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协已经收回了裁判的管理权,并且决定在新赛季将CBA的执法规则和尺度与FIBA完全统一,让中国球员适应FIBA的吹罚。CBA执行的是FIBA规则,但实际上就整套系统而言,却带有NBA特色,那就是有一些自己独有的规则,因为CBA和NBA都是商业化的职业联赛。比如,CBA用的是48分钟时长,全队犯规数是5次;过去CBA的教练被吹了技术犯规,还可以申诉撤销,这在FIBA是没有的。
既然向FIBA看齐,那么CBA也必须完全遵循FIBA的最新规则和精神,比如FIBA出台了圆柱体规则的最新解释和执裁手势,比如今年FIBA强调了“高质量的no call”,CBA完全遵照执行。在对抗的容忍度方面,CBA新赛季跟FIBA统一,因此我们将看到和过去完全不同尺度的判罚,CBA将第一次出现“耐心哨”。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中国球员适应FIBA规则,而起因则是今年欧洲杯和女篮世锦赛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震撼,同时,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的表现低于预期。中国球员在CBA“一碰就吹”的环境下,完全不适应FIBA比赛,所以我们看到揭幕战比分如此之低。但第一战表现最好的贺希宁,把自己的身体和对抗练得极为强悍,在大尺度碰撞之下仍能保持出色的平衡,拿下25分11个篮板6次助攻,成为揭幕战最亮眼的明星,说明在这种规则尺度下,只要你有足够好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仍然可以适应。
--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