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美国这一波疫情持续了大概两个月
这一轮差不多了
不知道香港会怎么样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49.72.251.*
不知道呢 实际上香港现在传染应该弱了 中资基本都居家办公了 港府管理的估计也是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也是两个月?
--
FROM 58.220.95.*
废青有些纯粹是为了反大陆的
不少人减少了出门 不能要求更多
估计美国亚裔感染也少一些
【 在 old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过看视频
: 香港人不是很在意
: 和欧美人差不多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49.72.251.*
消费方面已经受影响很久了
餐馆什么的
其他工作还好
受影响主要是底层
不能对内地放开
影响的是中产以上
【 在 old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实际减少出门
: 很多服务业就生存不下去了
: 香港服务业为主了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49.72.251.*
分人的
如果说天津市放开了一天死10个人
也够受不了的吧
【 在 zhangshu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邻居
: 两个九十多岁的老头老太
: 告诉我他们都被感染了
: 没办法帮我除草了
: 过了一个多礼拜
: 老头和我说
: 我好了
: 需要我帮你整理草坪吗
: 你们家草坪有蛇了
: 吓着了我妻子
:
: 难道美国的新冠和咱们不是一个品种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49.72.251.*
老百姓对和国际接轨其实没那么多兴趣的
去香港逛几圈会发现底层人民根本不会英语
香港本地一直以来大学录取率很低,一共八所大学
理工是83年左右,城大岭大浸大都是在85-95年开始办学位教育的,科大也是90年代才有
之前只有港大和中大。。是要回归之后,本地人力主办教育了。。
所以香港平均受教育并不好,殖民时期都是得出去留学
年轻人其实还是反中占上风,国际接轨不是主要诉求
【 在 old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香港不能对国外开放也不行
: 国际大都市
: 老百姓可能也想和国际接轨
: ...................
--
FROM 58.220.95.*
很多人并没有念什么书 说个我身边例子 我之前领导80年代中大硕士出国的 他说他家兄弟姐妹5个 他和一个妹妹念了大学 剩下三个都不会英文写邮件 他念的还是教会学校 他还说小时候写作业冻冻疮 而且他们那个年代心向中国 日常是粤语 小时候父亲做生意 母亲做玩具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香港回归前都是英文教学,除了中文课,他们国际化程度比我们还是高一些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修改:seasunsky FROM 58.220.95.*
FROM 49.72.251.*
往坏了想 殖民者在中英谈判后在香港建大学 可能一开始就包藏祸心 虽然本地人也力主
否则那十年密集建了几所大学 是给本地族群临别赠礼吗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也许吧,我去过香港两次,他们素质确实一般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49.72.251.*
对啊 都是需要港英政府审批和花钱 要么是中英双方君子协定 要么是港英政府居心叵测或者良心发现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些大学都是本地人建的啊,比如香港科大,我记得香港政府花了四十亿港币。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49.72.251.*
谁都不需要有优越感吧 做事情合作还是可以的
【 在 Barbaro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我认识一些,我不和他们说话,他们也不主动和我说话,我感觉怪怪的,从心理上讲,我优越感比他们那旮沓的人强多了。
--
FROM 58.2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