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九十年代
大家生活质量都差,但是没问题的。
90年代末期话费才开始多起来。。总之,要求不高的话没问题。
【 在 tikto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家里是体制内处级干部,供三个孩子读大学,经济上是否很紧张?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bc」
--
FROM 221.229.166.*
这个时候没什么问题,大家都穷,而且大学率是1-3%,那个时候。所以都会去读的。
农村也都可以的,但是会非常穷,不至于活不下去。
【 在 tiktoke 的大作中提到: 】
: 93-94-95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bc」
--
FROM 221.229.166.*
这些都不靠谱,那个年代奖学金非常少,靠那个不现实。
但是学校有一些补助,家里稍微贴一点就能读完大学(当然,只能保证你正常的活下来,不要吃完吃和穿的水平)。
名牌大学例如上海的某个别学校例如上交什么的,学校保障比较多,但是绝大部分学校那个年代的保障基本上可以忽略。
【 在 ingen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大学有奖学金,有助学金
: 也可以做家教勤工俭学
: 不太懒的话,家里的负担算不上太重
--
FROM 221.229.166.*
那是80年代,90年代不够的。
【 在 yixiaofy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上大学不用钱,还发钱,穷苦人家还能省下点救济家里
--
FROM 221.229.166.*
1万要的。
单个孩子学费500-1000,住宿费估计500-1000,生活费150-200,补助我记得那个年代好像只有40左右,我哥哥姐姐,暑假寒假都舍不得回家的。。一个孩子要3000-4000的,所以三个孩子要1万左右的。。而且是非常穷的水平。
【 在 yixiaofys 的大作中提到: 】
: 95年上大学3个大学生,1万都不用
--
FROM 221.229.166.*
你要是去上海北京看,尤其是上海中学,100%的本科率。这不扯蛋吗?
1990-1995录取人数是60-90万(一本估计不超过20,30万)。1972-1977年出生人口2000-2500万。
要是一本,也就是1%左右的水平甚至不到。
【 在 tikto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分之一的本科率,班主任说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bc」
--
FROM 221.229.166.*
当然,要是不吃肉,都啃馒头,女孩子一个月估计100能下来。
【 在 yixiaofys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情况差不多,家里穷,1万块肯定能读下来,如果能有奖学金或勤工俭学可以不用1万,一个孩子3000-4000基本是正常消费
: :
--
FROM 221.229.166.*
90年代变换很快,90年和99年差太多。。90年应该没有,90年1000RMB很值钱的。很多就100左右,400,500就是高新了,而这还是城里,农村的80%老百姓就更穷。。普通老百姓家里自己弄的话,100块一家三口基本够了(当然,都吃得很差)。沿海可能富裕些。。反正我老家小时候非常穷,内地的都穷。不可思议的穷。
改革开放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在 tikto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处级干部那时候一个月有一千吧工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bc」
--
修改:liuxiaoran FROM 221.229.166.*
FROM 221.229.166.*
真的,改革开放然让老百姓富裕了起来。有饭吃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国外有的我们也慢慢都有了,小时候做梦都想不到能物质上过的这么好,小时候只觉得要是有饭吃有肉吃就是最满意的生活了。
所以,对过去10年全民左转实在看不懂,现在电视又天天开始抗日了,又要与世界为敌了,有要开始运动和折腾了,老百姓苦啊。
【 在 tiktok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非常穷,我高中住校曾经没钱吃饭饿了一天。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bc」
--
FROM 221.229.166.*
对啊,一天三顿,100哪里够,还要留点零花钱。
我记得我姐那个时候过暑假过年几乎从来不回家的。。因为离家太远了。。
昨天去医院回家的路数还在想(检查费1400),当小时候一年生活费了,可是回想小时候好像过得比现在更幸福更健康,反倒现在一堆问题,可见一生幸福与否其实和物质关系不大。。
【 在 yixiaofy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倒不至于吧,一顿饭带荤素也就3块钱左右
: :
--
修改:liuxiaoran FROM 221.229.166.*
FROM 221.22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