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你为什么毕业了还读读一些乱七八糟的书?
如同健身的补充蛋白质增强肌肉一般。
读那些促进思考的书籍,是促进思维“肌肉”生长的最好营养。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些人对攫取世界里什么没有兴趣
: 但是却好奇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 关于理解这个世界
: ...................
--
FROM 111.197.233.*
有个理论说:雅典的“道”的思考多,“技”的创造少,是家里有奴隶,不用思考没人或者少人干活儿的问题,所以不会发明风车或者水车的机械,觉得挺有意思的一个说法。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那些需要攫取东西的人来说
: 技能类的书还是需要看的
: 要不然攫取效率不高
: ...................
--
FROM 111.197.233.*
虽然,不敢公开讨论国家的事情,但是自主思考还是可以做到的,比那特殊十年好。
感觉,也许高位者,心中可能也是有:至善 之心的。
有没有能力,就另说了。
当前社会,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善人,更不可能有一个至圣,
制度的力量,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理想国,不存在,但是不妨碍大家去追求,理想国。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
: 人都是为了需求而活
: 低级需求没有满足
: ...................
--
FROM 111.197.233.*
关于上次的解惑,
我看理念论的一些解说,
感觉,数学这个东西是经验世界的高度抽象,
也看到那个说法:
人类为了理解经验世界,创造了数学工具?
还是,人类也是被“上帝”设计用数学设计出来,从而能够顺利的“回忆”起数学?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与制度就是约束人性的
: 如果人人至善 还需要法干嘛
--
FROM 111.197.233.*
嗯,
也就是说,
好多的事情,
比起遍地的标准答案,
也许没有答案更能激发人们收获真知。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哲学问题基本上没有标准答案
: 逻辑自洽即可
: 喜欢哪个选哪个
: ...................
--
FROM 111.197.233.*
也就是已经成为时间里的固定存在的事实哈
也看了一本小册子,关于海德格尔的,他的想法在中国很有市场。
我觉得是不是我们这个土壤本身理性匮乏的缘故?
后期,支持纳粹,我就有些个人情绪化的不喜欢了。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性问题有对错
: 都是简单的问题
:
--
FROM 111.197.233.*
那就是这颗种子,适合我们的土壤了,哈哈。
我还是喜欢尊从理性推演的东西,觉得可信度高,或许这个也有个人的基因性在里面。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德格尔神神叨叨的
: 他喜欢老子 翻译过道德经
: 他的哲学有一种神秘主义
: ...................
--
FROM 111.197.233.*
也是。
不过我的性格,即使去工地,我也会拒绝抖音,看看纸质小说或者报纸。
【 在 SPQR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太闲了
--
FROM 111.197.233.*
也容易极端,
比如,在伦理道德上,也追求完美的真理。
婚姻上,认为能够有绝对的可靠的方法论可以使之走向完美的幸福。
比如,婆媳关系,这种狗血的东西,认为理性可以绝对的完美解决。
过去的10年,被现实毒打后,才知道,这个方向,和数学,不太一样。
最起码和确定性的理论不一样,是概率和统计的方向可以做一些解释的。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的偏感性 有的偏理性
: 你偏理性 所以偏向于选了数学
: 然后数学训练又加强了这个偏向
: ...................
--
FROM 111.197.233.*
去宗教,文学,或者心理学去寻求一些方法,也算是有一点效果,比如:减少“执着”。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是感性的港湾
: 讲理可能会伤感情
: 理性,某种意义上来说
: ...................
--
FROM 111.19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