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94.246.119.58/pdfs/CNKI/CPFD/RUBC201302001019.pdf石门坎虽然偏僻、 贫苦、 落后 , 但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在 02 世纪的
前半期, 由于英国传教士柏格理S( ma lue oP la dr )等人的传教和发展文教、 医
疗等各项事业 , 经过几十年的继承和发展 , 石门坎文化在短期获得飞跃式
发展, 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 〔1 〕。 这里苗族文化的发展, 在当时的西
南“ 实系首屈一指” , 是苗族“文化圣地” , 国外基督教会的英文报纸也把该
地誉为“ 海外奇观” 。 〔2 〕石门坎教育和卫生的成就 , 文献上记载着许多个
第一 : 创制苗文, 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 创办乌蒙山区第一所苗
民小学 ; 建威宁县第一所中学; 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博士 ; 在中国首倡
和实践双语教学; 开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先河; 倡导民间体育运动; 创建乌蒙
山区第一个西医医院; 乌蒙山区第一个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的地方; 创
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 在乌蒙山区创建了农业技术推广站、 纺织技术推
广站、 邮政代办所······其中, 教育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 “文化圣地”不
仅培养了 4 0 0 多名小学生 , 数百名初高中生及中专生, 30 多名大学毕业
生(20 世纪 80 年代初, 中国每万人口只有 10 . 5 名大学生 , 贵州省每万人口只有 4 名
大学生, 贵州少数民族每万人口只有0. 8 名大学生, 而威宁苗族于 2)l 世纪50 年代初
每万人口 已经有 10 名大学生) 〔3 〕, 4 位硕士和 2 位博士 ; 而且培养出全国第一
位担任大学(贵州大学)副校长的苗族学者—杨汉先, 培养出全国第一位
担任省级卫生厅(贵州省卫生厅)厅长的苗族高级知识分子—张超伦, 县处级领导。 〔5 〕
......
可是后来, 石门坎无可避免地衰落, 一级不振。 1989 年《苗学研究》上
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 作为“苗族文化圣地”的石门坎, 出现了“ 昨天和今天 严重的断裂”: 每年6 月份后, 80 写的农户都得靠救济维持生活。 人们多在 土屋里人畜共居 , 53 % 的农户没有床, 而全乡平均十人左右才有一床“ 被 子”。 〔6〕即便是最近, 情况同样糟糕: 09 %的石门坎人是黑牙齿(氟中毒), 一般的老年人都患有关节病(氟中毒) ; 90 % 以上的农户依然是人畜同居; 80 %的人口饮水困难;烤土豆和玉米面依然是农民的主食; 女孩子人学人 数不到男孩子的 1/3 ······它是贵州省著名贫困乡之一, 人民生活艰难, 教育 文化落后。 〔7 〕在教育方面, 从 19 80 年开始, 石门坎苗族学生在高考升学 方面出现第一个“ 白板年”。 据 19 86 年 4 月初统计, 全乡只有高中生 9 人, 文盲率达91 . 63 %;儿童失学率达8 %。 〔8〕2005年底的统计显示, 全乡总 人口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占n . 65 %, 高中0. 37 肠, 文盲半文盲为 92 . 23 % 。 〔 9 〕 2 0 0 6 年 , 全 乡 只 有 10 名 学 生 升 人 高 中 , 曾 经 辉 煌 的 石 门 坎 光 华学校(现为石门民族学校)如今是全县升学率最不佳的学校 , 学生成绩经常 排在全县末位 。 〔10j 社会学博士沈红对石门乡年丰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得 出的结果是: 年丰村村民的总体学历达不到小学毕业水平, 尚有 06 % 的 人 口 在 初 中 以 下 , 高 中 、 中 专 学 历 的 村 民 仅 仅 占 2 . 2 % , 03 % 的 村 民 属 于 文 盲, 每家至少有一个文盲。 [l 〕
石门坎, 在国内其他地方蓬勃发展的改革年代, 却极为边缘、 凋敝, “石 门坎文化已悲壮地衰落了” [2l〕。
※ 修改:·blessedliu 于 Jan 23 09:38:01 2022 修改本文·[FROM: 72.136.15.*]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72.136.15.*]
修改:blessedliu FROM 72.136.15.*
FROM 72.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