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圣经更为“古老”。
不是说它成文年代古老,而是其反映的作者,乃至作者群体的精神面貌更为古老,文中充满了各种诅咒,不听“我”——也就是这本圣经的教导,就被雷击死,就被洪水淹死,就被天火烧死,就被天使杀死……一直到最后的启示录,圣经改个字儿,好像也是要怎么怎么样,下场超级悲惨……这种心态,无疑是原始人一样的,极端偏执的心态。
论语完全不同,里面孔子仅仅是说,礼义廉耻,皆“发乎情,止乎礼”,是人为了满足自身情感需求,同时满族和自己同样是人的其他人的情感需求,从而整个人类共同体全都得到情感需求满足的,必然的社会性诉求。所以论语里有个前孔子学生跟孔子抬杠,问老师你不是说孝顺父母是人的天性么?可我要是就是感觉自己没这个天性,不孝顺父母,也没啥不舒服的,那我是不是就没必要孝顺父母了?孔子很生气,直接回答,那你随便吧,(不孝顺父母)自己难受了就自己受着好了。
这就是差别!
论语里从来没有那些恶毒的诅咒,不敬神,或者不听这本书的教导,就会怎么怎么样倒大霉,而只是温言教导,让阅读者体会自身的内心,发现,或者重新发现自己原本的情感诉求,而不会去硬掰。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各类教育体系、教育方法的发展演变来看,孔子在论语里所表现出来的文教理念,显然是非常现代的,基本是欧美上个世纪末才将将达到的水平。相比之下,直接用恶毒诅咒来进行教化,则比原始部落那些近乎迷信的原始宗教差不了多少。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就是一个核心的意识形态
: 没有这个
: 一个社会不能开始脚步
: ...................
--
FROM 120.2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