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京华烟云(BeijingCulture)|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下页
|
尾页
|
1/2
|
转到
主题:北京历史地理之教堂
楼主
|
Flutter
|
2022-01-27 20:54:19
|
只看此ID
顺时针沿着内城走了一圈,依次经过了西直门天主堂-西什库教堂-缸瓦市堂-中华圣公会救主堂-宣武门教堂-基督教会珠市口堂-亚斯立堂-圣尼厄尔天主教堂-王府井天主堂。
※ 修改:·Flutter 于 Jan 28 00:53:56 2022 修改本文·[FROM: 114.240.245.*]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
·[FROM: 223.104.44.*]
修改:Flutter FROM 114.240.245.*
FROM 223.104.44.*
1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5:16
|
只看此ID
1、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四大天主教堂的西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建自1723年,是一座独立钟塔的哥特式建筑。由遣使会意大利籍司铎德理格神父在1723年用俸禄购地兴建,初称圣母七苦堂,清嘉庆1811年因禁教被强行拆毁,到1867年由孟慕理主教构筑恢复重建。1900年6月15日因义和团掀起的反洋、反教运动,本堂金司铎遇害,圣堂再次被焚毁。1912年由仁爱会修女博朗西耶氏筹资恢复原貌,改名圣母圣衣堂。
--
FROM 114.240.245.*
2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5:45
|
只看此ID
2、西什库教堂,四大天主教堂的北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修建于1888的哥特式建筑,北京最大、最绚丽的教堂,曾经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名为救世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了教堂的土地,同治三年(公元1868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悦,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的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
--
FROM 114.240.245.*
3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6:31
|
只看此ID
3、 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属于基督新教。北京西城区的西四南大街574号。1863年英国伦敦会派艾约瑟来到北京和雒魏林一起设立传教机构。1900年,缸瓦市教堂与北京城内其他10余座教堂在同一天被义和团烧毁。1903年,英国伦敦会又用当时通用的松江银2100两,在缸瓦市从私人奎瑶手中购地而建堂。
--
FROM 114.240.245.*
4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7:56
|
只看此ID
4、中华圣公会救主堂,基督新教六大宗派之一的英国国教圣公会在中国的分支教会,又名英利甘教堂、中华圣公会堂、南沟沿救主堂。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85号,现为模范书局。中华圣公会救主堂的建筑代表了1900年以后北京教堂的复古主义风格,建筑材料选用中式的青砖、灰筒瓦使得教堂整体风格颇具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但建筑平面以及细节的处理却均为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
--
FROM 114.240.245.*
5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8:28
|
只看此ID
5、宣武门教堂,四大天主教堂的南堂。前门西大街141号,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内为罗马式。明万历33年(1605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很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顺治皇帝曾二十四次来此与汤若望促膝谈心。
--
FROM 114.240.245.*
6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8:52
|
只看此ID
6、基督教会珠市口堂。前门大街129号,简易哥特式。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美国卫理公会开设的八座教堂的第一座。1921年该堂进行了扩建,形成了今天珠市口教堂三层的建筑格局。在修建广安大街过程中,为了保留这处教堂,特意从此绕了一个弯儿。
--
FROM 114.240.245.*
7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9:08
|
只看此ID
7、 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也称亚斯立堂,是北京市内最大的一所基督教堂。崇文门路口东北的后沟胡同丁2号,美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始建于1870年,是美国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
--
FROM 114.240.245.*
8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9:25
|
只看此ID
8、圣弥厄尔天主教堂。东交民巷天主堂的历史很短,同时也是北京市区内少有的没有经过彻底毁坏和重建的天主教堂。东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门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闻名。
--
FROM 114.240.245.*
9楼
|
Flutter
|
2022-01-28 00:59:40
|
只看此ID
9、王府井天主堂,四大天主教堂的东堂,又称圣若瑟堂、八面槽教堂。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路东74号,罗马式建筑。1655年由意大利籍利类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两位传教士创建。顺治十二年(1655),福临赐给他们一所宅院和一块空地,他们即在空地上建筑一座教堂,即北京城内第二座圣堂(第一座为南堂)。
--
FROM 114.240.245.*
下页
|
尾页
|
1/2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