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学到一个新词:万法若若
理性,逻辑,这些如果成为我国大部分人读书识字人的追求,以我们的勤劳和努力,必将为人类历史做出更伟大的贡献。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的不一样 大部分是混口饭吃 赚点钱赚点名气 而不是为了探索真理
--
FROM 218.30.113.*
嗯,属于经验智慧。
不算哲学。
哲学是穷理,是不断追溯,是爱智慧。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哲学 就是感觉有所得
: 但是这种得 是影影绰绰的
: 每个人感悟的都不一样
: ...................
--
FROM 218.30.113.*
有哲学的倾向吧,
但是由于古汉语解读的复杂和多义性,
导致我们无法判定他们当年的真实意思。
另外就是,
缺乏不断追问的部分,
更多的是猜测一个结论,
不是推定一个结论。
如同“量子力学”,哈哈。
好比说:我想天应该是这样的吧,然后我们该如何顺应。
我想,应该继续追问:天为什么会这样,辅之以逻辑,就牛了。
当然,
在东亚的文化圈里,
看看周边的若若小国,
他们也有”智慧“,
但是和我们的智慧相比较,
我们更加的“哲学”。
所以,他们算是我们文化的小小支流。
这个也包括日韩哈,也算我们的支流。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 但这种界定也很不清晰
: 比如老庄这些 算不算哲学?
:
--
FROM 218.30.113.*
比如,孔子 “吾道一以贯之”。
他没说具体的什么原则,什么道,让你自己读,自己悟。
我觉得他自己可能也没想明白,但是不承认。
所以,我们自己剖析自己,解析自己的能力也不足。
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去做。
日本通过近代学西方,改进了,比较好的中西合璧。
虽然,夫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但是,只有这三省,是远远不够的。
还不如改成另外三省: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 追问这个词用的好
: 让我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
: 就是在辩论 追问
: ...................
--
FROM 218.30.113.*
跟,如同 zr0 说的:不讲逻辑的哲学,更倾向于文学。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直白了 就显得层次不够 古文讲究辞藻
:
--
FROM 218.30.113.*
嗯,宽泛的,大的体系。
爱智慧,爱人类所有的智慧。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有点偏向另一个极端
: 我觉得有些综合性的研究
: 也算哲学的范畴
: ...................
--
FROM 218.30.113.*
不断去反省,去追问,去自我批判,去思考,当然,也包括批判所有的“真理”。
绕回康德的书名了,哈哈。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中国最大的财富就是十几亿的人口 理性的普及才能真正发挥这个财富
: 虽然可能需要几代人甚至更久 但我相信迟早会到来的 那个时候中国才能真正引领世界
: 所谓的爱国 不是盲目吹捧 更不是听不得不同意见 而是力所能及的普及真实和理性
--
FROM 218.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