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vermind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144005/answer/1596110421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
2017年2月23日,姚明正式当选第九届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在五个月之后的7月20日,姚明正式就任CBA董事长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先在总体上来看一下姚明具体做了什么
1.在CBA联盟内,姚明正式推行球员合同改革、CBA联赛工资帽制度、球员转会制度规范化等一系列措施,重点在于推进CBA联赛商业化进程,提高CBA职业化水平以及提升CBA整体价值
2.在国家队层面,正式启用“双国家队”模式,大胆启用年轻(指资历)教练团队和年轻球员。此外,优化联赛结构,使国家队球员获得更多的磨合和热身赛机会。重点在于为年轻球员和教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从而争取更好的国家队成绩
3.在社会层面,大力推行“体教结合、体社结合、内外结合”的多元培养方针,在社会范围内推广篮球运动,重点推进小篮球NYBO、耐高、CUBA等青少年专业比赛的赛事影响力和品牌传播范围,同时进一步扩大CBA选秀选拔层面,提高选秀专业程度与职业化水平。重点在于打破体制内外的壁垒,促进优秀专业人才下探民间与优秀青年球员上流职业体系的循环模式
简单的概括完毕,不难发现,这三个层面的改革内容覆盖整个篮球人口层面,从青少年篮球人口基础到高水平职业联赛再到国际赛场,层层递进且逻辑清晰,重点在于培养青年和提高商业化职业化水平
直到2019年9月之前,这一切改革项目都在稳步推进,并且确实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见效最快的国家队层面,亚洲冠军方面不谈,仅通过双国家队层面挖掘出的一批新人选手,基本上都已经是联赛的一线或是顶级选手,包括吴前、阿不都、孙铭徽、任骏飞、胡金秋等等。而17—18赛季的CBA总营收也创造历史的来到了10亿余元,其中仅新媒体版权收入一块就超过了1亿元,可以说一切都在向着可预测的、最好的方向发展
而在2019年9月之后,发生了什么相信我已不用再多说,一切向好局势被彻底扭转了,接连爆出的联赛运营丑闻和国家队未来四年无缘FIBA世界正式赛场的压力,重重压在了刚起步的改革身上,也压在了姚明的头顶
而近期,关于恶意抹黑姚明,甚至辱骂和人身攻击的现象再次出现,熟悉的造神毁神一幕也再次上演
所以,我觉得是时候写一篇文章,客观的评价姚明自上任以来的整体表现,以及详细的说明他想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二、
那就先从真正的导火索,也就是大家关注度最高、负面评价最多的双国家队与19世界杯聊起
先来谈谈为什么要启用双国家队模式
1、作为2019世界杯的东道主,中国队具备直接参加正赛的资格,所以在剩下的两年半里是没有资格赛和预赛成绩压力的
2、最初,姚明组建“双国家模式”的初衷是美国男篮教练组拼凑发展联盟球员组建临时球队并顺利夺取美洲杯冠军,而这一点也给姚明带来了启发
3、中国国家队迫切需要新鲜血液,所谓的“双国家队”严格来说是”双国家集训队“,最终的男篮12人大名单会从这两支队伍里选拔出来,而红蓝两队年轻的教练组也会竞争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调动更多的年轻力量
落实到具体选拔机制上,国家队采取“蛇形排位法”球员选拔方式
即蓝队教练杜峰首先选择第 1名队员,红队教练李楠随即选择第 2、3 名队员,蓝队教练杜峰再次选择第 4、5 名球员,以此循环类推选拔所有集训大名单的球员。双方队伍尽量做到实力均衡
另外,对于中国男篮红、蓝队的训练场地、参加国际大赛任务和后勤服务保障等事项,均由中国篮协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协商和抽签决定,确保做到公平公正
从姚明本人的介绍和后来的球员表现看,红蓝两队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很多年轻球员得到了锻炼,在联赛里的表现也实现了蜕变,这些都是优势所在
但任何事情,只要有优点,就一定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缺点存在。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早在世界杯举行之前的6月份,在国内期刊杂志上已经有专业论文详细的分析了双国家队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双国家队内在的隐患和缺陷,而这些都在之后的世界杯和联赛里一一应验[1]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成绩下滑,因为本质上这就是将原来的国家队成员拆成两队再加入年轻球员,在组建初期的实力肯定要大打折扣,也就看到了17年8月亚洲杯上蓝队26分惨败于澳大利亚队的结果
其次,本着红蓝两队“不交叉、不流动”的原则,两只国家队基本上只能在队内进行磨合训练,而合并后的正选国家队只有4个月的磨合期,磨合效果与比赛默契程度肯定会受到影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对阵波兰时周琦发边线球的致命失误,固然有球员本身的问题,但是边线球也考验球队的默契度(很多真假挡拆和真假跑位),边线球失误也说明了团队配合默契度是有问题的
最后便是球员伤病风险和球员使用问题,双国家队也就决定了更多的CBA球员加入,这些球员除了要打5个月的CBA比赛之外还要在国家集训队参加各种杯赛和热身赛,密集的训练和比赛必然导致受伤风险的增加。在球员使用上,当教练团队面临竞争压力和成绩质疑等问题时,可能导致教练员在比赛过程中过度使用老将,不利于年轻球员的历练和成长。而这些问题矛头直指赛前前锋线饱受伤病困扰(易建联也是带伤出战)以及关键时刻李楠宁肯启用三后卫布局,也要放弃使用新人球员阿不都、可兰等(可兰第一次进入国家队正队)
高层已经事先知道(本篇论文采访人里有篮协副主席等高层官员)这些问题,但还是决定启用双国家队来完成世界杯备赛,在我看来这就是姚明的一次赌博,一次大破大立的豪赌
而我花费如此长的篇幅来介绍双国家队的种种事务,并不是为了洗白或是甩锅。
我真正想要说的是,在正式比赛的结果出来之前,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方案和计划,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方案都有自己的确凿的理由和原因
但残酷的是,输了就是输了,失去直通奥运的资格就是战略目标的失败,组建国家队就是要成绩的,失败之后讲情怀讲理由是没有用的
这也是姚明在赛后回答记者谁为成绩负责时,所回答的那句“我的责任”
--
FROM 117.1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