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料
提到川菜,很多人会想到辣椒。什么大红袍、二荆条、朝天椒、野山椒。但是在成都其实很难听到辣椒这个词,他们都说海椒。厨子离了辣椒不会做饭很可能是真的,经常千叮万嘱有小朋友不要辣,端上来的菜里还是有辣椒。火锅串串这些,辣度一般分微辣、中辣、特辣,感觉以前服务员都还习惯性的问问,现在默认都是微辣,除非自己提要求。我们一向只敢吃微辣,这两年偶尔娃妈不知死活要个中辣,一边说好辣好辣,一边问你怎么不觉得辣。但是小米辣我还是敬而远之,泡椒一般用野山椒,那股味道我也不是很喜欢。
提到川菜,很多人会想到辣椒。但是湖南、江西,甚至贵州可能都比四川吃的辣。川菜的灵魂,是麻。一串串青红花椒,散发着神秘幽异的香气。酸菜鱼、烤鱼这些,我最喜欢的就是青花椒口味。汉源花椒比较有名。
豆豉是川菜另一道灵魂,一缸缸红彤彤的郫县豆瓣还是很好看的。豆豉融入到各种川菜当中,单拿出来不算什么,但是不可或缺。
泡菜基本是户户都有,一般好像主要是萝卜和莲白。饭馆里上了米饭,都要随赠一小碟泡菜,可以随便加,不花钱,味道就看各家自己了。泡菜就是那种有不算什么,但是没有又总觉得缺了点啥。菜根香的泡菜好像有点名气,整坛卖的。
吃火锅串串要油碟干碟,油碟就是芝麻油为主,其他自己看着加。这两年我因为减肥,已经不放油了,直接大半碗醋倒进去,满满一碗秘制调料,别人看着都难受。干碟主要是辣椒面和豆面,还有些啥记不清了。最开始有种资深会吃的行家才要干碟的印象。有些讲究的店里,腰片啊鳝鱼啊这些都要配专门的干碟。
豆花蹄花这些,就要配蘸水,本身是没味的。其实也就是调好的小油碟。还是那句话,川菜的水平,全在料上。豆花之前忘了说了,火锅烤鱼这些,石磨豆花、黑豆花也是常见的配菜。菜场也有专门卖豆花的,这种就是需要蘸水。豆花也是一种小吃,放各种料,这种直接吃就行。豆花和豆腐脑的区别,我一直也没搞太清楚,个人感觉豆花要更老更成型一些。
仔姜嫩嫩的,是可以直接拿来炒肉吃的。作调料主要是自贡那边的仔姜兔、仔姜蛙,和跳水兔、跳水蛙应该是一回事吧。姜辣是另一种辣法,真的要上头的。有一次和娃妈去学校附近吃了家跳水蛙,开始还蛮有味道,到后面头皮发炸,汗透衣背,从此甘拜下风,再也不敢领教。
折耳根很多人吃不惯,也叫鱼腥草,听说是喂猪的。可以凉拌,现在有些店里也把茎作为调料提供。包浆豆腐、烤茄子有些会放折耳根。藿香就更小众一点,有藿香鱼,同样有些包浆豆腐里会放。
--
FROM 171.9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