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山野的新年祝福
新的一年,如果说对山野的伙伴们有什么期待,那一定是希望大家在协会学会好奇,找到快乐。这句话有三个意思。
对于全体会员,我鼓励大家在协会探索快乐。协会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不妨来寻宝。不必非得给自己定下一个登山科考攀岩比赛的目的,那样你可能会疲惫于要努力表现出优秀的一面,纠结于集训选拔和活动筹备需要占据你大量的精力,恐惧于万一投入了却没有入选,沮丧于因为名额有限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去。在华清大学,每一个人的压力都够大的了,不要辜负山野这一难得的净土,自己给自己加上压力。
要去体验,去感受,去好奇。不要抱有目的,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总想着“浪费”了时间没有产出。我感觉很多朋友的好奇心都在下降,在好奇之前都会去想一下我去好奇一下有什么好处、会不会付出代价,做决定瞻前顾后、如履薄冰。而且一届一届越年轻越明显。我们对浪费时间和错失机遇的恐惧吞噬了我们的内心,扼杀了我们的活力和创新。可能这就是作为一所学校“内卷化”的代价吧,但作为个人,我不想成为这个“代价”,也不希望周围的人成为这个“代价”。
好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去尝试,跟着做,去体验,去感受。不要老是问自己“这一个小时我收获了什么”,而多问问自己“今天我开不开心”“做这件事情我开不开心”。悖论的是,如果你把开心作为目的,那你就变成了一个有目的的人,你就很难开心。所以,不要抱有目的,仅仅来尝试,探索,体验,感受。可以从一次训练开始,跟着喊喊口号;可以从一次轻装徒步开始,触摸久违的自然;可以从一次攀岩开始,尝试一项新运动。不要害怕丢脸,不要害怕浪费时间,不要害怕犯错,大胆地往前走。
我认为内卷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大家的目标过于局限。比如竞选学生会主席,主席只有一个,但是很多人在争,那当然就会内卷。我们的生活其实可以拥有更多的目标,比如交个好朋友、脱单、锻炼减肥等等。成功的定义有很多,并不只有一个。我们只有认清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才能对抗内卷。山野提供了一个环境,就是没有功利性的目标。每个人参加山野的活动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人想解压,有的人在这里寻找归属感,有的人就是来锻炼身体,这些都是山野能够提供给大家的目标。与一些无谓内卷相比,这样的目标可能更重要。所以,越是内卷,清华越需要山野。
对于协会的现役骨干们,我们出于义务与兴趣承担了协会大多数的必要工作,它们并不轻松,这是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何况山野是全清华人最多、钱最多、地最大的社团之一。我不可能让大家摆脱必要的工作,但我想说的是,你同样可以去探索,并从中找到快乐。
协会的任何一个部门,部长的必要工作其实并不多。训练部、实践部的核心是部员培训+排班轮岗;装备部最简单的工作方式就是每次队伍还装备的时候派一个人去检查监督;宣传部需要半原创写的推送其实只有招新和冬训两篇;办公室完全可以被动工作;外联部也可以被动工作;攀岩部如果不办攀岩集训几乎就没有工作。作为一个很温和的人,我很少会逼着你们非要干啥,我才懒得管呢。我更喜欢的工作方式是,不给大家任何限制,大家有想法我就鼓励你们去实现,你们需要我支持我就尽量给你们支持或告诉你们谁能给你支持;大家忙或懒我也不逼大家多干,必要工作苟住就行了。
这样粗放的管理难免会带来一些问题,可能有的骨干重心转移了划水划着划着习惯了,可能有的骨干需要支持但没好意思说把自己累坏了,可能有的骨干做了很多工作发现有其他人划水觉得不平衡,这都很正常吧。但也会有很多惊喜。
实践部的课程和部员培养,装备部的楼顶整理,宣传部的海报,外联部举办的讲座,训练部的训练辅助制度,攀岩部的攀岩集训……不难发现,真正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出于兴趣,我就是愿意,我就是开心,那么我就能做出精品,获得成就感和乐趣。让每一个人都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干活是不可能的,但我仍然希望,在其实很水的必要劳动之外,大家可以找到自己愿意的那部分工作。或许少,但一定有。让这部分工作发光吧!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这个学期几乎没有参加过训练,完全没有参加过野外,我对虐户外已经完全丧失了兴趣。想去攀岩但没去攀岩队,因为不想努力训练去比赛,只想把攀岩作为一个玩耍和解压的手段,后来脚伤了也就没再去。接了会长,但其实没怎么做管理工作,更多在放养;也懒得和学校打交道。接了冬训,但一次训练都没带,甚至就没来几次训练。那我究竟在干嘛呢?
我这个学期在山野主要就干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规划,会长申请、协会学年计划、课程目录,我写了整整两个礼拜。第二件是放羊,组建部长会,通过部员培训倒逼部长们搞清楚部门的基本工作要怎么干,鼓励他们向前任取经,之后就放任他们去做,我只是两周一次部长会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支持。第三件是讲座和考试,举办了偶像张诺娅女士的讲座,了却一桩心愿;自己讲了四次讲座,冬训准备会、户外急救、高原反应、冬训闭幕式,通宵熬出一张四千字的考试卷,用尽毕生所学。这三件事有一个明确的核心,就是培养。会长申请、协会学年计划、课程目录相当于《山野大学学生培养方案》,放羊、支持和鼓励探索是为了高质量地培养部长,部员培训和课程目录是为了高效率地培养部员,讲座和考试是为了大面积地培养新人。我的理想职业是老师,教书育人就是我最喜欢的事情。这看似与山野无关,但完全可以和山野结合起来。
冬训具体的活都不是我干的。校内训练是山风找人排班,野外训练是二姐在管,带训练、带队是各位骨干在辛苦,推送海报是宣传部在做和发。绝大多数时间我几乎是一个隐形人,出现时还通常伴随狗粮的芳香。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组织一次成功的冬训。因为完美的组织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我把我想做的事情(讲座和考试)做得出彩,就足以使冬训成为一个有记忆点的冬训。
写这么多不是为了自吹,而是希望提供一个样本,自己的兴趣如何与山野结合起来。会长向来是协会工作量最大的岗位之一,我同样可以把必要工作减到最少,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培养”。之前的会长大多数都很少自己讲讲座,冬训讲座考试则是我的原创。有句话叫21世纪90%的工作都是被创造出来的,我们在山野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工作。只要我还是山野会长,我就一定会鼓励你去创造自己的工作。祝大家在山野不仅是玩得开心,而且是干得开心。
对于在协会奋斗已久的老人们,祝大家光荣退休之后,仍然在协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乐趣。这也是我自己接下来要学习的。
协会有很多老人,前登山队员、前科考队员、前部长会成员,大家在退休之后,都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留在山野是因为人,人没了”。一方面,协会的人员流动是非常快的,每年都有几百号人涌进来;另一方面,协会的活动强度和筹备强度都非常大,在内卷的大背景下大多数登科队员没有精力第二次参加登科活动。导致的共同后果就是,去年还在协会活跃的人,今年80%都不在了,只剩20%熟面孔,多出了80%的陌生人。对一个活跃下降的老人来说,TA能认识的新朋友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TA原本认识的旧朋友的数量,因此一年后认识的人就只剩40%,再过一年就只剩16%,然后6.4%。你很容易发现,协会变得越来越陌生。当和你一起活跃的那批人出于毕业或学业基本离开,你很容易感到陌生和孤独。
第二个问题是“来到山野是因为山,山腻了”。大多数老人都至少参加过登科攀中的一项,而且对另外两项多少有点了解,相对明确自己是否感兴趣,对协会的日常活动也都非常熟悉,很难再有新鲜感。老朋友走了可以再结交新朋友,在山野玩腻了才是真的留不下了。还是以我自己为例,科考已经去了两次腻了,登山不想去,野外活动只对低强度腐败感兴趣,对攀岩暂时只有娱乐兴趣,各种讲座听烂了,甚至我全都勉强能讲,部员部长队长会长理事都干过了,我在协会很难再有体验和知识的新鲜感,除非我自己去创造一些东西。
这其实就是我给出的一个答案,我不仅鼓励大家去探索,去体验,去好奇,同样鼓励我自己去探索,去体验,去好奇,允许自己犯错。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我才能在协会找到长久的动力和乐趣。无论新人老人,大家也都是一样的,老人就真的没有可以好奇的东西了吗?
最后,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山野的精神,我会告诉你,是好奇,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只要大家还在好奇,在尝试,在探索,在感受,协会就会永远存在,而且生生不息。而如果大家连基本的好奇都没有了,来训练就是为了入选,打卡式体验然后换下一个地方打卡,那对协会、对你自己都说是很可悲的事情。
新的一年,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好奇。
--
修改:Heisdying 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