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998年的北京一隅~
2000年开始取消面的的吧。改夏利,也很破,但是比面的贵不少。
【 在 aurox 的大作中提到: 】
: 98年已经基本没有面的了
: 另外正文里的正面印象其实是片面的,要达到这种舒畅恰恰是社会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达到的,除了物质生产,公平公正保有活力都是让心情舒畅的必要条件
: --
: FROM 58.31.132.*
发自「今日水木 on 无限续航手机」
--
修改:newlook FROM 39.185.215.*
FROM 39.185.215.*
同意,那时候街上小偷太多了。一直到2003年我在西直门或者魏公村一带还碰到好几次新疆小孩跟在后面偷包。之后几年还有报道金融街有人晚上9点持刀抢劫。
二环里的胡同大部分屎尿味,因为公共厕所很脏。
现在真的好太多了。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育率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难道回到过去一家生好几个才是“人人脸上洋溢着纯真平和的笑容”...
:
: 98年那会,别说居住环境了,治安情况也比现在差2个档次以上。
:
: xj小偷公然在天桥行窃
:
: 过街地下通道打闷棍死人的比比皆是,
:
: 松下彩管,一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无限续航手机」
--
FROM 39.185.215.*
不不不,早年招生是人工提档的时候关系户更容易进好大学。现在电脑提档,可操作性小了很多。就算有自主招生,但是也透明多了。
【 在 ganxc 的大作中提到: 】
: 扩招以前无数关系户倒在了高考大门外,扩招以后是个心智正常的都可以混个本科学历,位置机会早就被这些关系户预订了,阶级基本固化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无限续航手机」
--
FROM 101.71.110.*
90年代中到末期,人工提档是一个地区把各个高校的来招生人员集中在一起。其中可以人工操作的地方不少。一本重点线以上中下游的学校,5万到10万一个名额你知道么?一般是针对某个富裕地区,广东,江苏,浙江的生源比较多。我印象里好像叫捐资生。
【 在 ganx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你说的早年是啥时候,我记得人工提档也得是上了分数线才能提档,没上分数线关系再硬你也提不出来啊!
:
: 当年高考录取比例低,考不上本科,再好的位置也没办法留给你。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无限续航手机」
--
FROM 101.71.110.*
你说的过什么线?如果一本线是570,过二本线算过线么?人工提档是人为操控的,有各种名目可以提,不一定要过一本线才能上一本。现在的电脑派档严格的多,起码不能特别的挑出某个人。另外以前也不需要国考什么的,进了一本,家里有点关系回去稳稳的进好单位。迈进大学门槛基本就完成99%,保证上学期间不被开除就行。现在大部分不行了。
【 在 ganxc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有这些操作都是得过线,才能提档,过了这个门槛儿,才能有操作空间,就这一个门槛儿可以挡住绝大多数有关系的人,严进宽出。
:
: 现在门槛随便过,宽进宽出。
:
: 另外咱俩说的不完全一样,你特指上大学这一步,我说的是上大学+毕业找工作,以前严进宽出很多有关系的人考不上本科而好工作有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无限续航手机」
--
FROM 39.185.215.*
你理解的是现在的招生,人工提档的时代跟你的理解差距很大。虽然大部分人是按照你想的那样,但是通过关系特别渠道录取比现在容易得多。
【 在 ganxc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理解的就是过重点线才能上重点,是第一批录取(不含艺术类的)。第一批录取完了才是普通本科,第二批,没过重点线的正常程序不可能被重点大学录取,第一批录取,没过重点线的话档案根本看不到,你说的常规以外的操作,我不知道合不合法,也不可能是大规模的。而且那会儿先报志愿后考试,后续提档操作也只在你志愿范围内操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无限续航手机」
--
FROM 1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