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熟悉的陌生人
怀疑一见钟情的存在,你有吗?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猜想,虚拟世界中的一见钟情会发生在有阅历的中老年里;而在现实世界中,这发生在年轻人中的概率大。
: 相反,日久生情会成为虚拟世界中年轻人更常拥有的模式
: 你觉得我的这个猜想有道理么?
: ...................
--
FROM 223.147.5.*
好吧 我们的看法并没有大的矛盾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的点倒不是网络虚幻性
: 还是并不更反映本质
: 只是角度偏转了
: ...................
--
FROM 223.72.85.*
那你这个荒岛,比我说的虚拟世界还要虚拟。。。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实和偏微分方程一样,有很多干扰项,导致没法求得解析解,只好各种折衷,试错,妥协与将就,不知道人生知己在何方,我所说的荒岛就是理想之境,也就是去除了各种干扰因素的,就像求解流体方程一样,不考虑黏性,不考虑压缩效应,这样才能求得解析解。
:
--
FROM 111.199.1.*
可能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 我们的看法并没有大的矛盾
--
FROM 223.147.5.*
我不怀疑
我知道有的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怀疑一见钟情的存在,你有吗?
--
FROM 111.199.1.*
地球上哪里都是人,荒岛存在吗?不存在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这个荒岛,比我说的虚拟世界还要虚拟。。。
--
FROM 223.147.5.*
这个我觉得和性格三观有关
容易一见钟情的人
更容易一见钟情
跟年龄和环境并无太大关系
当然对同一个人来说
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不一样
钱老师这个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年轻人总是更快更直接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猜想,虚拟世界中的一见钟情会发生在有阅历的中老年里;而在现实世界中,这发生在年轻人中的概率大。
: 相反,日久生情会成为虚拟世界中年轻人更常拥有的模式
: 你觉得我的这个猜想有道理么?
: ...................
--
FROM 139.207.80.*
这几天又开始看零度以下的生活
那里人相对少得多了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球上哪里都是人,荒岛存在吗?不存在
: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你这个荒岛,比我说的虚拟世界还要虚拟。。。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2」
--
FROM 221.223.45.*
竟然还有纯情的存在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怀疑
: 我知道有的
--
FROM 223.147.5.*
扑哧,我是实践者。。。
感受就是:有的啊 ^_^
现实中朋友之间的交流,由浅入深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浅层的生活话题到深刻的灵魂话题,有很长的路要走。两个人的交往是由外入内的。
但在水木上,某个版面相遇的人往往是兴趣爱好相投的,而且一交流就可以很深,直击人心。双方是由内而外的,先见内心,再看外在。若心弦被拨动,而外在又恰好是彼此的菜,就落坑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在思考中。。。
: 正好看到你,我觉得你是实践者,能不能聊聊感受?
--
FROM 170.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