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998年的北京一隅~
从第一眼观感来说,除了汽车的品类外观发生了巨变,其他方面与现在相差并不多,甚至因为那时的高楼不似现在这么密集所以走在大街上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情都舒畅很多。看着这张照片忽然觉得,社会其实没必要发展得那么快,科技可以使人的生活便利,却无法妥善安置灵魂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114.249.60.*
那时是不是还不像现在这么卷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第一眼观感来说,除了汽车的品类外观发生了巨变,其他方面与现在相差并不多,甚至因为那时的高楼不似现在这么密集所以走在大街上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情都舒畅很多。看着这张照片忽然觉得,社会其实没必要发展得那么快,科技可以使人的生活便利,却无法妥善安置灵魂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
FROM 114.249.60.*
98年差不多是卷的开端年,房改和国企下岗潮把很多人推向自我打拼
【 在 wjswma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时是不是还不像现在这么卷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114.249.60.*
2008年以前的北京就跟小县城似的,破破烂烂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第一眼观感来说,除了汽车的品类外观发生了巨变,其他方面与现在相差并不多,甚至因为那时的高楼不似现在这么密集所以走在大街上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情都舒畅很多。看着这张照片忽然觉得,社会其实没必要发展得那么快,科技可以使人的生活便利,却无法妥善安置灵魂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115.47.178.*
扯,那时刚好寒假最后几天到北大找同学玩,大早上6-7点西站上车就看到几个高中学拿着单词书背了一路到了北四环(当时还在修)下车,2-3年后再到北京才知道北四环哪个破破烂烂的道路边有个学校叫新东方,那里车站下车的学生都捧着单词书。
当时惊讶的是北京学生那么早上车不补觉就罢了,还真的单词书背一路。
【 在 wjswma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是不是还不像现在这么卷
--
FROM 113.65.209.*
恰恰相反,98年开始的住房私有化让很多人实现了阶层跨越,没那个命就别抱怨社会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98年差不多是卷的开端年,房改和国企下岗潮把很多人推向自我打拼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223.104.3.*
这个楼好鹤立鸡群
--
FROM 120.229.19.*
98年已经基本没有面的了
另外正文里的正面印象其实是片面的,要达到这种舒畅恰恰是社会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达到的,除了物质生产,公平公正保有活力都是让心情舒畅的必要条件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第一眼观感来说,除了汽车的品类外观发生了巨变,其他方面与现在相差并不多,甚至因为那时的高楼不似现在这么密集所以走在大街上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情都舒畅很多。看着这张照片忽然觉得,社会其实没必要发展得那么快,科技可以使人的生活便利,却无法妥善安置灵魂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
修改:aurox FROM 58.31.132.*
FROM 58.31.132.*
97年还有机关公务员招聘,98年精简机构没有了。福利分房开始取消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恰恰相反,98年开始的住房私有化让很多人实现了阶层跨越,没那个命就别抱怨社会
--
FROM 219.143.128.*
一看标题就知道是坑王在挖坑。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第一眼观感来说,除了汽车的品类外观发生了巨变,其他方面与现在相差并不多,甚至因为那时的高楼不似现在这么密集所以走在大街上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情都舒畅很多。看着这张照片忽然觉得,社会其实没必要发展得那么快,科技可以使人的生活便利,却无法妥善安置灵魂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47.1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