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们基本都是避重就轻,和和气气
--
FROM 125.34.26.*
【 在 xaioba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我的时候我心里好难过,感觉你避轻就重。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小白菜的iPhone」
因为不是民主生活会,不担心你会报复我。所以说话直了点。
确切的说,不是说你固执,而是说注孤生系列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固执。
我前几天和一个初中同学吃饭。他44了还单着,到北京出差正好见面。他给我讲了些相亲历史。感觉这哥们其他方面毛病不大,有房有车,工作稳定(税务部门),人很正直,身材相貌都不能算差。但感觉他也很固执,他的相亲对象(当前的,和提及的几个)也挺固执。会为一点违背自己设定要求的事,果断决定结束一段关系,且无兴趣区探究真相或变通的解决方法。
可能这个岁数的人都觉得不能委屈自己吧。但我觉得婚姻这种东西,想要维持,就要靠妥协,还不是平等的妥协,肯定有一方会妥协的更多一些才能维持住。
琴瑟和鸣的婚姻,我觉得是不存在的。
固执己见未必是错的,但我觉得两个都固执的人就很难共同走进婚姻。
一点体会供参考。不要难过,因为我也不是什么智者或成功人士,可能说的都是屁话废话胡话。
--
FROM 125.34.26.*
【 在 xaioba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每个人想着妥协的时候都在衡量利弊,她可能觉得宁可单身也不妥协,我相信会有一个人会值得他妥协。
: 婚姻中的妥协是在衡量离婚好还是在一起好,相亲时是否妥协就是我说的继续单身找下一个好,还是妥协好,不要事事要求他或她妥协,每个人哪怕做的别人看似冲动的决定可能也在潜意识衡量过利弊的。你说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小白菜的iPhone」
对啊,我觉得你还是对婚姻有憧憬的,所以还是要把有些调研工作做实。
之前版上有个介绍经验的女性朋友(头像是粉色小猪的),她那个经验我觉得挺靠谱,就是多见面。
有些闲聊天的话,当面聊,大家就当没话找话题,说者或者听者谁都不是很在意其中是非。但如果打字聊,味道可能就变了,看着就可能让人不愉悦,心里会不痛快。
所以我觉得基于相亲目的,尤其是不怎么熟悉的时候。在微信上,不宜过多沟通什么观点,容易沟通出偏差。最好就是简单地问问基本情况,然后面谈一下。有时候微信上聊的天花乱坠,可能见面又会反感。所以我觉得还是以见面后的感觉为准更有效率一些。
如果见面后眼缘好,性格没大问题,物质条件也差不多。就可以考虑深入了解些,也可以忽略一些观点上的差异。
--
FROM 125.34.26.*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大部分都这样
: 但是现在上面要求要把领导说的面红耳赤,心惊肉跳
: 这不难为人么
忽然想起来,听说去年年底有个同事在生活会上对领导的意见包括: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
把同志们都震惊了
--
FROM 125.34.26.*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有敢说的
: 我们这也是
: 确实人和人不一样
因为当时二人好像已经决裂了。现在都不说话
--
FROM 125.34.26.*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
: 这种我只是听说过
: 没目睹
其实这2人我觉得都是坦荡的人,把矛盾摆在明处讲。不过理念差距太大
--
FROM 125.34.26.*
【 在 LYTa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人就是处不到一块
: 没办法
: 我们有个小伙勉强了十年了
: ...................
合不来就分,正道
--
FROM 125.34.26.*
【 在 Psychn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去探究解决真像,果断解决,这毛病我曾经也有,但幸好没有犯错,越来越懂包容和换位思考的重要
成熟了,赞
--
FROM 125.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