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时利和:有朋友在问尼日利亚变异体(B.1.525),说几个重点
一
虽然叫做「尼日利亚突变体」,但尼日利亚这锅背的有点冤。实际上B.1.525最早是2020年12月15日在英国被发现的,而尼日利亚则是12月20日发现的(图1)。
-为什么不叫英国变异体?因为英国变异体这个名号早就被大名鼎鼎的B.1.1.7拿下了。
-Why always UK?一方面是英国感染病例多,另外一方面是英国测序做的也多。英国常规对5%的病毒株做基因测序,全球GISAID基因库里将近一半(45%)的序列是英国上传的(截至今年1月)。
这里的反面教材是美国,美国的疫情虽然最严重,但是GISAID里面只有0.3%是美国上传的。
截至今年2月底,B.1.525在全球28个被发现,从基因测序数量来说,丹麦发现最多(121次),然后是英国(98次)和尼日利亚(78次)。虽然就像咱们上面说的,B.1.525最早不是在尼日利亚发现的,尼日利亚发现的次数也不是最多的,但B.1.525在尼日利亚的占比是最大的(除去检测个数过少的泰国)(图2)。
根据测序结果,目前尼日利亚有将近三分之一(78/247)的新冠毒株都是B.1.525,并且在整个非洲的占比越来越大。但而在全世界范围内,B.1.525的占比目前还很小,不到0.2%
二
和其他所有变异体都不同的是, B.1.525同时具有E484K和F888L这两个点突变。
-E484K突变之前在南非变异体(B.1.351)和巴西变异体(B.1.1.28,又名P.1)也有发现,这是一个具有免疫逃逸的突变。相比于其他突变,E484突变对于新冠病毒S蛋白RBD的改变是比较大的。E484K将原本带负电荷的氨基酸转换为带正电荷的,就像磁铁反转一样,这可能会改变S蛋白与宿主细胞结合的形状。
-F888L的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当中,根据爱尔兰的报告,这个突变以及另外一个突变Q677H都具有生物学意义(biological significance)。
另外B.1.525还有几个过去我们在其他变异体上已经发现的重要突变,比如ΔH69/ΔV70缺失(使S蛋白介导的病毒感染能力提高了大约两倍)等。这些突变共同增加了B.1.525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以及针对疫苗以及康复者血清的免疫逃逸能力(图3)。来源:
https://m.weibo.cn/1728715190/4615009643004885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K30」
--
FROM 116.19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