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娶妻娶贤
- 有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群,所以在选定伴侣前还是应该多认识交往些人吧,才能体会一二。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我以前想过
 : 我的答案是每个人都有一群适合的伴侣
 : 看先遇到哪个
 : ...................
 --
 FROM 111.201.145.*
 
- 之前的纯理论终于跟实际搭上线了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样的 其实和我文章里的观点一致
 : 所谓算法 就是可以找到一群人或者一类人 而不会是某个特定的人
 : 只是人生中你真正遇到熟悉的所有人可能也就几百几千 里面满足标准的可能只有几个
 : ...................
 --
 FROM 111.201.145.*
 
- 思路清晰,我总倾向于要弄明白如何把理运用的个人实践层面。又有些愚笨,fol讲的那些比如关于真和善美的理,现在还悬在脑海里没落地。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是从自己的层面说的
 : 理是这么个理
 : 但是具体到个人
 : ...................
 --
 FROM 111.201.145.*
 
- 哈哈,一般脱口秀那种可以看看就完。看这种理论就像做题一样,想找到个答案。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就得了
 : 别被绕到沟里
 : 他强调真
 : ...................
 --
 FROM 111.201.145.*
 
- 也对,搞明白是兼听则明,搞不明白就难得糊涂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找到的是别人的体系里的答案
 --
 FROM 223.104.39.*
 
- 单看这个结论是明白的,困惑在于,对于生活中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育儿,工作,亲密关系…真到底是什么,得到的不也是各种不同的主观判断吗?如何求真?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也很简单
 : 真假是客观的 值得讨论 可以证伪 比如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
 : 美丑是主观的 不值讨论 无法证伪 比如珠穆朗玛峰是最美的
 --
 FROM 120.245.26.*
 
- 有同感,经常纠结该这样还是该那样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痛苦来自于不自洽
 : 我寻真的目的 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 只不过常常会滋生新的问题
 --
 FROM 120.245.26.*
 
- 哈哈,小孩子天天夸,怎么纠正都没用,你说怎么办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育儿 不要打着善美的旗号 教育假 首先从不强迫孩子夸自己美做起
 : 习惯了假的孩子 长大了没有竞争力的
 : 鼓励孩子说真话 哪怕是暂时吃点“亏”
 --
 FROM 120.245.26.*
 
- 懂的,就是调侃一下。我想也是因为有依恋光环吧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听他的 孩子夸妈妈都是发自内心的
 --
 FROM 120.245.26.*
 
- 问题又来了,万一遇到把假话说的和真的一样,难辨真伪,又如何?怎么练就火眼金睛?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心的没关系!真最重要
 --
 FROM 120.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