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个帖子有些争议,可能还是南北不一,水稻、小麦也有区别
在南方(例如湖南南部),泥巴地晒谷子是不可行的,所以八九十年代,我们哪里的晒谷场是像下面这个网图这样硬化的。 这个因为南方雨水多,晒着晒着可能就会下雨,然后又出太阳,“双抢(抢收抢种)” 忙起来的时候没赶上收谷子,晒的谷子被雨水淋一下是常见的事情。如果是泥土场地,雨季雨水一泡,完全没法用的。硬化的话,即使雨淋一下,后面马上出太阳,也还有希望晾晒干。
还可以晒黄豆,玉米,主要就是晒这几种东西,其它的偶尔有晒,高粱、花生什么的。
还有就是,这种场地主要是水泥、石灰、沙石混合做的,当年穷的时候,水泥含量少,用几年就有些坏了(图里这个水泥含量应该就不高),长地衣之类,慢慢侵蚀。有钱的,水泥含量高一些,就耐用。再一个,这个事情可能部分地影响了南方某些乡村的建筑,就是盖平顶房子,顶上可以当晒谷场(有些乡村受地形、土地限制,相对拥挤,是没有/不会拿出这么大块地来硬化的)。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Boy/895409/1043/middle)
--
FROM 113.1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