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环境实际是给有余力的家庭孩子有一些参与机会(释放篮球热情),
而不是选择
绝大部分孩子打不出来的
真正有水平的孩子还是坚定 体校-》梯队,
我家老大一个2m的队友就初一直接去了体校
大多数孩子 中学走特长其实挺悲剧
被文化成绩卡, 然后给初中高中打6年球(中考分也在提高),
到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项目 又提高标准(由二级证变成一级,高考成绩要求也提高)
=========================================================
以前有不少这种体育生,靠着二级证+低高考分 上 高校 高水平队/特招
在读期间 参加部分比赛或者 去临近 当外援打野球赚钱(不包括极少数能上职业的高水
平球员,比如广工的一些球员),
毕业出来当教练和老师,还是挺舒服的。
现在这种水平的体育生这条路基本没希望了
【 在 AIRsc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校园篮球算是给了当今独生子女少子化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都是一个孩子,从小就进专业队,风险太大,现在有了校园篮球和初中高中的联赛后,想打球的孩子有了很好的选择,如能打出来可以提前和俱乐部青年队签约预定,打不出来就上大学打CUBA,再看机会,如果能选秀就进C
: BA,如果彻底无缘职业,也可以选择就业,或者打业务比赛,总之选择多了,这样愿意打球的孩子就多了,选材多了,人才就多了。
--
FROM 59.4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