,以他6呎11吋的身高與選秀狀元的身份來看,馬丁大概只比電線桿多了兩條腿而已。此外,1972年的第一輪13個選秀籤中,只有波士頓塞爾提克慧眼獨具,挑了日後成材的雙能衛的P.威斯特佛,其餘前10順位的球員沒有一個能在NBA熬過10個球季,更沒有一個球員的生涯平均得分超過10分;甚至第11順位的芝加哥公牛與第12順位的密爾瓦基公鹿更乾脆挑了已在ABA亮相的R.辛普森與Dr.J,擺明了放棄選秀資格。
不過,即便如此,都要比2000年選秀會有看頭。2000年第1輪的29位新秀當中,到這個球季已有7人被聯盟淘汰,比例將近25﹪;其中還可以固定排到先發的,還只有9人而已。也許從這樣的角度來,也許很多人認為,2000年的「平均水準」還是高於1972年;但如果再比較一下「名氣」與「貢獻度」,1972年起碼還有麥卡度、威斯特佛都是名人堂球員,但2000年選秀會中如今最稱頭的球員,是第2輪第43順位的M.瑞德,還有頂級年薪的身價,但是馬丁與當年的年度新秀M.米勒如今身價與身手都是每況愈下,不要說是球隊的「一哥」,連「二把手」、「三檔頭」都排不上。
此外,高中棄學生從1995年開始有「狼王」賈奈特、96年有布萊恩與小歐尼爾、97年則有T.麥格雷迪;1998年則是外籍球員受到NBA重視,德國坦克D.諾維斯基在這一年加盟NBA,1999年還有俄羅斯的「AK 47」A.克瑞蘭柯。但是2000年選秀會中最好的高中棄學生叫做邁爾斯(Darius Miles),最好的外籍球員則是布瑞塞奇(Primos Brezec),與前幾年相比真有雲泥之別,也難怪馬丁當初跟紐澤籃網隊嗆聲要求頂級年薪,換來的結果卻是被交易,選秀狀元尚且如此被看輕,更何況其新秀的境遇呢?
(原載於HOOP Taiwan 2月號)
--
FROM 61.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