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13日讯 南方人物周刊分享中国篮协副主席宫鲁鸣采访,发表对中国男篮出路看法。
以下是宫鲁鸣教练的自述:
我个人非常赞同中国篮球加强国际交流,中国篮协聘请外籍教练,尤其是国外名帅来执教是一件好事,无论是在对抗上、理念上、方法上都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很好的经验。但教练团队如何合理配搭、怎样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还是要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
国外教练员的特长是职业素养高、专注、认真,他们的执教水平也一定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才会被中国篮协选中的,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大多数成长于一个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篮球环境中,认为包括自己在内,队伍上下都具备足够的职业精神。集结一支国家队之后,外教很少会认为这支队伍的建设管理、运动员技能的提高也是主教练的工作重点之一。
他们更多习惯将注意力放在场上,比方说战术体系、阵容配置、对手研究等等,其他很多事,他会认为那是你运动员自己的事儿,或者说一个成熟的职业运动员自己早就应该解决了的问题。
外教做主教练的时候,虽然都会给他们配备优秀的中方教练做助手,但是基本上外籍主教练很少会跟中方教练深入交流、主动沟通。实话实说,他们也不一定看得上我们的中方教练,所以我们会看到外籍主教练很投入,也非常敢于开展工作,但是中外教练正式交换意见或者交流的机会很少。
从我们的过往经验看,如果外教作为助教,他就会和主教练主动地进行交流,会把他看到的、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以及应对办法,主动地跟中方教练组交流沟通。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地方俱乐部,我们的篮球界形成了一个这样的执教环境:除非中方教练非常主动,积极配合外教、向外教请教,他可能会跟中方教练多说一点,如果你不做这些,你只跟着外教,他其实是不会给你任何帮助的。但如果中方是主教练,外教就会把他的经验知识或者是方法手段,主动地与你交流,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事儿,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执教文化。
还有一点,即便没有外教,教练组全部是本土教练,我们的教练圈里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习惯于听从主教练的安排,简单说,你不安排事我就不干,主教练发话了,安排我,我再去干。如果主教练不要求,那么助理教练都是不会轻易发表意见的。
这些都是我们的“篮球文化”,请外教必须考虑这些现实因素,其实很长时间圈内是有共识的,就是外教可以用,球也可以输,但是主动权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就是输,也要让我们自己的教练输得明白。
聘请外教,最忌讳的是把外教当作一根救命稻草,指望他们在短时间内点石成金,出成绩。外教真的能救中国篮球吗?不见得!直到今天,中国男女篮的历史最好战绩仍然都是我们自己的本土教练带队打出来的。集体项目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一个外教取得突破并没有那么容易,这是我们在队伍建设中一定要去思考的。
把外教请进来,不能把自己的东西都丢了。你自己的东西是几代人积累出来的,适合自己的人员特质和具体环境,这些经验都是经过了具体实践的检验的。你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跑就能成功的。补我们的短板,发展自己的特长,才是根本。
有些话听上去有些过时,但我还是要说,我始终坚持队伍建设要重视思想工作。所谓思想工作并不是什么空洞的长篇大论,在日常的工作要求和业务学习中就可以结合很多东西讲一讲。
外教是不管队伍建设的,他也不会做这种思想工作,大赛前他往那一站拎着个球衣说你们要对得起这上面的国旗,这就算他给队员做的思想工作了。一个人的头脑思想没有这么简单,你为什么打篮球?这个职业对你有什么基本的素养要求?再往上说,你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具体的认识?这个具体的时代背景又对你自己和体育这个行业提出了哪些要求?你不能头脑空空地拿球。
不只是国家队缺乏有质量的思想工作,我们现在的职业联赛,有人会做思想教育工作吗?一个篮球职业运动员在当今的大环境里应当起什么样的社会作用?有几个人能够回答?我们搞职业化,球员的薪资待遇是上去了,但思想认识没有跟上。运动员是需要引导的,听到人们批评中国男篮“男足化”,这样的说法让我们做篮球和足球工作的都面上无光。老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子不教父之过”,从俱乐部到国家队,我们的教练、领队是否尽到了影响、教育年轻人的责任?队员有问题肯定是在管理教育上面,在国家队没人教育他,回到地方更没人教育他,天天都是晃晃悠悠的,甚至求着他,哄着他,对吧?
我们自己的教练要积极成长,不能说坐等国外高水平教练给自己当助手,这不现实,也不可能赢得同行和队员的真正尊重。
不要小看一支队伍,它的内容不只是技术性的东西。主教练本身需要一种成熟度,潜移默化、以身作则,你的言谈举止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氛围,这个东西很重要。
教练其实是个苦行僧。你要想当好教练,你必须专注,要放弃很多爱好。你平时没事交一群朋友,这边训着练,那边安排晚上干什么去,那哪儿成?当队员你管好自己就行了,当教练你得考虑全队的事,全队的事就不是一件两件的事了。队伍的组建、上下沟通、家长沟通、思想问题、技术问题,全队的攻防体系建设、对手研究,一天24小时连轴转你都忙不过来,还有时间忙别的去?不专注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一个人必须尊重自己的工作,这是你赖以生存或者是你吃饭的家伙。我带中国女篮的时候,一直用一个瓷碗吃饭,就是提醒自己,你得爱护好自己的饭碗,别打了,打了以后没饭吃了。
无论是明星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应该恪守本分,不能为了彰显个性去牺牲体育运动阳光、健康、正向的核心价值。过去国家队完成集训或比赛任务、队员回俱乐部之前,我们都是要给他们提要求的,回去后你要体现国家队队员的水平和价值,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都要起好的带头作用,而不是回去耍大牌。联赛里每个人还有针对性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回来后我们是要检查的。
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在2023开学演讲中说,“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有真实的本领,在朴素的劳动中体现人生的高贵、行业的高贵、卫生事业的高贵。”每个行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信仰,中国男篮靠几代人积累了一点家底儿,需要全行业都来珍惜,踏实付出,家底儿败光了,全行业都受亏损。
--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