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篇科普总算让我看明白点儿了
沃森现在就到处吹牛,经常能冒出各种奇谈怪论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外可能是闲聊时候说的 这个无所谓 大概率不是认真的写在文章里
--
FROM 223.104.39.*
前面已经说了,干扰信息太多,重点不清楚,这是写科普文章的大忌,科普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人难住,而是要快速传播科学思想。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那你不明白的点在哪里,正好M教授在本楼,你问问他
--
FROM 223.104.39.*
用的是传统通信技术,加了一个量子密钥,号称是量子通信,一攻击就中断了,既裹脚又不实用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量子通信现阶段就是骗钱的 也就骗骗文科生
--
FROM 223.104.39.*
很难通过严肃的同行评议的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聊聊想法倒是很正常 奇怪的才能启发思考 比正经写文章可以放开很多
--
FROM 223.104.39.*
不是,你考虑的只是你自己,我考虑的是传播效果,写的好还是不好看很多公众号的评论区就知道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觉得从他这篇里面,我一下子了解了好多方面的信息,有了一个比较全景的视野
: 这可能因为我在理工科方面的背景比你更弱的缘故
:
--
FROM 223.104.39.*
这个到还好,但是量子密钥的机制太让人诟病了,为了绝对安全连通信本身都不要了,完全是舍本逐末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解密技术没那么强大 完全不需要量子密钥
--
FROM 223.104.39.*
我写的肯定不能保证全对,而且为了便于理解和传播我已经把很多细节都省掉了,我倒是欢迎指出我的具体错误。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你那篇里还是有几个错误的,
: 不过对于普通公众,本来也分辨不出,
: 而且你只是论坛灌水,所以没必要苛求。
: ...................
--
FROM 223.104.39.*
搞搞计算方向说不定以后有实现的可行性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这个 就是给出钱的一个交代 没实用性
--
FROM 223.104.39.*
关于那个实验本身还能写很多有意思的文字的,比如纠缠态的制备,都有哪些方法,各有啥优缺点,具体是咋传输的,分发的,存储的,观测仪器是啥样的,量子中继是咋回事,
量子卫星是怎么保存纠缠态的,以及咋和地面通信和观测的,这些东西真要仔细解剖都能写几十篇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指出是觉得没必要。
: 你作为非专业人士,读了那么多且总结出来了,还没有根本性的谬误,
: 已经很难得了,应该鼓励而非苛求。
: ...................
--
FROM 223.104.39.*
如果看懂了应该不会说没看懂的,我刚刚找到一篇科普文章,是物理所的专家写的,写
的不仅专业,而且简单直白,很有趣也很容易懂。
2022物理诺奖科普:贝尔不等式被推翻,信息就能超光速传递了吗?
https://mp.weixin.qq.com/s/J9oSL0lk7d5oQmGWHiMdRA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倒是。我是从一个读者角度来考虑的,你作为写的人要从作者的角度来考虑
: 公众号的评论区有个问题,发言者的学科背景是不清楚的,另外更别提评论者的心态和目的。虽然仔细分辨还是能区别什么样的评论大致是什么状况,但这个其实挺耗费时间精力
: 我们国家的科普存在一个先天不足的状况,就是没有西方那种从非常原始和蛮荒的状态逐渐成长的过程。
: ...................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