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饿饭是不是一种治疗方法
从嗓子开始不是好现象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嗓子不舒服 有点咳嗽要发作的迹象
: 复盘了这几天的日常 坚果吃的有点多 昨天以及今天中午还吃了海鱼
: 周六日又没出门 没什么消耗
: ...................
--
FROM 123.112.230.*
地婆最近刚放过。最近地婆连续感冒,中间就隔了两三天,第1次有炎症,吃消炎药好的快。第2次查不出什么拖拖拉拉两个星期。相同的都是嗓子不舒服开始
【 在 waytog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还有一种放血疗法~
:
--
FROM 123.112.230.*
扎手指,我觉得没什么用。地婆是中医粉,我不反对中医,但还是经常看不下去
【 在 liangf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何放血?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FROM 123.112.230.*
方法上都是常见的,外用的拔罐扎针什么的。现在过分的是喝汤药,三种毛病,看了三个大夫,每顿饭后喝半副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都有啥方法?
: 我觉得我算个理性的中医粉~
: 偶尔会用中医;
: ...................
--
FROM 123.112.230.*
三种半副。因为每个大夫开的是一副一天两次,她就每种一天半副
【 在 zfwyy 的大作中提到: 】
: 方法上都是常见的,外用的拔罐扎针什么的。现在过分的是喝汤药,三种毛病,看了三个大夫,每顿饭后喝半副
:
--
FROM 123.112.230.*
咳嗽还可以按个穴位。地婆按穴位拿我练手多了,大多没什么用,顶多是按重了肉疼。但是咳嗽的这个穴位,是不多的,起作用的其中一个。这个穴位叫天突穴,在脖子下方,胸骨中线上方的一个小窝,按个两三分钟会有效,当然最好自己按,好把握轻重。不过还是别给孩子用了,成人的话可以试试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我带老大看中医,医生的态度是,病要一样一样的治;
: 先给治了咳嗽;
:
--
FROM 123.112.230.*
看见过地婆刮的,我自己没试过。我看过中医,次数不多,主要就是喝汤药。中成药倒是自己常吃
【 在 waytog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刮痧刮的全是淤血
:
--
FROM 123.112.230.*
她觉得症状问题不是很大,都喝一点都能管点用。
以我对中医的看法,中医现在主要的问题基本是剂量不够,每味药很少能超过15克,但是一副药至少又在十味以上。中医开药讲究主副君臣关系,翻译成西医的概念就是治疗病症的主君药,和平衡副作用的副臣药,现在主药剂量不多,副药剂量不少,有点畏手畏脚。见过敢下药的老中医,计量用的是两和钱,主药上来就是一两,而且平衡的副药种类也少,用药后对病人起作用也快
【 在 eternal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这样看大夫和吃药…图快?
: 正常看一个大夫,全身调一个症状一个症状解决吧,有的甚至能同时解决。
: 头一次听说这么看中医的…
--
FROM 114.254.2.*
是的。其实现在有些中药材已经研究的很透了,像钟南山他们研究的板蓝根之类。
但是我一般更倾向于成药,成药是验方,某种意义和西药研制类似,就是把时间线拉长,实验数据变成了口碑积累。而且剂量调整方便,针对性也强。现在有些成药也在改进,从药品说明上就能看出来,也有一些副作用的相关说明,虽然数据还比较简单。
其实现在中医应该称为中西医,大部分中医都在用西医的诊断,因为在科班中医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是融合的。大的中医院都用西医的仪器技术诊断,然后针对以西医的疾病名称,用中医的方法治疗,望闻问切只是辅助了,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医不排斥西药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但是不同医生所辨之证差距比较大。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药的作用,实际上是不是,药材里的某些成分在起作用?
: 有一次我一个朋友,她嘴巴里长了什么,溃疡还是啥的;
: 然后她爸爸就是,弄了点儿新鲜的蒲公英,给她咋地弄了一下
: ...................
--
FROM 123.1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