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时也,命也,运也。” 我们把人生的起起落落,归于时来运转,想借命运之手乘风而上。 但古人却劝诫我们:“福,在心不在物;命,在人不在天。” 人之幸福,皆在于心。 你的命好,运好,都不如你的心态好。
1 幸福的人,用一颗平常心看世界
相传,弘一法师曾在七塔寺留宿,老友夏丏尊 前来拜访。 在餐桌上,夏丏尊留意到弘一法师餐前仅有一碟咸菜相伴。 不禁关切地询问:“这咸菜,会不会太过咸涩难咽?” 弘一法师淡然一笑,回应道:“咸,自有其独特风味。” 餐后,法师仅以一杯白开水解渴,夏丏尊再次好奇: “连一丝茶香也无,这白开水岂不太过寡淡?” 法师依旧笑容可掬:“白开水虽淡,却也有它清冽之味。” 生活恰如这餐盘中的咸淡,滋味如何,全凭心境。 古时,两位商人遭遇挫败,一位是家财万贯的富翁,另一位则是出身贫寒的仆人。 富翁因亏损而茶饭不思,甚至忽略了家庭的责任; 反观仆人,依旧安然享受每一餐,面对妻子的不解,他豁达地说: “生意既已亏空,就当从未赚过,如今尚有一饭一蔬,我为何不乐?” 幸福,实则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视角。
乐观者能在平凡中发现甘甜,悲观者则在每个瞬间都品尝苦涩。 正如打开不同的窗棂,人生的景致便会截然不同。 常言道:“人生所谓的困境,往往是自我束缚的幻想。” 真正的强者,逆境中不失从容,顺境里保持谦和。 以一颗平常心,拥抱世间万物,方能心灵饱满,精神世界丰富多彩。
2 心韧的人,把苦难当作一场修行
《心居》里说:“年纪愈是上去,愈是靠一口气吊着。气一泄,人就踏了。” 人生的旅途越是接近尾声,越是需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能够默默承受委屈,勇敢面对磨砺。 禅僧白光长老,自幼历经坎坷,幼年失母,少年孤苦。 为求佛法真谛,他毅然决然地独居破败茅屋。 以山果为食,清泉解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九载,终得心性通明。 即便是遁入空门,命运也未对他网开一面。 本应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他,却意外遭遇一连串牢狱之灾。 在狱中,白光长老非但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更加虔诚地参禅礼佛,佛号声声,不绝于耳。 饥饿寒冷,衣衫褴褛,却让他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历经数十载风雨,白光长老终于度过重重劫难。 他以余生之力,全力以赴地普渡众生,同时精心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僧侣。 正是这些人间疾苦,让他于苦难中顿悟,最终成为一代高僧。
佛家云:“修行需带三分病。” 其实,这便是以苦难为修行之道。 内心坚韧之人,视苦难为修行,经历的痛苦越多,心灵的蜕变便越深刻。 人生之路,无人能一帆风顺,当苦难来临,正是修炼内心之时。 正如诗中所述:“千锤百炼仍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生命的意义,在于将心灵磨砺得更加坚韧,在一次次风雨洗礼中不断成长。 要坚信,今日所承受的一切重负,终将成为未来坚固的基石。 面对苦难,我们无需畏惧,即使身处低谷,也不应轻言放弃,而应慢慢沉淀自己,坚守信念。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修炼出一颗柔软而坚韧的心,身披无畏的铠甲,勇敢地踏上人生的征途。
3 命好的人,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三言二拍》 里有个叫文若虚的人。 出身富贵之家,却因一次经商不慎而倾家荡产,他成了邻里口中的“倒霉蛋”。 机缘巧合之下,文若虚跟随一群商贩出海远航,竟在荒芜小岛奇遇一只硕大的龟壳。 同伴们见状,纷纷嗤笑他将这不起眼的壳视为珍宝。 然而,当他们抵达波斯国 ,当地人竟对龟壳视若奇珍,竞相高价收购。 文若虚未及细问市价,便以低价出手。 旁人责备他错失良机,他却笑言: “我已足够幸运,这飞来横财,理应感激上苍。若非波斯人识宝,于我不过一玩物,怎敢贪心不足?”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文先生言之有理,心怀感恩,方得富贵。” 真正的幸运儿,总是对周遭人事满怀感激。 他们懂得欣然接受生活的每一份馈赠,即便身处逆境,也能以豁达之心迎接命运的试炼。 因为他们深知,世间万物皆非凭空而来,每一份拥有都值得珍惜。 古人云:“祸福由心生,唯人自招。” 人生旅途,所遇之事,所逢之人,皆由心生。 怀抱感恩,则所见皆美;心存善念,好运自然不请自来。 以感恩之心拥抱生活,珍视每一个平凡瞬间,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陶行知先生说,大雨过后,会有两种人。 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和绝望;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和美好。 生活固然会牵绊我们前行的步伐,但人生之路,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最好的心态。 余生,愿我们遍历人间风雨,依旧不改心头澄明,把心放宽,揣着善意,踏着荆棘,迎接一路的璀璨!
--
修改:thy369 FROM 222.128.111.*
FROM 222.12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