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文化限制
我早就旗帜鲜明的指出
一夫一妻制度是及其腐朽的反人性的制度 危害的不仅是男性也包括女性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理想伴侣的问题
: 基于文化的影响 男强女弱还是主流观念
: 随着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和贡献力的逐渐增大
: ...................
--
FROM 61.171.60.*
只要是你情我愿自由的 就合理 国家不应该强制干预
比如一夫多妻 一妻多夫 只要人家愿意 都应该尊重
【 在 Xsh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哪种婚姻制度合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61.171.60.*
一个都找不到 这么容易随便的?
【 在 Xs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随便玩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61.171.60.*
挺难的 结婚率必然还会持续走低 离婚率继续攀升 新生儿断崖式下降
或者物极必反 到了一定程度 会有新情况发生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觉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
FROM 61.171.60.*
这是一种可能 不过短期内应该不至于
我在爱情与生命一文里其实曾经说过 个体与族群的最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
对个体来说 生存是第一位的 繁衍并不是必要的 所以现代社会很多人选择不婚不育
而对代表族群的国家来说 族群的繁衍才是第一位的 个体的生存并不重要 只是族群
繁衍的手段
所以 如果当族群的繁衍真的出现危机 比如生育率过低
那么国家机器必然会启动 来确保族群的繁衍 手段其实无非两种 胡萝卜和大棒
大棒呢 就是国家全部或者部分的剥夺个体对繁衍的绝对决定权
或者将生存权与繁衍权捆绑 比如加征高额的未婚未育税 乃至更强硬的立法
胡萝卜呢 就是主动提高个体的生存条件 让个体自发自愿的提高繁衍率
举个实例 比如住房方面应该怎么办
如果玩过模拟城市之类游戏的都会很清楚
解决一个城市老龄化的最优甚至唯一的手段 就是大幅度提高低密度住宅比例 降低高
密度住宅比例
对生育率的影响 有些人只看到了房价因素 这个就片面肤浅了 可能是游戏玩少了 智
商开发不足导致的
其实影响出生率的最关键的核心并不是房价 而是高密度住宅区的比例 越高则出生率
越低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要想扭转生育率 对中国并不难
中国不是香港 有足够大的国土来实现这一方针 只要把曾经的住宅区高楼化的道路逆
转就行了
所以国内如果想投资房产保值甚至致富的人 一定要看清这个未来数十年的大趋势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景悲观
: 可能未来真会由国家繁育养育婴儿…
--
FROM 61.171.60.*
农村人口已经不多了 未来的关键是城市居民的居住方式
东北就是最好的实例 如果国家不清醒过来 就算房价跌成白菜 一样无法提高生育率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些年 地方上还在搞农村城镇化
: 让农村人口上楼 集中
--
FROM 61.171.43.*
传说中的富贵病 仅限于发达国家及部分另类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生娃这事基本是全球问题吧
: 目前西方解决方案就是移民
--
FROM 61.171.43.*
方案我已经指出了 必须立即改变育龄人口的居住环境 学习美帝就行
其实已经有桥了 还非要摸着石头过河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貌似亚洲当前尤其严重
: 并且亚洲文化又不太接受外来人口
--
FROM 61.171.43.*
如果更深入的分析 不生的根本原因是幸福度比较低
如果自己都不幸福 就没什么动力甚至害怕生育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也会有别的问题出现吧
: 毕竟和美帝国情不同
--
FROM 61.171.43.*
不会 除非人生幸福度大幅提升
低密度住宅或许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但可以大幅降低内卷的程度 有效提升幸福感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娃这波小孩儿的论调
: 就是小孩子很可拍 生娃意味着牺牲
: 甚至觉得结婚意味着牺牲 要迁就伴侣…
: ...................
--
FROM 61.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