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春节的回忆
我回忆起春节,主要都是在我母亲的老家。
我母亲出生在巢湖岸边十几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外婆家里一户亲戚姓孙,是个大户人家,他们的女儿念过kmt的大学,在镇江工作,并且帮助我母亲把工作从马鞍山调动到了镇江。她的婆婆姓汪,是我父亲芜湖老家的本家,介绍了我父母认识。我们平时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机会多,所以春节大部分时候就回安徽过,这是我奶奶的建议。
我母亲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也就是我的舅舅和姨娘。老大在老家,有3个孩子,都大我很多。老二老三都在外省,一南一北。小姨一家三口在合肥。所以春节,有时候是3家人一起过,6个小孩。如果二舅三舅回来,才算是齐整,就有9个小孩。
母亲的老外婆也和他们同住,她的两个儿子远在tw,我叫舅公。他们出钱在我出生那年盖了楼房,楼上楼下一共9间房子。舅公们有时候会回来,有一年春节也在。
我外公兄弟6个,还有一个姐姐。母亲那一辈大概20人,到了我们这一代有30多个。很少能聚得齐,但是总能见到一半。
所以这个年,就非常热闹。到大家都回来了,大舅全家都得去舅妈娘家住,有时候我母亲还得借宿邻居家。所以我想,我父亲应该是不想回去过年的,特别是他的事业不顺利的情况下。
一到寒假,母亲就带我们回老家了,回去的路很漫长,火车转汽车要一个白天,或者夜里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家里再叫车到合肥去接我们娘仨。现在,只需要2.5小时。
家里人多,所以准备的工作就多,大舅妈一般是提前1.5个月就开始准备,家里有5张床,都要提前洗干净再把被子晒好,腌制腊肉腊肠,准备春节期间的粮油米面烟酒糕点等等。这些习惯,似乎我妈妈都一直保持着。
到我们回去,就要赶紧在小年前把家里卫生彻底打扫,然后开始准备新鲜肉菜。这些工作都是我妈妈和舅妈一起做,外婆是个大家闺秀,基本只做一些精细的活儿。这段时间我主要负责和邻居小朋友玩,偶尔也写作业。
年前三四天,就进入了冲刺阶段。
28的下午开始煮米煮面,做糯米圆子和米饺,我就在旁边看着,过一会儿大人们会问,包了多少个了,我就报一下数字,糯米锅巴很好吃。
29上午把前一天包的东西油炸,我喜欢吃这些东西,就在那里等着。老人们这时候会过来看,糯米圆子要金黄色的,才预示来年顺遂。如果炸糊了,老人就很生气。29下午我爸会到,小姨夫妻俩一般会有一个不值班,带表弟过来。外地的舅舅们如果回来,也就到了。所以我们的团圆饭,一般是从29的晚上开始。
年30一早起来,我爸和表哥们贴春联挂中堂画。十点半之前,吃完早饭去外公家的和外婆家的祖坟扫墓,两个地方距离大概3公里,我们浩浩荡荡一群人,大概要到4-5点才能回来,扫墓的时候要磕头,默许心愿,求老祖宗保佑。留下外婆、我妈和大舅妈三人在家做饭,这是唯一一天男人们完全不做家务的,而且没有中饭。
回到家,小孩子们换新衣服,大人们摆酒菜,然后放一挂鞭炮,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大概是18-24个菜,可想我妈他们多忙。大家互相敬酒或饮料。吃年夜饭的时候,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没结婚的都有。工作了的哥哥姐姐也会给我们小朋友。我最喜欢小姨,她都是给一沓一块钱的。吃完饭放烟花、看晚会和打牌,烟花很多,大舅太溺爱我们,总是买很多,后来想,大舅每年要拿2个月工资出来过年吧。我母亲的堂兄们,这时候就会过来跟舅舅们话话家常,听外公给他们几句训话。
这一天大家都很小心,因为外婆的哥哥和儿子可能都在外地,她的心情通常不那么美好,大家很担心。
大年初一一早,我们去给外公外婆说新年好,吃茶叶蛋,叫拿元宝。然后去小伙伴家里说新年好。母亲的堂兄们也会过来拜年,中午一起吃饭。这一天小孩很没有存在感。
年初二,外公的侄女们回娘家,小孩子有很多玩伴,一般我们去有女儿回来的那家吃饭,疯狂的三四天,都有很多小伙伴。
到了初五初六,我们一家四口,就又要坐车回去了。大舅每年给我们的零食腊肉,都要吃到夏天。
回去就比较惨,因为要补作业。
有时候我会和父亲一起,去皖南的老家再逛一圈。
想起小时候的春节,还是觉得挺好玩。除了我爸和我大舅妈,别人应该都是真正的快乐。
那时候的风俗,多半还保留着,只是不再严苛。大舅已经离开了我们,外公外婆也不在了,当时刚工作的表哥已经要当公公了,小伙伴们分布在各地。故乡的老屋,也已经多年没有人居住,而我母亲总是不忍再去看那个两层的小楼。但是再相聚时候,我们在一起呆到酒店打烊才离开。
--
FROM 117.136.46.*
所以你姓汪?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回忆起春节,主要都是在我母亲的老家。
: 我母亲出生在巢湖岸边十几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外婆家里一户亲戚姓孙,是个大户人家,他们的女儿念过kmt的大学,在镇江工作,并且帮助我母亲把工作从马鞍山调动到了镇江。她的婆婆姓汪,是我父亲芜湖老家的本家,介绍了我父母认识。我们平时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机会多,所以春节大部分时候就回安徽过,这是我奶奶的建议。
: 我母亲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也就是我的舅舅和姨娘。老大在老家,有3个孩子,都大我很多。老二老三都在外省,一南一北。小姨一家三口在合肥。所以春节,有时候是3家人一起过,6个小孩。如果二舅三舅回来,才算是齐整,就有9个小孩。
: ...................
--
FROM 117.136.0.*
看完家史
海妹应该算生在江苏的安徽妹子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回忆起春节,主要都是在我母亲的老家。
: 我母亲出生在巢湖岸边十几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外婆家里一户亲戚姓孙,是个大户人家,他们的女儿念过kmt的大学,在镇江工作,并且帮助我母亲把工作从马鞍山调动到了镇江。她的婆婆姓汪,是我父亲芜湖老家的本家,介绍了我父母认识。我们平时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机会多,所以春节大部分时候就回安徽过,这是我奶奶的建议。
: 我母亲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也就是我的舅舅和姨娘。老大在老家,有3个孩子,都大我很多。老二老三都在外省,一南一北。小姨一家三口在合肥。所以春节,有时候是3家人一起过,6个小孩。如果二舅三舅回来,才算是齐整,就有9个小孩。
: ...................
--
FROM 108.184.188.*
金元宝,风俗一样哎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回忆起春节,主要都是在我母亲的老家。
: 我母亲出生在巢湖岸边十几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外婆家里一户亲戚姓孙,是个大户人家,他们的女儿念过kmt的大学,在镇江工作,并且帮助我母亲把工作从马鞍山调动到了镇江。她的婆婆姓汪,是我父亲芜湖老家的本家,介绍了我父母认识。我们平时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机会多,所以春节大部分时候就回安徽过,这是我奶奶的建议。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106.8.219.*
对啊
【 在 old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完家史
: 海妹应该算生在江苏的安徽妹子
:
: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117.136.46.*
嗯
【 在 CMM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姓汪?
: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回忆起春节,主要都是在我母亲的老家。
: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117.136.46.*
这篇也好 沉甸甸的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回忆起春节,主要都是在我母亲的老家。
: 我母亲出生在巢湖岸边十几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外婆家里一户亲戚姓孙,是个大户人家,他们的女儿念过kmt的大学,在镇江工作,并且帮助我母亲把工作从马鞍山调动到了镇江。她的婆婆姓汪,是我父亲芜湖老家的本家,介绍了我父母认识。我们平时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机会多,所以春节大部分时候就回安徽过,这是我奶奶的建议。
: 我母亲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也就是我的舅舅和姨娘。老大在老家,有3个孩子,都大我很多。老二老三都在外省,一南一北。小姨一家三口在合肥。所以春节,有时候是3家人一起过,6个小孩。如果二舅三舅回来,才算是齐整,就有9个小孩。
: ...................
--
FROM 223.104.39.*
怎么判断的
【 在 CMM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姓汪?
--
FROM 223.104.39.*
昨晚打开电脑写的,拼吧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篇也好 沉甸甸的
: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回忆起春节,主要都是在我母亲的老家。
: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117.136.46.*
奖励小红花一朵!
【 在 seasun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晚打开电脑写的,拼吧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