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适合本版男id的浪漫来了
这不是男人的锅,而是文章憎命达的锅。所以有: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还有: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虽然如此,也还是有非悼亡的: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反而写给青楼才女的,少见真正动人心魄的。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惜很多都是写给知己的
: 或者青楼才女的
: 有点讽刺吧
: ...................
--
FROM 110.184.138.*
好嘛~~~说得没问题,而且涨知识。
我也许是一想到是写给青楼女子(大众情人)的,
就先入为主的有无病呻吟的怀疑。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半天,有敏感词
: 这跟古代风气有关
: 请看图
: ...................
--
FROM 110.184.138.*
麻烦在于古代男人几乎不可能平等对待青楼才女,不以狎玩待之
都少见。所以“爱人”这个词总感觉很勉强。这也是我一直觉得矫情
的原因。
【 在 ingeno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古有别,说写给爱人的就没多大问题了。
--
FROM 110.184.138.*
作为一个男性,我还是觉得那些文人的锅不能全甩给社会制度。
比如元稹负薛涛,李益负霍小玉。
人都难以脱离环境影响,苏轼也干过拿春娘换马的烂事。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怨不得文人。
: 古代是有“良贱之别”的,青楼女子多为贱民。古代法律规定,良贱之间不得通婚,贱民子女仍为贱民,贱民不得参加科举,不得入朝为官,贱民在法律上也低人一等,良人打死贱民不算大事,顶多罚款。良民娶贱民是违法的,是会影响仕途的。
: “良贱之别”起源时间我没查到,但唐朝肯定就有了(有记载秦始皇修长城的就是奴隶和贱民),直到清雍正年间才废除贱民制度。《红楼梦》中有这一制度废除的侧写——贾府遣散家班。所以,在古代,无论这些青楼女子有一颗多么高贵的灵魂,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她们是贱民。对她们来说,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嫁给某个达官贵族做小妾,让自己的后代有一个稍微好些的结局。(PS:我是特别喜欢《红楼梦》中的龄官的,期待作者给她的结局,可惜《红楼梦》后半部分遗失)
: ...................
--
FROM 110.184.138.*
你说服我了,哈哈
【 在 history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男人的红颜知己都是青楼女子
: 除了这个 跟别的女人知己都是犯法的
: 在古代的那种环境里
: ...................
--
FROM 110.184.138.*
小师妹真是才气纵横啊~~~~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myarmor同学优秀!
: 诗人的深情简直不堪一击!元稹可是写下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李益可是写下过“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写下“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归有光在妻子死后第二年就续弦…
: 爱情之于他们,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他们来说,若要为人生排序,大概是忠孝仁义情,有太多东西在爱情之上~木的办法呀~
: ...................
--
FROM 110.184.138.*
哈哈哈,你们这几个回合,笑死了。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夸奖你!夸奖你!
: 我爱文艺青年!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10.184.138.*
前面keke同学也给我普及过了。
从你们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表示诚恳认错 -- 男人少有好东西 ~-~
噫,我好像一会儿再说不能全怪
男人,一会儿又说男人的锅不能乱甩,
哈哈哈,我都自相矛盾了。
【 在 Christina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背了这么多诗词,然对描写情爱的诗词的背景似乎知之甚少。古代才子的爱情诗词基本是写给风尘女子的,因为他们能接触到的在文学与艺术上有造诣的女性就是风尘女子。诗词之中出现的“歌姬”、“谢娘”、“念奴”、“小蛮”、“樊素”、“秦娥”、“吴娃”、“玉人”。。都是歌妓优伶的代称。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如此深情的句子,是李之仪在花甲之年写给心上人的,她正是一名歌姬。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小晏写给弹琵琶的歌女小苹。
--
FROM 110.184.138.*