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汉匈之战,明蒙之战
公元1449年,9月1日,土木堡之变,十余万明军在三万瓦剌蒙古军瓦解,这是明朝自建立以来,最大的失败,不仅让王朝的尊严荡然无存,更将整个天下带入历史拐点。
此后十余年,蒙古部落如浪潮般像河套进发,烧杀抢掠,攻城略地,因为这里这里不仅是理想的生存之地,更是部落强大的根本。
河套连接着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黄河从宁夏到陕西的河段呈现巨大的几字形,古人觉得像套马的绳套,故命名河套。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天然的分界线,是彼此争夺的重要地带。
【 在 DieHard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可以看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区别,军队机动性上,汉家远不如少民,所以,霍去病以匈奴之法打匈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广为什么老是失败,就是他作战方式太拘泥于汉家农耕文明下的条条框框,要知道汉匈之战的主场都是在草原。
: 汉朝时期,被匈奴压抑了百年的愤懑、仇恨,边境长期被烧杀抢掠,和亲、受辱,对付匈奴,汉武帝都是强硬地去打,而且很注重军功,跟明蒙之战局面有很大区别,明朝打跑了蒙元,明蒙之间其实明朝汉家更多是认为对付蒙元残余势力,而且双方战力都严重下滑了。
:
: ...................
--
修改:DieHard99 FROM 122.192.15.*
FROM 122.192.15.*
明宪宗朱见深刚上位不久,蒙古部落数次侵犯劫掠榆林地区(河套平原南部),冬季河水结冰,蒙人更是直接南下,危及西北边关,在内阁大学士李贤建议下,对蒙实行搜套方案
同时白圭调任兵部尚书,希望用搜套的方式一劳永逸解决这个威胁。
【 在 DieHard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元1449年,9月1日,土木堡之变,十余万明军在三万瓦剌蒙古军瓦解,这是明朝自建立以来,最大的失败,不仅让王朝的尊严荡然无存,更将整个天下带入历史拐点。
: 此后十余年,蒙古部落如浪潮般像河套进发,烧杀抢掠,攻城略地,因为这里这里不仅是理想的生存之地,更是部落强大的根本。
: 河套连接着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黄河从宁夏到陕西的河段呈现巨大的几字形,古人觉得像套马的绳套,故命名河套。 ?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天然的分界线,是彼此争夺的重要地带。 ?
: ...................
--
FROM 122.192.15.*
明朝虽然收复/守护河套平原,但明军要长期驻守,不仅要要面对蒙军的长期威胁,同时军队供给离农耕文明地很远,调取不方便,不可能长期驻扎在那。
所以,明军是进攻退却再进攻再退却,陷入了怪圈,而且给国家带来了隐患,打仗、庞大的军队都要钱养啊
可怜无定河边骨啊
还是延绥巡抚余子俊力主的修边大为有用,修长城!
【 在 DieHard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宪宗朱见深刚上位不久,蒙古部落数次侵犯劫掠榆林地区(河套平原南部),冬季河水结冰,蒙人更是直接南下,危及西北边关,在内阁大学士李贤建议下,对蒙实行搜套方案
: 同时白圭调任兵部尚书,希望用搜套的方式一劳永逸解决这个威胁。
:
--
修改:DieHard99 FROM 122.192.15.*
FROM 122.192.15.*
所以历史上的汉族打不过少民,主要问题出在哪儿?
【 在 DieHard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虽然收复/守护河套平原,但明军要长期驻守,不仅要要面对蒙军的长期威胁,同时军队供给离农耕文明地很远,调取不方便,不可能长期驻扎在那。
: 所以,明军是进攻退却再进攻再退却,陷入了怪圈,而且给国家带来了隐患,打仗要钱养啊
:
--
FROM 114.251.211.*
缺少骑兵?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历史上的汉族打不过少民,主要问题出在哪儿?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FROM 117.136.12.*
一)可以打得过!
1)汉匈
匈奴劫掠汉朝边境,极其野蛮、残暴、冷血,汉家百姓听到匈奴马铃声都恐惧,不知自己脑袋下回是不起就成了那马上的铃铛。
卫青第一次直取龙城,让当时全国沸腾,举国欢庆,而后又有霍去病,公孙敖公孙叔,李广,李广利等名将,为我们收复失地、保家卫国,尤其霍去病,五战五胜,夺取河西,平定漠北,还在狼居胥山杀敌七万余人,没有这些战神先祖,我们吃吐鲁番葡萄,新疆香梨都得进口。
2)明蒙
明朝是朱元璋带领着武将、义子、孩子们打下的,明朝的皇帝皇子都是亲自上阵的;太子朱标陕北回城途中去世的,蓝玉、沐英多次跟北元打,北元灭亡,蒙古分散成三大部落:鞑靼、瓦剌、兀良哈;明成祖朱棣数次修好,但蒙古依然滋扰边境,朱棣五征漠北,虽没消灭蒙古主力但是守护了边境;而后土木堡之变后朱见深时期,搜套方案,效果不佳,耗费国力供养庞大军队,但而后的修长城,种榆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防守反击的红盐池之战,大破了蒙军主力,让他们无力回击;而后达翰小王子蛰伏多年,虽然跨过了长城,但长城的防御军事能力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军迅速集结,朱厚照亲自出战,打得小王子再也不敢来了。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历史上的汉族打不过少民,主要问题出在哪儿?
:
--
FROM 122.192.15.*
汉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不争,软弱,顺从,但也坚韧、血性、气节。
历史上,每次被野蛮的游牧民族统治,他们要想统治整个华夏,都会汉化,以汉制汉,正是这种民族融合,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没有中断。
东汉打跑了匈奴。
魏晋南北朝时期打跑了突厥,突厥就去霍霍了欧洲,中断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建立了奥斯曼帝国长达600年。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历史上的汉族打不过少民,主要问题出在哪儿?
:
--
FROM 122.192.15.*
我们修长城,种树对防御游牧民族的铁骑有效。
(榆林之所以叫榆林,是因为种大量榆树林防范匈奴铁骑)
历史上,我们每次被游牧民族占领、入主中原都是全国四分五裂时期。
诸如:
五胡乱华时期后,关陇集团的鲜卑建立了隋唐;
宋辽夏金元时期后,蒙古建立了元朝;
【 在 liangf 的大作中提到: 】
: 缺少骑兵?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修改:DieHard99 FROM 122.192.15.*
FROM 122.192.15.*
看你这一本正经的。。东汉哪里有名将,不都是西汉打的匈奴吗,南北朝都五胡乱华三百多年,哪里来的打突厥,谁打的。
【 在 DieHard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不争,软弱,顺从,但也坚韧、血性、气节。
: 历史上,每次被野蛮的游牧民族统治,他们要想统治整个华夏,都会汉化,以汉制汉,正是这种民族融合,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没有中断。
: 东汉打跑了匈奴。
: ...................
--
FROM 124.17.26.*
汉匈战争你以为持续在一个帝王?
你的历史思维模式堪称一绝啊东汉彻底打跑了匈奴
五胡乱华,十六国时期杨广带领的关陇集团多民族联合军打跑了突厥,隋与突厥之战共历时21年至26年。这场战争是由突厥四个汗国的进攻和隋朝的反击组成。隋朝采取了长孙晟的「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策略,分化离间突厥各部,最终取得了胜利。隋朝的胜利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并将势力扩展到蒙古高原。此战争后,突厥东、西可汗因内部不稳定,分别在607年与611年臣服于隋朝。隋朝的胜利也为其发动隋灭陈之战提供了较大优势,统一了中国。
如果不是隋灭突厥,就没有后面的唐,更没有唐灭突厥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这一本正经的。。东汉哪里有名将,不都是西汉打的匈奴吗,南北朝都五胡乱华三百多年,哪里来的打突厥,谁打的。
--
FROM 122.1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