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肯端端正正的讨论问题,就可以交流。
你谈到宇宙观,只好翻到你前面的帖,我就简单说说。
不是批评,就是很单纯的纠正或者讨论:
: 量子力学依然继承了三维空间+时间这样的宇宙观
这句话有误解。
量子是一个框架。本身这个框架对时空维数没有任何限制。
我们经常会听见“量子化”这个词,这是个动词,
就是指将某个理论纳入量子这个框架中。
a. 通常所谓的量子力学就是将牛顿力学量子化,只是最初级的部分。
b. 接下来的量子场论,这里面有一部分叫做量子电动力学,
就是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量子化后的理论。
c. 所谓的终极理论, 量子引力理论,就是要将引力(即广义相对论)量子化。
d. 弦理论是第一个对时空维数施加了限制的物理理论。
这个限制是来源于对称性的深刻原因和数学上的自洽性。
: 而这样的宇宙观无法解释量子纠缠背后可能隐藏的高维信息
量子纠缠本身是一种非局域(non-local)的效应。
谈论量子纠缠到底是不是高维效应为时过早。
人类迄今成熟的理论都是局域(local)的理论,也即用微分方程描述的理论。
但是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理论。
事实上,无论是数学上还是物理上,都不乏非局域的理论,
并且这些非局域的理论并不要求高维时空。
数学上的拓扑学就是很典型的非局域理论,从1970年代开始就已成为现代理论物理的必备成分。
物理上,你可以去看看文小刚(MIT 讲座教授,得过凝聚态领域最高奖,是这个时代顶级的理论凝聚态物理学家)这些年在干什么。
: 人类的dna无法天然理解四维空间 必须借助工具或者计算机 但ai却有多维建模的天然优势
: 所以人类的优势 全局性创造性 + ai的多维建模
: 才是突破现有理论的最佳方式
人类的理解力一直在前进。就像我之前说的,现代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
没人怀疑电磁波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最近20年来的进展显示,时空维数很可能不是一个“正确”的概念,
而是我们人类在目前这个阶段所意识到的一种幻相,
是更深刻的某种结构的表面现象而已。
这就类似在爱因斯坦以前,人类一直认为引力是一种力;
广义相对论却告诉我们:引力不是力,而是时空弯曲的幻相。
这一点对于现代合格的几何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已经是常识。
未来随着广义相对论的应用越来越多,可以预见,也将成为普通人的常识。
【 在 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些都是人类dna已经存在的代码 可以理解
: 人类本质和ai没有区别 没有的算法是不可能理解的
: 当然人类的算法也会更新 但是很漫长 需要若干代人 几百几千年
--
修改:Myarmo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