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职业化改革
中国篮球的顶级联赛职业化路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节点。第一个是李元伟2004年的改革,标志着联赛由非职业化转向了半职业化;第二个则是姚明2017年后主导的改革,如果成功,将使CBA由半职业化联赛转向“无限接近于职业化”或称“中国特色完全职业化”联赛。
2017年2月27日,刚刚当选新一届中国篮协主席仅仅4天的姚明,就以极高的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出台了多项规定,包括增加拍摄机位、赛前必须有人领唱国歌、安排第三方计时员、上线官方自媒体与APP、总决赛将帅必须接受采访等,使得CBA联赛一下子变得正规化起来。
与此同时,促进CBA职业化进程的正式改革措施也逐条浮现在世人面前。象征着联赛职业化进程中最重要一步的管办分离在同年3月31日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当日,中国体育总局篮管中心宣布将中心业务职责正式移交给中国篮协,标志着CBA联赛的管办分离初步实现。
4月28日,篮协宣布出让CBA公司之前拥有的30%股权,只保留5%,其余股权将被联盟各队平分,这帮助CBA球队可观地提高了收入水平,也间接帮助同曦、广州两支新三板球队扭亏为盈,为接下来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6月10日,中国篮协表示,将用8-10年的时间逐步建设中国篮球职业裁判团队,并且表示“没有铁饭碗”。
2017年12月,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表示,《中国篮球发展战略规划》、《中国篮协品牌规划》已初步完成,其中的诸多理念与措施同李元伟时代的《北极星计划》不谋而合,而姚明版《北极星计划》的平稳进行除了与改革大环境的契合外,与姚明极高的情商更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
FROM 117.1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